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治疗“粗心”坏习惯
我们每个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
…这次应该能考100分,考试结果出来了98分。查看他的卷子:有一个很简单的填空题的空留给老师来填(漏做)。
…应该能考96分,结果90分。卷子上:180-40=220,还有489+205的竖式写的是486,还有竖式得数890,写到横式时写成896,解决问题有两个单位没带……
我们上课的时候感觉很好,以为自己教得好,学生又学得好,满意极了,师生都期待这考试的检验。考式后,面对那样的考卷常常很烦,很恼火,很想收拾人…..
这就是“粗心”。当我们听到有人说“….很聪明,学得好,学得快,但就是有点粗心”时,好像觉得这是一个小问题。
其实,“粗心”是很多小学生的普遍问题,是个大问题,必须把班上的“粗心”基本解决,才能提高学生的答题态度、学习耐心、答题效果。
我对这一难题有一点方法,觉得还行。
首先诊断----逐个观察学生答题的过程和结果,判断出失分原因:智力方面,还是能力方面,或者练习不够形成记忆方面,还是属于粗心的范围。
其次开药----(此处谈粗心)一、在作业中用“见错包”对付他;二、让他观摩几种不同的答卷,分析分数不同的原因,让他代师批阅;三、谈感受,谈高分低分的心情;四、想适合自己的方法克服粗心。
帮助他写下几条“数字抄对了吗”“符号写对了吗?”“脑里想的符号是眼里的符号吗?”“计算对吗?”“答案写对了吗?”“单位带了吗?”“答语写对了吗?”“全部做好了吗?有漏做的吗?”……
第三煎药----把他的几条写在便条上,方便随身携带。
第四吃药----让他每天至少看一遍,直到毛病全好。
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会因为粗心,降低了我们的教学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