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鸟语花香》研修材料
彭春艳 2014. 10. 22
一、 提出问题
“鸟语花香”是小学美术第9册第第九课的内容,本单元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入门课,教材以花鸟画的欣赏为切入口,转到学习花鸟画的的创作技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有什么关系关系?
二、 问题的思考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了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诗意画的构思创作”作为本课的难点。
三、 问题的研究
五年级学生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但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打算以下面三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
1、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不仅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课件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3、练习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作等练习。使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4、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交流法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5、教学过程以欣赏、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通过欣赏图片和谈话传设情景。板书鸟语花香——花鸟画的欣赏
通过上面的交流,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与学习的兴趣,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欣赏花鸟画作品,问学生看了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归纳: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感情。让学生讨论花鸟的照片与绘画,通过比较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方法。
(3)学生体验,巩固提高
(1)让学生大胆画出各种笔墨效果,也可随机画出有一定具体形象的物体。
(2)评述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中国画工具作画的感受
本环节,只要学生能大胆的用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涂、抹、甚至乱画都行。学生在体验笔墨韵味的同时,他们(小组)之间会互相学习,学生自己会发觉谁“涂”得好、谁的不够好。而这些体验教师是无法直接告诉学生的。本环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
四、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 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谈话:同学们一定和爸爸、妈妈去旅游过。谁能谈谈你去过哪儿?哪儿的景色怎么样?(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谈起来)
(2)刚才在同学们的谈话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的文化也源远流长。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漫游在中国画的水墨之中。(出示课题)
2、介绍中国花鸟画。
(1)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 中国画中的花鸟画,远在唐时期已经形成独立的画科。它以花鸟、草木、虫蝶为题材,立意写真,表现自然之美。到了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元代、明代的花鸟画,风格逐渐趋于简淡,并且逐步走向写意.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
(2) 中国花鸟画的分类(出示幻灯片工笔画和写意画)
• 工笔花鸟画:可分为工笔白描花鸟画、工笔淡彩花鸟画、工笔重彩花鸟画。
• 写意花鸟画:写意画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
(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中国工笔画鸟和写意花鸟的不同的美)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3、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5、欣赏中国水墨动画《青花瓷》,在音乐中再一次感受中国画的韵味。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在教法上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创造表现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根据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采用证题赏画的形式引入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作品的欣赏运用比较欣赏法,对比中了解、认识、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认识每幅作品都是画家人格的写照;欣赏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型——讨论教学法,提出适合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师生对话中,共同探求,共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感受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评价
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对于美术教育就要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触发思想冲击,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实物教具、复制品教具、象征性教具、电化教具等,帮助学生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成效:
学习中国花鸟画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内容。在这学期中我安排三周、六课时学习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在这节课中同学们欣赏了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作品,了解了中国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体会到了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情趣。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带领学生继续探究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掌握绘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