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132587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颈椎病的康复椎病的康复护理理1.概述概述v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颈椎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本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约为10,从2183岁均可患病,患病率达64.52以上。特别是肩背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的长期伏案工作人员,如会计、记者、作家、缝纫工、教师等,以及某种职业需要长时间向某一方向固定或转头频率较高的职业如射击运动员、司机、交警等容易发病,青少年患病率占该病发病率的12。引发颈椎病的病因多样,病理过程复杂,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颈椎间盘生理性退变或突出是本病的内因。另外

2、,慢性劳损、急性损伤、不适当的治疗和锻炼,颈椎失稳、椎关节错位,骨质增生、颈椎的先天畸形如椎体融合、先天性椎管狭窄等也易引发本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程度、部位及骨质增生的部位不同,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五种类型。2.分型分型v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其临床特点各不相同:(一)神经根型:最常见,占60以上。由于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发生水肿、炎症或粘连。临床表现为颈僵不适,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颈肩疼痛,伴肩臂麻木,并可出现沿神经走向的放射痛。部位常与受累神经支配区一致。患侧上肢酸软无力,握力减退,持物易落。体征为颈部活动明显受限,患侧颈椎棘突、横突、冈上窝、肩胛

3、内上角和肩胛下角有明显压痛点,压顶试验等特征性实验阳性,手肌肉萎缩,上肢皮肤感觉异常。X线平片、CT、MRI检查显示异常,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狭窄、脊神经受压等改变。3.分型分型v (二)脊髓型:约占颈椎病的1015。是颈椎病中最重的一种类型,致残率高。由于颈椎盘病变、颈椎后缘骨质增生、发育性椎管狭窄、韧带的钙化压迫脊髓而产生相应的症状,患者表现下肢无力沉重,迈步困难,步态笨拙,胸腰部束缚感,上肢麻木、无力,严重时可见大小便失控,甚至瘫痪。体征为肌张力增高,膝反射、跟腱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Babinski征阳性,Hoffmann反射阳性

4、。X线平片及MRI检查异常,显示椎管狭窄、脊髓受压情况。4.分型分型v (三)椎动脉型:约占1015,多由颈椎或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刺激压迫椎动脉使之痉挛、狭窄,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患者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猝倒,患者常在颈部突然转动时跌倒,但意识大都存在。常伴有头痛、耳鸣、耳聋、弱视、复视、视物模糊、视幻觉、视野缺损等症状,常与头部位置的变动有关。检查颈部有压痛、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低头、仰头、屈颈试验阳性。X线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变形或受压现象。5.分型分型v (四)交感神经型:约占10。颈椎及椎间盘病

5、变等反射性地刺激颈交感受神经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可有交感神经兴奋激惹症状,少数表现交感神经抑制症状。表现头痛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瞳孔增大、视物模糊、失眠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还有心率过缓,血压偏低,眼睑下垂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压顶试验、低头和仰头试验可诱发症状出现或加重。X线平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五)混合型:两型或两型以上的症状和体征混合存在,一般来说单一类型的颈椎病较少见,多是几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6.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 (一)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职业、生活习惯、枕头高度、姿势、日常锻炼动作是否幅度过大,有无外伤、受寒的诱因等。并根据颈椎病临床分型的

6、症状与体征进一步明确判断。v (二)特征性检查v 1.压顶试验(Spurling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重叠用力向下按压患者头顶,若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手臂痛、麻者为阳性,说明神经根受压 7.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8.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 2.臂丛牵拉试验(Eaten试验):患者坐位,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抵于患侧颞顶侧,一手握住患侧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患肢出现疼痛或麻木感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9.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10.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 3.前屈旋颈试验(Feng征):令患者头颈前屈,做头部左右旋转运动,如颈椎出现疼痛为阳

7、性。提示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v4.低头试验:患者站立,双足并拢,双臂在体侧自然下垂,低头看足尖1min,如出现颈肩臂痛和手麻等神经根受压症状;头晕、耳鸣、心慌、胸闷、出汗、站立不稳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交感神经受刺激症状;上下肢无力、小腿发紧、足趾麻等脊髓受压症状,则为阳性。v5.仰头试验 患者站立,姿势同低头试验,头后仰,双眼看屋顶1min,症状及意义同低头试验。11.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三)辅助检查v1.X线平片检查:通过拍摄正位、侧位、双斜位、侧位过屈、侧位过伸等X线平片,可观察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生理曲线变直、反张、发育畸形等改变),韧带钙化、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间

