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XXX大桥桥台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简介
本标段位于河北省XX县境内,起点位于XX镇以南1.5KM位置与4合同段接 (K64+000),终点于K71+113处与XXX高速相交汇,全长7.113KM。该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大庆--广州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区属亚湿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季风显著,水流受季节影响较大。该区域年蒸发量1838.7mm,年平均日照2800-2900h,无霜期150d,气象条件造成每年有效施工期较短。
本桥位于高寺台镇XXX村东侧、系一座分离式大桥。本桥位于高寺台镇XXX村东侧、系一座分离式大桥。桥孔布置:本桥右幅采用三联:3×40m+3×40m+3×40m米跨径布置,桥梁中心桩号为K67+651.5,桥梁全长368.5m。左幅采用三联:3×40m+4×40m+3×40m跨径布置,桥梁中心桩号为ZK67+595,桥梁全长408.5m。
技术指标:
设计时速:100Km/h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设计洪水频率: 1/100
地震动峰加速度系数:0.05g
二、首件工程施工依据及施工过程
1、为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后总结施工”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筹建处下达的“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目标施首件工程,实施桩基首件工程。实施首件工程技术依据如下:
XXXX(蒙冀界)至XXX公路五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设计图纸;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河北省XXX(XXX)至XXX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细则;
我公司的施工方法和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名称:桥梁盖梁。
我项目部拟定XXX大桥右幅9号桥台盖梁为首件工程,该盖梁处于挖方段直接接桩基,设计C30砼41.6m³,Φ28钢筋6385.7千克,Φ12钢筋1594.2千克。
3、根据招标文件、规范及文件要求,编制了盖梁专项施工方案,在得到驻地办和总监办批复后,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工程的施工,具体过程如下:
2011年7月12日施工放样;
2011年7月19日完成钢筋骨架安装并进行报验;
2011年7月23日完成模板安装工作;
2011年7月24日完成报验工作并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
2011年8月1日盖梁同步养生试件到设计强度;
混凝土拌合采用三强建机-750拌合楼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吊车配合导管进行浇筑。砼设计坍落度为12-16,现场测得坍落度均在控制范围内,振捣施工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作业。
经驻地办、总监办及项目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在我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与2011年8月1日完成首件工程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为总结报告提供了依据,在整理分析后找出不足并进行修正,基本上达到进行首件工程的重要意义。
三、首件工程目标与目的
1、 质量目标:本工程首件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 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综合评分达98分以上,中间交验一次通过;争创标杆工程;
2、安全目标:无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
3、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4、首件目的:通过盖梁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劳动力、机械设备等的最佳组合,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合同段桥梁盖梁施工。
四、人员安排和机械设备
1、人员
现场负责人:XXXX
施工负责人:XXXX
技术负责人:XXX
质检负责人:XXX
测量负责人:XXX
试验负责人:XXX
安全负责人:XXX
管理人员:20人
其它技术人员:18人
技工:60人
普工:80人
设三个工程队、一个搅拌站:工程一队负责基坑开挖和桩头破除;工程二队负责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工程三队负责钢筋加工及安装;搅拌站负责全部混凝土生产和运输。
2、主要机械设备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HYUNDAL 265 LC7
1
良好
水泥砼拌合站
KZS75
1
良好
电弧焊机
BXI-500
8
良好
水泥砼搅拌运输车
HOWO 10m3
2
良好
插入式振动棒
台
6
良好
发电机组
200GF
1
良好
装载机
ZL50/3m3
2
良好
柳工850型
1
良好
钢筋加工设备
100型、TQ4-14、WJ-40
6
良好
洒水车
东风153
1
良好
吊装设备
三一25T
2
良好
五、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前,我部作了如下准备,现已全部就绪:
1、材料准备:工程材料砂、碎石、水泥、钢筋经检验合格后购进、满足立柱施工需要,采用自运和社会运输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室已作好各种混凝土配合比和各种原材料如水泥、砂、碎石、钢筋、等试验工作,并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2、沿线均为电网覆盖区,用电以电网供电为主,发电机发电为辅的方针。
搅拌站标定、调试拌和设备,使备用的发电机和拌和站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并经常进行试运行;检查搅拌机、运输车辆配套能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道路:利用现有道路及征用临时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能保证晴雨通车,以方便施工机械 材料 、混凝土等的运输。施工场地四周已做好排水工作 。
4、对进场设备、机具进行安装、调试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机械正常工作,配备足够的备件。
5、试验人员及时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检测砂、碎石的含水量,根据理论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
6、对进场定型钢模按照墩身尺寸进行检验、磨光刨光、试拼装。
7、钢筋垫块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施工通讯:经理部、搅拌站配置多部手机及固定电话机,测量人员施工采用对讲机联络,防止因盲区无法联盖。
9、试验仪器、测量仪器均已鉴定,并保证良好的运转。
六、施工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2、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施工准备(盖梁放样)→场地开挖(基底处理)→凿除多余桩头→基底硬化处理→盖梁位置精确放样→安装、焊接盖梁骨架网片→盖梁模板安装→安装报检→盖梁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养生。
(1)场地开挖和盖梁控制桩放样:
由于盖梁处于挖方段,将周围高出土方进行挖除,盖梁施工区域周围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当挖至盖梁底20cm时采用人工开挖,对盖梁施工区域做20cm灰土垫层并夯实,并铺设15cm水泥混凝作为底板,周围做好防排水措施。模板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在底板上进行轮廓线放样,放样采用双线制,一条为轮廓线,一条为检查线。
- 9 -
(6)盖梁混凝土浇筑
钢筋、模板、等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罐车运往施工现场。
盖梁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坍塌度为120~160,原材料中水泥采用的是冀东水泥P·042.5;水为洁净饮用水;现场测得塌落度分别为135、130、125,拌和好的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易性及坍落度等各项指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混凝土应按每层厚度30cm、自下而上顺序分层浇筑,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棒与侧模的距离应保持5-10c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不超过40c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得小于5-10cm。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巡视侧模稳定情况,若发现跑模、胀模或漏浆迹象,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技术员必须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混凝土收面为光面,并注意边线平整,达到初凝后洒水养生,保持混凝土处在湿润状态。
(7)拆模及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随即开始覆盖,减少混凝土表面水份的散失产生收缩裂缝,并采用一布一塑不间断滴灌养生法。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生期不少于7天。非承重侧模板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模板,模板的拆除,应按照组装顺序反向拆除,禁止野蛮拆除。
七、质量检查与控制
桥台盖梁钢筋安装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20
尺量:每构件检查2 个断面
3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距(mm)
±10
尺量:每构件抽查5~10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
尺寸(mm)
长
±10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1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2
5△
保护层厚度(mm)
±10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
模板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相邻两板表面高差
2
2
表面平整度
5
3
轴线偏位
10
4
模内尺寸偏差
±10
台帽或盖梁实测项目
项次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2
断面尺寸(mm)
±10
尺量:检查3个断面
3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2点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检查3-5个点
5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10
尺量:每个
八、施工中的不足之处需改进的地方
不足之处:虽然做了雨期施工方案、防雨措施安排妥当,在盖梁收面时工人着慌,有局部收面不到位。
改进地方: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雨期施工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配合默契临阵不慌,协同施工。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混凝土出机到浇筑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总结不足向工人再次技术交底,保证振捣合理到位。
九、XXX大桥首件工程的施工总结
通过XXX大桥盖梁首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盖梁首件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盖梁工程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施工人员加深刻了解盖梁施工工艺,增强了其质量、安全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中问题再次发生,保质、保量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盖梁施工。
同时通过对盖梁的加工钢筋、混凝土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