资源描述
桥梁下部结构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桥梁下部结构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批准:
XX客专项目部
二〇 年 月
- 2 -
目 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 内业技术准备 1
2.2 外业技术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3.1 一般要求 1
3.2 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2
5、施工要求 5
5.1 施工准备 5
5.2施工工艺 5
6、劳动组织 7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7
6.2 施工人员组织 7
7、材料要求 8
8、设备机具配置 8
9、质量控制及检验 8
10、安全与环境保护 9
10.1 安全要求 9
10.2 施工安全及环保要求 9
3
桥梁桩基、承台及墩身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XX标段第四工区南郑特大桥承台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等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由相关对应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收集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等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1)每根桩中应有一根接地钢筋,接地钢筋采用结构钢筋代替。
(2)接地端子的设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3)桥梁结构物内接地钢筋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利用时,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
(5)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或直径不小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 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的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4mm或16mm的钢筋。
(6)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具体技术要求按照桥等各工点设计的要求实施。
(7)每个部位混凝土浇筑前,量测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值。并在拆模后及时复测接地端子的接地和贯通性,确保端子合格。单点接地电阻≤10Ω,综合贯通地线上任一点的接地电阻≤1Ω,贯通性电阻值≤0.1Ω。
3.2 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充分利用桥墩基础作为接地极。
(2)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3)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桩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进行环接,在桥墩广州侧距墩身中心线0.85m左右位置各设一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4)非通常配筋且桩长≥40m的桩基,设6根主筋深入桩底,加强筋N3按间距2m配至桩底,非通常配筋且桩长<40m的桩基,设1根主筋深入桩底,以满足桩基综合接地。
(5)明挖基础桥墩接地设置:
①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做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应满布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宜按照1m×1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应施以"L"形焊接,外围钢筋应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的外缘距承台混凝土底面不大于70mm。
②在桥墩距墩身中心线0.85m左右位置各设一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均可用基底、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
(6)桥梁地段声屏障接地设置:桥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其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桥上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7)桥台接地设置:墩体内设置接地钢筋,桥台面接地钢筋参照桥梁体的接地设置要求实施。
(8)跨线桥(及其他建筑物)接地设置:在墩内及梁体内设纵、横向接地钢筋,通过桥墩下部的接地端子与线路两侧综合接地系统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9)每座桥梁的每个桥墩均应按照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并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10)在设置接地体的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两个侧面、距原地面线以下0.2m处,各设一个不锈钢接地端子,供测试和栓接附加接地极只用(水中墩除外)。
明挖基础桥墩综合接地见图1,桩基础桥墩综合接地见图2。
图1:明挖基础桥墩综合接地示意图
图2:桩基础桥墩综合接地示意图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桥梁综合接地工艺流程见图3。
接地端子安装时在端子内填满泡沫塑料,端子头再用塑料薄膜等包裹严实,防止灌注混凝土时水泥浆进入端子螺丝口内。
5.2.4综合接地钢筋及接地端子的焊接
综合接地钢筋的连接、综合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的焊接采用搭接焊,禁止对焊。要求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焊缝饱满无夹渣。综合接地纵、横、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Ф16钢筋L型焊接要求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焊缝饱满无夹渣。
5.2.5接地电阻子的检测
每个部位混凝土浇筑前,量测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贯通性电阻值。并在拆模后及时复测接地端子的接地和贯通性,确保端子合格。单点接地电阻≤10Ω,综合贯通地线上任一点的接地电阻≤1Ω,贯通性电阻值≤0.1Ω。
5.2.6墩顶与梁底接地端子的连接
梁底接地端子与对应墩顶接地端子通过专用的不小于200mm2的不锈钢连接线,每片梁与桥墩等电位连接一次。
6、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施工人员组织
现场施工人员应考虑到施工方案、机械数量、工期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一个班组施工人员组织可参照“表6.2-1 施工人员组织表”。
表6.2 施工人员组织表
序号
人员名称
人数
备注
1
技术员
1
负责接地网布设技术指导和控制工作
2
试验员
1
负责接地网检测工作
3
质检员
1
负责接地质量控制
4
焊工
1
负责接地网钢筋焊接
5
辅助人员
1
配合接地网布设、连接工作
7、材料要求
1、接地钢筋网
接地钢筋网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焊接,严禁绑扎,钢筋网四周边缘应闭合并采用钢筋
2)接地钢筋
接地钢筋应利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或直径为16mm的钢筋,钢筋表面锈皮加工时应清除,钢筋加工时中部截面损伤应不大于2%,保证有效截面量。钢筋性能和质量应符合国标和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进场应进行检验。
2、接地端子
接地端子性能应满足国标相关要求,并且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8、设备机具配置
在具体配备施工机械时,本着各种设备之间能力协调、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配置。综合接地主要施工设备、工器具配置参见“表8-1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8-1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焊机
BX1-400-3
台
1
钢筋焊接
2
毛刷
把
2
标识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1、钢筋、接地端子性能应满足相应国标要求。
2、钢筋焊接质量
焊缝应饱满,单面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十字交叉焊接焊缝面积不小于360mm2,焊缝长度20cm,焊接后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3、接地网连接质量
接地网与垂直接地钢筋连接后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接地网钢筋表面无锈皮、明显的截面损伤;边缘环筋交叉处采用“L”型钢筋焊接质量应满足十字交叉焊接技术要求,布设位置应保证距离混凝土表面不大于70mm。
10、安全与环境保护
10.1 安全要求
1)钢筋焊接时,焊机焊把应绝缘,线路无破损现象;焊接钢筋时,应采用防护面罩,保护焊接人员眼睛,周围3m范围内不要站人,避免焊接火花溅射伤人。
2)所有机电设备均需按规定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投人使用。
3)梁底接地端子与墩帽接地端子连接应由专业人员连接和检测,该作业属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采取必要的作业防护措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4)雷雨天禁止进行梁底接地端子和墩帽接地端子连接作业,防止雷击伤害。
10.2 施工安全及环保要求
1、接地标识油漆应按需领用,没有用完的油漆应回收储存,禁止随意乱涂乱倒,污染施工工作面及周围环境。
2、施工裁出的余料应进行回收利用或处理,禁止现场乱丢乱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