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讲 逻辑推理
我们常会见到这样一类题目,没有或很少给出什么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不是依靠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进行运算,且较少用到专门的数学知识,而是根据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就是逻辑推理问题.
例1 一次数学测验,A,B,C,D,E,F中有一人得了100分,老师让他们猜一猜是谁得了100分.
A:或者是E,或者是F.
B:是我得了100分.
C:是D得了100分.
D:不会是B得了100分.
E:不会是C得了100分.
F:不会是我,也不会是E.
老师说:你们只有两个人猜对了.那么,谁得了100分呢?
思维点拨 从这六个人的话中可以看出,A与F的话、B与D的话相互矛盾,也就是说,每一对中两个人的话必然是一真一假.根据“只有两个人猜对了”这个条件,得出C与E必为假话,由E猜错可知,是C得了100分.
例2 三块正方体,它们的六个面都按相同规律标有1,2,3,4,5,6.请你判断一下,2的对面是几?5的对面是几?6的对面是几?
(1) (2) (3)
思维点拨 从图(1),(3)可看出,2的对面不可能是5,6,1,4,那么2的对面一定是3.从图(1),(2)可以看出,5的对面不可能是2,6,1,3,那么5的对面一定是4.剩下的6的对面一定是1.
例3 位学者在几年前逝世,逝世时的年龄数是他出生年份数的,这位学者在1955年主持学术会议时是多少岁?
思维点拨 由题意,出生年份数应是29的倍数,又因为他在1955年主持过会议,因此出生的年份应小于1955.可以把小于1955且是29的倍数的数列举出来:1943,1914,1885,1856,…,可以分析出生在1885年或1943年均不合理.只有出生在1914年才符合事实.
例4 甲、乙、丙、丁四人进行有趣的会谈,用了汉、英、德、俄四种语言.情况如下:
(1)甲、乙、丙各会两种语言,丁只会一种语言;
(2)有一种语言,四人中有三人都会;
(3)甲会俄语,丁不会俄语,乙不会英语;
(4)甲与丙、丙与丁不能直接交谈,乙与丙可以直接交谈;
(5)没有人既会俄语,又会德语.
问甲、乙、丙、丁各会何种语言.
思维点拨 这是条件比较复杂的问题,应使用列表法进行分析推理,这样有助于解题,列表格时,在肯定的一格打“√”在否定的一格打“×”.
例5 已知在每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这6个数,并且任意两个相对的面上所写的两个数的和都等于7,现在把5个这样的正方体一个挨着一个地连接起来(如图),在紧挨着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数之和都等于8,那么图中打“?”的这个面上所写的数是几?
思维点拨 根据题意容易推出1的对面是6,挨着6的面是2;2的对面是5,挨着5的面是3;3的对面是4,6的对面是1.因此第3个正方体左右两面只能是2与5.到底左端是2还是5呢?我们不妨作出假设.
假设左端是5,则其对面是2,挨着2的面是6,6的对面是1,挨着1的面(最右边一块的左面)就应该是7,与题意不符.所以最左端只能是2,2的对面是5,挨着5的面是3,3的对面是4,挨着4的面是4,4的对面是3.
例6 有一次数学竞赛,共有6道题,均是是非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答对得2分,不答得1分,答错得0分,王、张、赵、杨的答案如下表,杨得了多少分?
思维点拨 由得分情况及答题数量知,张对4道,错1道,未答1道,王、赵各对3道,错2道,未答1道,因为王、张有3道的答案不同,且王、张共错3道,所以两人的错题只能是(3)(4)(6)3道题,由此得到剩下3题的正确答案:(1)×,(2)√,(5)√.比较知赵的答案,(2)(5)题错,其余已答的题都对,得(3)×,(4)√.因为张只错1道,(4)题已错,故(6)题正确,故(6)×,对照正确答案,杨对4道,错2道,得8分.
●课内练习
1.某校运动会上,A,B,C,D,E,F六人参加百米决赛,对于谁是冠军,甲、乙、丙、丁四人有以下猜测:
甲说:冠军不是A就是B.
乙说:冠军不是C.
丙说:D,E,F都不可能是冠军.
丁说:冠军是D,E,F中的一人,
比赛结果是,这四人中只有一人的猜测是正确的.请你判断谁得了冠军.
2.如下图,3块正方体按同样的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6种颜色.请你判断黄、白、红的对面分别涂什么颜色.
(1) (2) (3)
3.刘强、马明、李刚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不许搭档,
第一场:刘强和小丽对李刚和小英.
第二场:李刚和小红对刘强和马明的妹妹.
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
4.小秋的书架上有一些书,其中是故事书,是文艺书,书的本数在100~150之间,他有多少本书?