8、隙狭窄、椎体移位、钩椎关节增生、椎管狭窄、椎间孔变小、小关节骨质增生等。v2.CT检查:通常临床症状结合X线片的基础上选择此类检查。重点了解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椎管狭窄、神经管狭窄、横突孔大小等。v3.MRI检查:了解椎间盘突出程度(膨出、突出、脱出)、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髓内有无缺血和水肿的病灶,脑脊液是否中断,有无神经根受压,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v4.其他检查:肌电图、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血流图、椎动脉造影检查等可根据临床症状选择应用。12.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四)功能评估 可采用日本学者和日本骨科学会的评价量表,对颈椎病

9、的症状体征进行单项评估或综合评估。v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评价:采用日本学者田中靖久等人的评价量表(见表2-2-1)。13.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项 目 功能状态 评分v(1)疼痛与麻木(颈肩部分3分,上肢3分,手指3分)没有 3v 时有 2 v 常有或有时加重 1v 常很严重 0v(2)感觉 正常 2v 轻度障碍 1v 明显障碍 0v(3)肌力 正常 2v 轻度减退 1v 明显减退 0v(4)腱反射 正常 1v 减弱或消失 0v(5)椎间孔挤压实验 阴性 3 v 颈肩痛(+)颈椎活动受限(-)2v 颈肩手痛(+)颈椎活动受限(-)1v 颈肩痛(+)颈椎活动受限(+)0v 颈肩手痛(+

10、)颈椎活动受限(+)0v(6)工作和生活能力 正常 3v 不能持续 2v 轻度障碍 1v 不能完成 0v(7)手的功能 正常 0v 仅有无力、不适,而无功能障碍 -1v 有功能障碍 -2v评价说明:正常值为20分。14.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2.脊髓型颈椎病的评价: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17分评价法。评价量表(见表2-2-2)。v表2-2-2 脊髓型颈椎病评价表v项 目 功能状态 评分v上肢运动功能(4)不能持筷或勺进餐 0 v 能持勺,不能持筷 1v 能持筷,很费力 2v 能持筷,但笨拙 3v 正常 4v下肢运动功能(4)不能行走 0v 走平地需持拐 1v 仅上下楼梯需持拐

11、2v 上下楼梯不需持拐,但缓慢 3v 正常 4v感觉(6分,包括上肢2分、下肢2分、躯干2分)有明显感觉障碍 0v 轻度感觉障碍 1v 正常 2v膀胱功能(3)尿潴留 0v 严重排尿障碍(排空不充分、排尿费力及淋漓不尽)1v 轻度排尿障碍(尿频及踌躇)2v 正常 3v评价说明:17分正常值,分数越低表示功能越差,以此可评价手术前后的功能变化。v 术后改善率=(术后总分-术前总分)/(17分-术前总分)10015.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六)疼痛 颈肩及上肢均可出现疼痛、酸胀、麻木,程度及持续时间不尽相同,患者坐卧不安,日夜均痛,并有可能引起其他许多问题。v(七)肢体活动障碍 神经根型

12、颈椎病患者可因上肢活动而牵拉神经根,使症状出现或加重,限制了其正常的肢体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因锥体束受压或脊髓前动脉痉挛缺血而出现上下肢无力、沉重,步态不稳,易摔倒等。v(八)ADL能力下降 颈椎病患者因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包括四肢、躯干和头颈部不适等而使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梳头、穿衣、提物、个人卫生、站立行走等基本活动明显受限。常用Barthel指数评价法(见表2-2-3)和FIM评价法 16.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 Barthel 指数评定内容及记分法v项目 分类 评分v1.大便 失禁或昏迷 0v 偶尔控制(每周1次)5v 能控制 10v2.小便 失禁或昏迷或由他人导

13、尿 0v 偶尔控制(每24 h 1 次)5v 能控制 10v3.修饰 需帮助 0v 独立洗脸、梳头、刷牙、剃须 5v4.用厕 依赖别人 0 v 需要部分帮助 5v 自理 10v5.吃饭 依赖 0v 需部分帮助(切面包、抹黄油、夹菜、盛饭)5v 完全自理 10v6.转移 完全依赖他人,不能坐 0v (床椅转移)需要大量帮助(2人)能坐 5v 需少量帮助(1人)或指导 10v 自理 15v7.活动(步行)不能动 0 v 在轮椅上独立行动 5v 需1人帮助步行 10v 独立步行(可用辅助器)15v8.穿衣 依赖 0v 需一半帮助 5v 自理(系开纽扣、开关拉链、穿鞋)10v9.上楼梯 不能 0v 需

