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杨春黎,2,一、概述,造血器官的组成,血细胞的生成过程,血细胞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3,教学目标,熟悉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主要病因及其发生机制,掌握,出血与发热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与依据,4,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正常成年人血量占体重的,7%8%,血液的基本功能:,运输功能,缓冲功能,吸收热量,生理性止血和防御功能,5,正常成人约有,4000,毫升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6,造血系统:,造血器官和组织包括骨髓、脾、淋巴结以及分布在全身各处的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胚胎期24周前:肝、脾为主要造血器官,出生后4周:骨髓为主要造血器官,髓外造血:肝脾造血功能在出生后基本停止,但在造血功能应激情况下(如出血或溶血),又重新恢复部分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返回,7,【,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占体重的,.,红骨髓,:造血组织,婴幼儿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成人除四肢长骨的骨骺端及 躯干骨,其余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取代,黄骨髓,:脂肪组织,8,【,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由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祖细胞,进而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系祖细胞则分化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9,返回,10,血浆,55%,血细胞,45%,血液组成,蛋白质、酶、电,解质、抗体、补体,凝血,及抗凝血,因子,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11,血细胞主要生理功能,红细胞,结合、输送,O,2,CO,2,白细胞,吞噬、参与免疫,具有变形,、,趋化,、,游,走,、,吞噬生理特性,血小板,止血,粘附,、,释放,、,聚集,、,收,缩与吸附,生理特性,12,血细胞的组成及生理功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红细胞具有结合和输送,O,2,和,CO,2,的功能,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T、B,淋巴细胞分别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血小板对止血、凝血过程起重要作用,返回,13,一、红细胞的生理,(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1.,形态,:,无核、双凹圆碟形、可塑变形性,2.,数量,:,红细胞 血红蛋白(,g/L,),男性,4.55.510,12,120160,女性,3.84.610,12,110150,3.,功能:,运输,O,2,和,CO,2,14,(,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红细胞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不容易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原因,:,红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较大,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也大,下沉缓慢。,15,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血沉快慢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容易相互叠连,导致红细胞相互叠连的原因,血浆成分改变,16,(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1.,红细胞生成所需原料:,蛋白质、铁、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2.,促进红细胞的成熟的物质:,VitB12,和叶酸,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17,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用来衡量,RBC,的稳定性。,成年男性:,015min/h,成年女性:,020min/h,血沉快慢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容易相互叠连,导致红细胞相互叠连的原因,血浆成分改变,妊娠期、月经期、结核、风湿病、肿瘤、贫血会增快,各种原因所致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会变慢,18,血小板的生理特性,1.生理性止血功能,2.促进血液凝固功能,3.对血管壁的修复支持功能,19,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但几分钟后出血就自行停止。,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检查方法:,生理意义:,反映生理性止血状态,与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密切相关。,20,一、生理性止血过程,1.,血管挛缩,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2.,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粘附、聚集在血管受损处,形成止血栓(初步止血),3.,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有效止血),21,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1.,血小板聚集有两个时相:,第一时相(可逆聚集时相),第二时相(不可逆聚集时相),2.,释放:,聚集的血小板释放颗粒内的活性物质,,主要是一些生理性致聚剂,3.,生理性致聚剂:,ADP,,,TXA2,胶原,,凝血酶,4.,病理性致聚剂:,细菌,病毒,药物,22,血管损伤,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止血栓,血凝块形成,血管收缩,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形成,23,二、白细胞,(,leucocyte,white blood cell WBC),(一)数量和分类,1.数量:4.010.010,9,/,L,2.分类:,中性粒细胞5070%,颗粒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0.55%,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01%,无颗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38%,淋巴细胞2040%,24,(二)白细胞的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各种白细胞功能又不尽相同,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变形能力、趋化性、吞噬能力强,处在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的第一线。,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坏死组织等。,25,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3.嗜碱性粒细胞,(,baseophile),释放组胺、白三烯等引起过敏反应,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26,进入组织中后转化成巨噬细胞,(,macrophage),吞噬病原微生物,参与免疫反应,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其它细胞的生长,清除衰老和破损的细胞,4.