5.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上,每一面都有一个数,位于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都等于13.小张能看到顶面和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之和是18.小李能看到顶面和另外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之和是24.那么挨着桌子这个面的数是多少?
6.A,B,C,D,E五入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那么D的得分是多少?
●课外作业
1.甲、乙、丙三人进行跑步比赛.A,B,C三人对比赛结果进行预测.
A说:“甲肯定是第一名.”
B说:“甲不是最后一名.”
C说:“甲肯定不是第一名.”
其中只有一人对比赛结果的预测是对的.是谁预测对了?
2.下图是标有1,2,3,4,5,6数字的同一正方体的三种不同摆法,求三个正方体朝左那一面的数字之积是多少.
(1) (2) (3)
3.甲、乙、丙在南京、上海、北京工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工人、记者、教师.现在知道:
(1)甲不在南京工作;
(2)乙不在上海工作;
(3)在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
(4)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
(5)乙不是记者.
三人各在什么地方工作?各是什么职业?
4.小糊涂对小博士说:“我想把54个围棋子放进10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有围棋子,且每个盒子中的棋子数各不相同.”小博士听了,笑着说:“小糊涂你又糊涂了,你说的情况根本办不到.”小博士为什么能判断出这种情况根本办不到?
5.下面的图是飞行棋的一颗骰子,根据图中A,B,C三种状态显示的数字,请你推出“?”处的点数是几.
A B C
6.甲、乙、丙三名同学参加了一次标准化考试,试题共10道,都是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道题1分,满分为10分,他们的答卷如下表:
成绩公布后,三人都得7分,请你给出各题的正确答案.
7.甲说:“我13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
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是16岁”,
丙说:“我比甲年龄小,甲14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误的.请你确定甲、乙、丙三人的年龄.
8.A,B,C,D四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之间都要赛一场,结果A胜了D,并且A,B,C三人胜的场数相同,问D胜了几场.
9.六(1)班共44人,从A,B,C,D,E5名候选人中选举班长,A得票23张,B得票占第2位,C,D两人得票相同,E得票最少,得4票.那么B得票多少张?
10.已知,,是3个最简真分数,A,B,C都是自然数,如果每个分数的分子都加上A,分母保持不变,得到的3个新数之和等于2,那么A,B,C各为多少?
你知道吗
1918年,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B.A.W.Xusse11,1872~1970)引述了一个悖论.
据说从前有一个村,规定理发师的职责是“专为村上所有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而且只给这样的人刮胡子.”
按照这个规定,理发师可不可以自己刮胡子呢?理发师陷入了自相矛盾的窘境:刮也好,不刮也好,都违反规定!
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论、概念,数学上叫做“悖论”,上面所说的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
第2讲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运用方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很多稍复杂的应用题,特别是需要逆向思维的题,运用算术方法解答有一定的困难,列方程解答就比较容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地设立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例1 六(1)班有58人,六(2)班有26人,从六(1)班调多少人到六(2)班,才能使六(2)班人数比六(1)班人数的2倍少9人?
思维点拨 我们可以设从六(1)班调x人到六(2)班,那么,调动后六(1)班有(58-x)人,六(2)班则有(26+x)人.再根据调动后“六(2)班人数比六(1)班人数的2倍少9人”这个条件,就可以列出方程:26+x=2(58-x)-9.
例2 有甲、乙、丙三个数,乙数是甲数的5倍,丙数比乙数少4,且三个数的和是95,求这三个数,
思维点拨 这道题中有三个未知量,根据数量关系,设甲数为x,则乙为5x,丙为5x-4,再根据三个数的和为95,就可以列出方程了.
例3 光明小学体育器材室里,足球的个数是排球的2倍.体育课上,每班借8个足球,5个排球,排球借完时,足球还有48个.体育器材室原有足球、排球各多少个?
思维点拨 我们如果设原有排球x个,则原有足球2x个,借出的足球有(2x-48)个.用借出的球数除以每班借的球数就得到班级数,即班级数可以表示为(T÷5),也可以表示为(21,-48)÷8,即可得方程x÷5=(2x-48)÷8,这个方程解起来比较麻烦.如果我们设光明小学有x个班,则排球数为5x,足球个数为( 8x+48),再根据“足球个数是排球的2倍”就可以列出方程:5x×2=8x+48.
例4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1,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扩大到4倍,个位上的数字减去2,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大58,求原来的两位数.
思维点拨 要求原来的两位数,就
要先求出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如果设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x,则十位上的数字是(x-1),原来这个两位数是10×(x-1)+x,把十位数字扩大到4倍,是4(x-1),个位上的数字减去2,是(x-2),现在的两位数为10×4(x-1)+(x-2),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例5 有—个水池,第一次放出全部水,第二次放出40立方米,第三次又放出剩下水的,池里还剩水56立方米,全池蓄水多少立方米?