14、帮助 5v 自理(可使用辅助器)10v10.洗澡 依赖 0v 自理 517.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注:该评定的总分为100分,但患者达到100分,并不意味着能独立生活。他可能不能烹饪、料理家务和与他人接触,但他不需要照顾,日常生活可以自理。评分结果:60 分,生活基本自理。18.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v项目 得 分v 入院 出院v自我照料v 1进食v 2梳洗v 3洗澡 4穿上身衣服 5穿下身衣服v 6入厕v 括约肌功能 7排尿v 8排便v转移v 9床、椅、轮椅v 10坐厕v 11浴盆、浴室v行走v 12步行/轮椅行v 13上下楼梯v交流v 14理解

15、(听觉和视觉理解)v 15表达(言语和非言语表达)v社会认知v 16社会交往v 17解决问题v 18记忆19.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 FIM 的评定标准为:7 分,完全独立,能独立完成所有活动,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规范而安全地完成活动,无需对活动进行修改,不用辅助器具和帮助;6 分,有条件的独立,但活动中需要辅助设备,或需要比正常长的时间,或有安全方面的考虑;5 分,需监护或示范,患者在没有身体接触性帮助的前提下,能完成活动,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或规劝,需要他人准备或传递必要的用品;4 分,需小量身体接触性帮助,给患者的帮助仅限于辅助,或患者在活动中用力程度大于75%;3 分,中等帮助,

16、需稍多的辅助,患者在活动中的用力程度达到50%75%;2 分,大量的帮助,患者在活动中的用力程度为25%50%;1 分,完全依赖,患者在活动中的用力程度小于25%。FIM 的功能独立分级:126 分,完全独立;108 125 分,基本独立;90 107 分,极轻度依赖或有条件的独立;72 89 分,轻度依赖;54 71 分,依赖;36 53 分,重度依赖;19 35 分,极重度依赖;18 分,完全依赖。20.主要功能障碍主要功能障碍评定定v(九)心理障碍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可以通过治疗得以缓解或解除,但病理基础始终存在,因此症状可能时发时止,时轻时重,部分患者可出现悲观、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也可能

17、出现得过且过而放弃积极的治疗心态。21.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 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非手术疗法,康复治疗护理的目标是:减轻颈神经根、硬膜囊、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受压与刺激;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与水肿;缓解颈、肩、臂肌痉挛;治疗软组织劳损,恢复颈椎稳定性。而对于症状严重,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术后也应该尽早开始康复治疗。22.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一)休息 休息是颈椎间盘疾病治疗的基础,对急性椎间盘突出,休息可促使软组织损伤修复;对慢性椎间盘病变,可减轻炎症反应。v1.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位 注意调整桌面或工作台的高度,长时间视物时,应将物体放置于平视或略低于平视处,长时间固定某一姿

18、势时,应每2h改变头颈部体位,定期远视,有利于缓解眼睛和颈部的疲劳。v2.选择合适的枕头 枕头的长度一般长度在4060cm,或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cm为宜,它可确保在睡眠体位变化时,始终能支持颈椎。合适的枕头高度能防止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枕头的高度以侧卧时与肩同高为宜,一般为1215cm。枕头宜置于颈后,保持头部轻度后仰,使之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v3.保持良好的睡姿 一个理想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如此可使全身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采取俯卧位是不科学的,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

19、通畅,应努力加以纠正。v4.选择合适的床铺 合适的床铺应有较好的透气性,符合人体各部的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保持颈椎、腰椎的正常生理曲线,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木板床可维持脊柱的平衡状态故有利于脊柱或下肢伤患者,有利于颈椎病的防治,目前使用较多,经济实惠,但透气性稍差。23.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二)颈椎制动 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少突出的椎间盘或骨赘对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的刺激;颈椎术后制动是为了使手术部位获得外在稳定,有利于手术创伤的早日康复。制动方法包括颈托、围领和支架三类。颈托上面托住下颌和枕骨,下面抵住双肩,前面胸部和后面背部稍延长以阻止前后活动。颈托的活动度较围领小制动