单核细胞,(,monocyte),27,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功能,B,细胞:,执行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ty),功能,大颗粒细胞,包括,K,细胞和,NK,细胞,功能杀伤肿瘤细胞,5.淋巴细胞,(,lymphocyte),28,血液病的分类,1,、红细胞疾病,2,、粒细胞疾病,3,、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5,、造血干细胞疾病,6,、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7,、脾功能亢进,返回,29,血液病常见症状体征,出血倾向,贫血,继发感染,30,二、出血倾向,1,、定义:指机体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和(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2,、病因及发病机制,(,1,)血小板异常,(,2,)血管壁异常,(,3,)凝血异常,数目减少、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血物质增加,31,二、出血倾向,1,、定义:指机体自发性多部位出血和(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2,、病因及发病机制:,3,、出血的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多见,关节腔、眼底和内脏出血,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32,二、出血倾向,4,、护理评估,(,1,)病史,出血发生的时间、部位、范围,出血的原因和诱因,出血量的大小:可根据血压、脉搏情况初步判断:,1000ml,出血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尤其注意颅内出血,家族史,33,二、出血倾向,4,、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重点评估有无与出血相关的体征及特点,检测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34,35,36,37,38,39,二、出血倾向,4,、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3,)心理,-,社会资料,40,二、出血倾向,4,、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3,)心理,-,社会资料,(,4,)辅助检查,筛选试验,确诊试验,特殊试验,BT,、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CT,、,APTT,、,PT,、,TT,41,血小板计数,:正常为,1,0,0,-,300,10,9,/,L,,,低于,50,10,9,/,L,可出现出血症状,低于,30 10,9,/,L,时应警惕颅内出血,42,二、出血倾向,4,、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3,)心理,-,社会资料,(,4,)辅助检查,筛选试验,确诊试验,特殊试验,BT,、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CT,、,APTT,、,PT,、,TT,43,二、出血倾向,5,、护理诊断,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异常有关,2,)潜在并发症:出血,3,)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有关,4,)恐惧 与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大有关,44,二、出血倾向,5,、护理诊断,6,、护理目标,1,)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出血或出血时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2,)病人在几天内自述恐惧感减轻或消失,3,)病人在几天内皮肤、粘膜出血减轻或停止,45,二、出血倾向,7,、护理措施,1,)饮食:,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过于粗糙的食物,防止便秘,病例,:,患者,男,50,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因吃油炸馍片,食后患者自感咽部有异物,症状逐渐加重,直至讲不出话来,口唇紫绀,发现舌根部有,3cm3cm,血泡,急速用消毒针头刺破,无菌棉球加云南白药按压局部症状缓解。,46,二、出血倾向,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出血仅限于皮肤粘膜且较为轻微者,原则上无需限制;,若血小板计数,50 10,9,/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严重出血或血小板计数,20 10,9,/L,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47,二、出血倾向,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病情观察:,出血观察,有无诱发或加重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存在,病人的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48,二、出血倾向,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病情观察:,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49,出血的预防与护理,1,、,皮肤出血的预防与护理:,重点在于避免人为的损伤而导致或加重出血,保持皮肤清洁,床单平整,被褥衣裤轻软;,避免扑打、拳击等肢体的碰撞或损伤;,沐浴或清洗时避免水温过高和过于用力擦洗;,勤减指甲,不用剃须刀片刮胡须;,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注射或穿刺次数;静脉穿刺时,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病人的肢体,止血带不宜过紧和时间过长;拔针后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必要时局部要加压包扎;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使用。,50,出血的预防与护理,2,、,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指导病人用软毛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注意避免口腔粘膜的损伤或被鱼刺、骨头、硬果壳等刺伤;,牙龈渗血时,可用冷开水漱口或局部涂止血粉或用肾上腺素棉球、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或局部压迫止血;,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楚口腔内陈旧血块。,51,出血的预防与护理,3,、,鼻出血的预防与护理:,防止鼻粘膜干燥而出血: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60%,左右,秋冬季节可局部使用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避免人为诱发出血:指导病人勿用力擤鼻;避免用力抠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少量出血时,可用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无效者可用,0.1%,肾上腺素棉球或凝血酶棉球填塞,并拘捕冷敷;,出现严重时,可用凡士林油纱条行后鼻腔填塞,术后定时用无菌液体石蜡滴入。,52,出血的预防与护理,4,、,关节腔出血或深部组织血肿预防与护理:,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负重和易致创伤的运动;,一旦发生出血,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关节腔出血者宜抬高患肢并固定于功能位,深部组织出血者要注意测量血肿范围,局部冰袋冷敷,同时可采取局部压迫止血;,出血停止后,改为热敷。