思维点拨 如果用x表示全池的蓄水量,那么第一次放出的水应为x,第二次放出的水是40立方米,第三次放出的水应是剩下的水的(x-x-40)×.有这样的等量关系:第一次放水量+第二次放水量+第三次放水量+剩余水量=全池蓄水量.
例6 两座粮仓,甲仓装粮食100吨,如果从乙仓中运出放到甲仓,这时,乙仓的粮食比甲仓少.求乙仓原有粮食多少吨?
思维点拨 设乙仓原有x吨粮食.运出x吨给甲仓,甲仓就有(100+x)吨,乙仓只剩下x吨,再根据“这时乙仓比甲仓少”这个条件,就可以列出方程了.
●课内练习
1.甲仓有86吨货物,乙仓有42吨货物,从甲仓运多少吨货物到乙仓,才能使乙仓的货物比甲仓的2倍还少4吨?
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112,丙数比乙数多4,乙数是甲数的4倍,求这三个数.
3.某小学图书馆里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活动课上,每班借7本科技书,5本故事书,故事书借完时,科技书还剩96本,图书馆里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8,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数比原来的数大54,求原来的两位数.
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第二小时行了80千米,第三小时行了剩下的,这时距乙地还有10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仓有货物52吨,从乙仓运出到甲仓,这时乙仓比甲仓多,求乙仓原有货物多少吨.
●课外作业
1.甲布袋有280个玻璃球,乙布袋有40个玻璃球,从甲布袋取多少个放入乙布袋,才能使甲布袋的玻璃球比乙布袋的2倍还多35个?
2.希望小学的六年级有三个班,共有153人.六(1)班人数是六(3)班的1.12倍,六(2)班比六(3)班少3人,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3.布袋里有红球和黄球若干个,红球比黄球的3倍多6个,若每次取出8个红球和4个黄球,当黄球正好取完时,红球还剩30个,袋子里原有红球、黄球各多少个?
4.一个六位数的左边第一位数字是1.如果把这个数字移到最右边,那么所得的六位数是原数的3倍,求原数.
5.两个集镇之间的公路除了上坡就是下坡,没有平路,客车上坡的速度保持为每小时
15千米,下坡则保持为每小时30千米.现知客车在两地之间往返一次,需在路上行驶
6小时,求两地之间的距离.
6.甲、乙两班各有一个图书室,共有303本书,已知甲班图书的和乙班图书的合在一起是95本.那么甲班图书有多少本?
7.西红柿和黄瓜共有180千克,西红柿的3倍比黄瓜的2倍少10千克,西红柿和黄瓜
各多少千克?
8.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比第二个正方形边长的2倍多1厘米,它们的周长之和是88厘米,它们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9.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218,已知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都是商3余2,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10.甲、乙、丙、丁四人共做零件265个,如果甲多做15个,乙少做5个,丙做的个数乘以2,丁做的个数除以3,那么四个人做的零件数恰好相等,问:丙做了多少?
你知道吗
列方程解应用题比阐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明显的优越性,即简单、快捷、正确.
什么叫方程呢?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把这个砉知数求出来,就叫做解方程.方程中的未知43通常都用x,y,x来表示,这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儿(R.Descaxtes,1596~1650)倡导使用的,常用a,b,c等表示已知量,用x,y,z等表示未知置.
第3讲 巧计算
在做分数计算题时,一般的分数计算题,只要能正确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法则及定律,都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有些稍难的分数计算题,若按常规的方法计算会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又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某些特殊的运算技巧,合理选择巧妙的方法使运算简便,从而节省时间,提高运算速度和解题的正确率.
例1 计算: -.
思维点拨 用一般的通分方法计算可以算出结果,但实在是太麻烦了.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括号内都有,我们可以先把它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使运算简化.
例2 计算:.
思维点拨 我们先仔细观察每个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1,分母都可分解为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于是每个分数都可拆分成两个分数的差:
,,
,.
例3 计算:.
思维点拨 仔细观察后很容易发现,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2,而分母都是两个相邻奇数的乘积,并且分子恰好等于分母的两个相邻奇数的差,则有,, ,,.
例4 计算:.
思维点拨 仔细观察后很容易发现,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而分母是两个差为3的自然数组成的乘积形式.我们可以将写成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把提取出来,就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了.
例5 计算:.
思维点拨 本题先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将各分数的分母化简,再运用其他公式计算.
例6 计算:.
思维点拨 仔细观察本题的特一点,每一个分数总是其后一个相邻分数的2倍.据此特点可设原式为A,将A扩大2倍后得到2A=,再用2A-A,便可以得到A的值了.