20、效果好。围领可用石膏也可用塑料加垫制作而成,比较轻便,容易挟带。围领制动范围小,但可以自由拆御。支架是用皮革和钢条制作,前面两钢条上端为下领托,下为胸部护片,后面两钢条上端为枕骨托,下为背部护片,各有三条皮带前后连系,中间皮带通过肩部两块垫片,收紧皮带可使枕颌与两肩距离加大而增加牵引力。颈椎制动效果最好是牵引,应根据思考具体情况而定。24.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三)颈椎牵引的护理 颈椎牵引是目前颈椎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解除颈肌痉挛,放松颈部;扩大椎间隙,增大椎间孔,减轻颈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膨出、突出的椎间盘回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伸张扭曲的椎动脉;拉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等。

21、25.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目前最常用的是枕颌布带牵引法(图2-2-3),可采用坐位或卧位。牵引角度可根据X线确定的病变部位来选择牵引的角度。一般来说,颈14的病变或脊髓型早期,头部保持中立位牵引;颈56的病变,牵引时颈部前屈15;颈67的病变,颈部前屈20;颈7胸1病变,颈部前屈25。牵引重量可从6kg开始,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至1215kg,但以不超过体重的1/4为宜,以此重量为治疗量维持,通常应以能取得疗效又能为患者所易于耐受为度,一般以体重、性别、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变化。牵引时间以1030min为宜。1次/d,10次为一疗程,直至症状消失。牵引力量可以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颞、颌

22、面无明显不适感为宜,患者出现不适和症状加重者,要立即停止牵引或调整牵引重量、时间及角度,观察患者的反应。脊髓型颈椎病要慎用。26.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27.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 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患者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颈部活动,减轻肩部刺激,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正确指导病人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病人两手做捏皮球或毛巾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28.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四)关节松动技术 是通过治疗者的手推压椎体的棘突、横突,配合牵拉、

23、旋转等手法,目前国内常用的是Maitland手法(澳氏手法)。即在有压痛之小关节及其上下两个椎骨的棘突上,垂直向下有节律地震动。震动频率为12次/秒,每次治疗持续60秒。每个部位重复操作23遍。此手法提高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改善椎间盘的营养,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骨刺和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改善血液循环,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操作强度可用关节活动度来表示,共分四级 29.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表2-2-5 Maitland手法v级别 要求 适应证v从关节活动的0度开始,用微小的作用力,使关节做小幅度活动 主要用于治疗因疼痛而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v施用较大的作用力,使关节的

24、活动范围达到全活动度的1/2以上,但未到极限v上述两级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因疼痛而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v施用大的作用力,使关节的活动范围达到最大限度v施用大的作用力,使关节的活动范围达到极限后,在极限处施加微小的作用力,使关节在该区做小幅度活动v上述两级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因挛缩、僵硬而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30.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五)推拿疗法 对颈椎病的推拿治疗,能够疏筋通络、缓解疼痛;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整复椎体和小关节滑脱,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松解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常用部位有风池、天柱、缺盆、肩井、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

25、31.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32.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六)针灸疗法 针灸对颈椎病的主要作用是舒筋活血,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提高痛阈,改善血液循环,直到缓解疼痛、麻木的作用。治疗多以颈项局部取穴为主,如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根据病情及压痛点所在加减取穴。v(七)配合物理治疗的护理 可解痉、镇痛、消除神经根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上理疗种类较多,可根据患者病情选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超短波治疗、调制中频电治疗、低磁疗法、超声波治疗及红外线治疗等。要注意其在急性椎间盘突出压迫椎间孔的神经根时,禁用较强烈的热疗。因该部位温度的升

26、高将使血液供应增加,出现水肿,使症状加剧;而轻度加热,可在不改变神经根的病理条件下缓解继发性的肌痉挛。高频治疗患者身上不能携带金属物,颈椎手术有内固定钢板和人工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此疗法。电极板必须有绝缘物包裹,以防电击伤。同时,密切观察各种治疗后患者的皮肤情况(有无电击伤或烫伤等),治疗效果和不适应。33.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八)颈围的护理指导 颈围的作用是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体位,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因素,支持头部重量,减轻其颈椎的压力。当颈椎关节面之间的异常活动产生创伤性炎症反应时运用有效的外固定可明显地促进水肿的吸收,减少关节面间的相互摩擦,有利于炎症反