,53,出血的预防与护理,5,、,眼底及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护理:,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过度用力排便等;,若突发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常提示眼底出血。应尽快让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揉擦眼睛,;,若突然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出血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配合工作,;,54,颅内出血的抢救配合与护理措施,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按医嘱快速静滴或静注,20%,甘露醇、,50%,葡萄糖液、地塞米松、呋塞米等,以降低颅内压,同时进行输血或成分输血,头置冰袋,注意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尿量的变化,55,二、出血倾向,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病情观察:,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5,)输血或用药的护理,56,二、出血倾向,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病情观察:,4,)出血的预防与护理:,5,)输血或用药的护理,6,)心理护理,57,贫血,:,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 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男性:,b,120g/L,、,RBC,4.5X10,12,/L,及,HCT,:,0.42,女性:,b,110g/L,RBC,4.0X10,12,/L,及,HCT,:,0.37,孕妇:,b,100g/L,RBC,3.5X10,12,/L,及,HCT,:,0.3,轻度贫血,Hb,120,中度贫血,Hb,90,重度贫血,Hb,60,极重度贫血,Hb,30,58,贫血常见原因:,1.,红细胞生成减少。,2.,红细胞破坏增多。,3.,急慢性失血,护理评估:,1,病史:发病经过,用药,手术史,饮食习惯,化学毒物接触史,肝肾、肿瘤及结缔组织疾病,.,2,身体评估:,主要体征皮肤粘膜苍白,,以甲床、口唇、口腔粘膜、睑结膜及舌质,较为可靠,3,心理社会:,4,辅助检查:,血红蛋白测定,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判断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59,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全身组织缺氧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丢失过多有关。,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急性失血易发生虚脱、晕厥或休克。,严重者吸氧。输血。,心理护理,60,三、继发感染,1,、原因:,机体免疫力降低以及营养不良,2,、表现:,发热是其最常见的症状,3,、感染部位,多为咽峡炎、肺炎、皮肤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61,三、继发感染,4,、护理评估:,(,1,)病史,感染的诱因:,感染的部位及症状:,伴随症状:,注意发热的急缓、热度及其热型,62,三、继发感染,4,、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尤其是体温,皮肤、粘膜、淋巴结,肺、腹部、肾、泌尿道的检查,63,三、继发感染,4,、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3,)心理,-,社会资料,64,三、继发感染,4,、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3,)心理,-,社会资料,(,4,)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X,线检查,血培养加药敏试验,不同感染部位分泌物、渗出物或排出物的细菌涂片加药敏,65,三、继发感染,5,、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与感染、肿瘤细胞高度分化与增生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6,、护理目标,病人在几天内体温得到有效控制,降至正常范围,66,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全面补充,营养,注意,饮食卫生,病例,:,患者,女,32,岁,白血病。晚餐吃午餐肉罐头,300g,剩余部分翌日午前,10,时吃尽,45min,后,患,者腹痛、腹泻、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之便血,呕吐洗肉水样物,当时面色苍白,立即补液、纠酸、止血、止痛、输血、解痉、镇静,症状逐渐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67,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定时通风消毒,提供单人房间,限制陪住和探视人员,WBC110,9,/L,,,中性粒细胞,0.5l0,9,L,时,,进行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68,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4,)病情观察,体温变化,监测白细胞计数,感染的病情变化,69,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4,)病情观察,(,5,)皮肤护理,高热病人及时擦洗和随时更换汗湿的衣物等,预防压疮,女性会阴部清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70,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4,)病情观察,(,5,)皮肤护理,(,6,)口腔护理,口护,勤用漱口液含漱,30,秒,清洁、舒适,71,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4,)病情观察,(,5,)皮肤护理,(,6,)口腔护理,(,7,)鼻腔护理,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忌用手挖鼻腔,72,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4,)病情观察,(,5,)皮肤护理,(,6,)口腔护理,(,7,)鼻腔护理,(,8,)肛周皮肤护理,睡前、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5,分钟以上,便后清洗肛周皮肤,发现肛周脓肿或感染及时通知医生并处理,73,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4,)病情观察,(,5,)皮肤护理,(,6,)口腔护理,(,7,)鼻腔护理,(,8,)肛周皮肤护理,(,9,)用药护理,遵医嘱用抗生素并观察,74,三、继发感染,7,、护理措施,(,1,)饮食,(,2,)活动,(,3,)环境,(,4,)病情观察,(,5,)皮肤护理,(,6,)口腔护理,(,7,)鼻腔护理,(,8,)肛周皮肤护理,(,9,)用药护理,(,10,)发热护理,75,发热护理,适宜的室温,指导病人摄取足够水分,必要时可遵医嘱补液,高热者卧床休息,物理降温:冰敷前额及大血管经过的部位,,32-34,度温水擦浴,,4,度冰盐水灌肠等,禁止使用酒精拭浴,遵医嘱合理给予药物降温,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并要注意病人降温后的反应,以防虚脱,出汗时要及时更衣,防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76,简述血液病病人高热时降温的护理措施,答:,1,)指导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液体;,2,)冰敷前额及大血管经过的部位;,3,)禁止使用酒精拭浴;,4,)遵医嘱合理给予药物降温;,5,)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并要注意病人降温后的反应,以防虚脱;,6,)出汗时要及时更衣,防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77,7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