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人性,教育与教师,从教育的本质看教师的职责,人性,教育与教师,从教育的本质看教师的职责,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三、人性的教育对教师职责的要求,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一)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1.,关于人的潜能;,2.,关于人的价值;,3.,关于人性发展矢向。,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定,1.,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综上所述,首先,每个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是现实的,可感的对象,他不是虚幻的,超验的,一切对人的认识都必须从这里出发,即承认人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其次,正如人本主义者所描述的人的终极价值在于自我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所阐明的人最终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那样,人性渴求有一个完美的境地,在那个境地,人是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者,即同时承认人又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最后,人总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他不是被动地适应既定的存在,而是创造性地、能动地超越种种给定性,实现自己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确证。人总是存在于这种实然与应然的肯定与否定的动态过程之中,从这里才能窥见到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从人性的规定性看教育的本质,(,三,),人性视角的教育本质分析,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1.,教师教学中的非人道的惩罚,乃至暴力。,以下都是近年,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记录的事实:,2000,年,4,月,3,日,7,时,30,分,云南省曲靖市令泽县上村中学张立波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罚站,在罚站的时候与同学打闹,被老师聂朝宽掴,12,个耳光,当天晚上九时死亡。,广西柳州市,29,中附小美术教师罚全班学生喝“颜料水”。,教师因某学生对所受体罚不满,令全班同学用,290,根棍将其打进医院,并逼该学生吃下,1000,只苍蝇。,北京市某小学体育课教师陈红军体罚学生,学生忍受六年,最后联名告状。,为了不承担学生学业不好的责任和不影响自己班级的总成绩,一名教师竟诱导学生去做“智残测验”。,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2.,师生交往中的,“,寻租现象,”,;,北京的,11,所学校在学生的报名表上有这样的要求:“请告诉我们你在工作上、事业上有什么优势,以便我们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掌握家长资源。”,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不少中小学家长经常收到学生带回来的“会议通知”,内容如下:“希望你能为学校的创收出些力”;“学校发展研讨”等。,除了这些“学校发展”之类堂而皇之的借口外,教师手中所掌握的课堂提问、向学生微笑、给学生当个“官”以获得锻炼的机会、安排好的座位等等权力,都成为“寻租”的资本。在高校,评“优秀学生”、评奖学金、“保送”读研究生等等,都在“寻租”之列。,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3.,课堂管理的非人性化;,这里引用一位研究者(陈时见)在,1998,年和,1999,年初在桂林和柳州的,5,所小学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材料。根据他的研究,学生对自己所在课堂的描述是:课堂完全没有活力,一点也不令人愉快,教师很少采取有效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在课堂中,,46%,的同学感到紧张压抑,教师对课堂上的违纪行为通常采用禁止的方式。而教师普遍(,88%,)认为,课堂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护教师的权威,保持教学的顺利进行(,51%,);控制学生的违纪行为,维护课堂活动的秩序”。他们承认,在对待课堂违纪行为时,,63%,采取立即强行禁止的方式来处理。而研究者,10,次的课堂观察,发现平均每节课的鼓励性措施为,3,次,而惩罚性措施为,15,次,后者是前者的,5,倍。,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4.,教学活动的划一性,;,随着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人才培养也成了大批量生产。这是科学主义至上的恶果。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学生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做出同样反应是教育的理想,不同的答案意味着失败,这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的“绝对命令”。所有内容都是固定的,所有的问题都有既定的惟一答案,教学的任务便是告诉学生这个“惟一”,学生的任务便是将此“真理”记诵如流,当满足这些条件和情景时,给出相应的“真理”条文。这让人想起斯金纳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当特定的刺激出现时,期望白鼠出现特定的反应,否则,便没有食物可吃。学生也在不断地给予同样的训练,刺激与反应联系正确的学生,便如同白鼠可以得到同样“成功”的奖赏,被誉为“好孩子”、“天才”等称号;相反,则被贴上“反应迟钝、笨、傻”的标签。,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本质的悖反,5.,学校管理的功利性。,在学生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应试成为惟一的目标。在中小学校里,学校开设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尚不谈辅导班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利用学生的节假日补课加压,把学生的自习课、音、体、美都变成了高考科目的学习时间。在高等学校,也有一些所谓的辅导班,如考研辅导班、英语过级辅导班、计算机培训班等,这些很多都是以创收的形式出现的,真正对学生的成长很少具有教育意义。,在许多高校,一些校长上级来视察时姓“教”,平常实际工作中姓“钱”;再有一种类型,领导班子分工,书记姓“马”,管马克思主义方向;正职校长姓“钱”,分工管教学的副校长姓“教”。在我所了解的一些高校,管教学的副校长也不姓“教”,他姓“研”,放着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做多少,每天上班就是搞自己的科研。,三、人性的教育对教师的职责要求,1.,恪尽职守,培育,“,教育爱,”,。,培养的责任、教学的责任、指导的责任、服务的责任、研究发现的责任、学术成果发表的责任等。,在国外有人做过测量。在一般的工学院里,一个新助教常常每周工作,70-75,小时;估计每一堂课需要,8,到,11,小时的备课时间。这位助教精通电脑技术,他最初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花费了,1000,多个小时开发出一套计算机生成的教学图表。很少有一个创业的企业家在起步阶段会做出如此巨大的努力。,三、人性的教育对教师的职责要求,1.,恪尽职守,培育,“,教育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爱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和尊重上。,三、人性的教育对教师的职责要求,2.,提倡民主,增强参与意识。,首先,提倡学生的平等与自由;,其次,参与教育管理与教学改革;,再次,实践终身教育;,第四,改革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三、人性的教育对教师的职责要求,3.,让治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学者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学业精深是治学的标志。,治学内容:,(,1,)接受“系统训练”;,(,2,)拥有“自治天地”;,(,3,)享有“自由权力”;,(,4,)怀有“献身精神”。,小 结,人性的规定需要人性的教育。人性的教育本质,要求现实教育活动的人性(人本)取向。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一个方面,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教师的天职要求:对教育事业、对教育对象要有“教育爱”;对教师自己、对学生要有平等精神和民主意识;对自己的职业和学术追求,要有学术道德。这些就是由教育的本质想到的对教师的职责要求。,谢谢赏光!,希望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