27、应的恢复。颈椎病急性发作时,使用颈围有制约和保护作用,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颈围的高度必须适宜。34.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九)康复操 对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或术后均可应用,主要是通过颈部功能练习,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功能,防止僵硬,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还可缓解肌痉挛,减轻疼痛;增强颈部和肩胛带肌肉的力量,保持颈椎的稳定,改善颈椎各关节功能。运动体操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v1.应由医师选择动作和规定运动量;v2.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艰苦朴素椎病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v3.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v4.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常用的康复操有左右旋

28、转、伸颈拔背、夹脊牵颈、抗阻后伸、颈项环绕、擦颈按摩等方式,各项活动重复10次(图2-2-5)。35.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36.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十)心理护理 大多数病人在颈部疼痛不适,眩晕,活动障碍,睡眠形态紊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折磨下,会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心理变化.我们针对病人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耐心解释,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与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使病人主动与我们配合。37.康复康复护理措施理措施v(十一)健康教育v1.注意保暖、避免损伤 在温度低的情况下,易出现颈部肌肉痉挛等不适,应注意保暖和防潮湿。外伤是引起颈椎发生的常见原因,应避免各种

29、运动损伤、工伤、生活意外伤和交通事故等。及时治疗落枕及颈部不适;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姿势。v2.加强对颈椎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的教育,预防或减少颈椎病的复发。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及驾车、乘车时注意安全,避免损伤;注意颈部保暖;及时治疗落枕及颈部不适;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于一种姿势。v3.指导患者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纠正不良体位。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和正确的睡姿;纠正生活中不良体位;避免颈部过屈过伸;颈椎病症状明显时暂停切菜、剁馅、织毛衣等家务工作。v4.指导颈椎保健操,但颈椎手术后3个月内禁止颈部运动和体操。通过饮食,加强营养。症状缓解或消失后要坚持颈背部的

30、肌肉锻炼,每天坚持作前倾,后仰、左右旋转1 2次,坚持10 min,或者做一套科学的颈部保健操。38.颈椎病的康复椎病的康复护理理v思考思考题v选择题v1发病率最高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是()vA.神经根型颈椎病vB.脊髓型颈椎病vC.椎动脉型颈椎病vD.交感型颈椎病v2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是()vA.颈僵直、活动受限、头痛、肩、臂疼痛、手麻木.vB.头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vC.头晕、眼胀、视物模糊、心慌、出汗、失眠、血压不稳vD.下肢无力,小腿发胀,紧缩,上、下肢麻木,手足颤抖.v3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是()vA.头部转动时发作性眩晕 vB.下肢无力步伐不稳vC.颈肩臂疼痛麻木v

31、D.心慌胸闷 v4哪一项不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vA.颈僵活动受限vB.头、枕、颈痛vC.手麻vD.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手足颤动v5哪一项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vA.眩晕性恶心、呕吐vB.耳鸣耳聋vC.手肿胀、心慌、血压不稳vD.突然摔倒v6哪一项是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常有的症状与体征()vA.头痛、头晕vB.手麻、烧灼感vC.肌萎腱、腱反射减弱 vD.Hoffman征阳性v7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严重者首选()vA.颈椎牵引法vB.热敷vC.中药治疗vD.手术治疗39.颈椎病的康复椎病的康复护理理v8脊髓型颈椎病慎用()vA.超短波治疗 vB.超声治疗vC.药物离子导入vD.颈椎牵引 v

32、9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是()vA颈僵直、活动受限、头痛、肩、臂疼痛、手麻木.vB.头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vC.头晕、眼胀、视物模糊、心慌、出汗、失眠、血压不稳vD下肢无力,小腿发胀,紧缩,上、下肢麻木,手足颤抖.v10颈椎牵引的重量可按体重的()计算。vA.1/41/6vB.1/121/8 vC.1/101/8vD.1/141/1Ov11颈椎牵引的作用不包括()vA.解除颈部肌肉痉挛vB.减少椎间盘内压vC.增强颈肌肌力vD.使扭曲的颈动脉伸张v二、名词解释v颈椎病v三、简答题v1简述颈椎病的病因及临床分型。v2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护理措施有哪些?v3颈椎病患者牵引治疗护理措施有哪些?v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4/16/2024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