●课内练习
1.计算:.
2.计算:.
3.计算:.
4.计算:
5.计算:
6.计算:
●课外作业
1.计算:.
2.计算:.
3.计算:
4.计算:1-----
5. 计算: 1----…-
6.计算:
7.计算:.
8.计算:(3+5+7+9)÷(1+2+3+4).
9.计算: .
10.计算: .
你知道吗
传说德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和天文学家高斯(C.F.Gauss,1777~1855)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数学才能,他在10岁的那年还在读小学,一次老师出了一道1+2+3+…+100=?的数学题目,老师刚说完,高斯就能答出等于5050.令同伴们都惊讶不已!
高斯不仅喜欢数学,还非常喜欢古代语,他在大学一年级发明了二次互反律,二年级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高斯的数学成就遍及数学的各个领域,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高斯还在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作出许多重要贡献.
第4讲 估算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及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许多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算出绝对精确的结果,这时,只需估算一个大致结果就可以了,估算常常运用取近似值、放与缩等技巧进行快速、近似的计算,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这种算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例1 试用估算法检验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534×=543
思维点拨 因为一个因数小于1,所以积应小于另一个因数,而543大于534,所以计算错误.
例2 某校六年级三个班举行一次数学考试,六(1)班43人,平均分是81分,六(2)班46人,平均分是83分,六(3)班43人,平均分是85分,这三个班每人的平均分是( )分.
A.81 B.82 C.83 D.85
思维点拨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三个班每人的平均分既不能低于或等于81分,也不能高于或等于85分,所以答案A,D都是错误的,因为六(1)班和六(3)班都是43人,若从六(3)班每个同学中取2分补给六(1)班的每个同学,平均分正好是83分,又与六(2)班的平均分相同,所以应选C.
例3 计算7.8+7.98+7.998+···+7.9999999998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思维点拨 这道题有10个加数,分别是7.8,7.98,7.998,…,7.9999999998,从十分位起依次多一个9,两个9……九个9,把这十个数加起来,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再确定整数部分是多少,但这样太烦琐了.实际上,和的整数部分只与十个数的个位、十分位、百分位上各数的和有关,而与百分位以下各位上的数的和没有太多关系,这样就可以减少计算的次数而得出和的整数部分.
例4 求下式的整数部分:
.
思维点拨 先确定分母部分最小不小于几,最大不大于几,便可确定分母部分的值的范围.若这个范围很小,就能算出该式的整数部分,因为分母部分一定比10个小,一定比10个大,从而可以得到该算式的值在200到200.9之间,从而得出该算式整数部分的确定值.
例5 一个四位数66能被134整除,求这个四位数除以134的商,
思维点拨 原四位数一定在6006到6996之间,容易求出商的范围,再利用整除性求出这个商.
例6 ,都是真分数,且+≈1.38,那么= .
思维点拨 先用不等式估计+的大小,列出不定方程,从而求出整数解.
●课内练习
1.试用估算法检验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2054×1=2036
2.某校六年级三个班举行一次数学考试.五(1)班41人,平均分是82分;五(2)班44人,平均分是83分;五(3)班41人,平均分是84分,这三个班每人的数学平均分是( )分.
A.82 B.84 C.83 D.83.5
3.求4.5+4.65+4.665+…+4.6666666665的整数部分.
4.求的整数部分.
5.求40÷(0.40+0.41+0.42+…+0.59)的商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6.下式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计算得到的三个真分数的和,十十≈1.35,
那么,三个自然数a=( ),b=( ),c=( ).
●课外作业
1.试用估算法检验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0.865×5.43=4.6375
2.某车间加工一种机器零件,4人6小时能加工104个,照这样计算,10人加工260个零件,需要( )小时.
A.6 B.7 C.8 D.10
3.设A=,求A的整数部分.
4.求的整数部分.
5.求10÷70+11÷71+12÷72+…+20÷80的整数部分.
6.有一个算式≈1.71,,算式左边方框里都是整数,右边答案是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求算式中方框里的整数分别是多少.
7.六(1)班共44名学生,A,B,C,D,E五名同学竞选班长.已知A得票最多,得23票,B第二名,C,D,E分别为三、四、五名,E得3票,问B最多得几票.
8.三个真分数≈1.35,那么x,y,y各是多少?
9.比较两式45678÷12345和56789÷23456的大小.
10.求的整数部分.
你知道吗
德国数学家高斯10岁的时候就能很快地算出1+2+3+…+100=5050.那么
1+2+3+…+98+99+100+99+98+97+…+4+3+2+1=?
你能很快算出来吗?宁宁能很快算出来,答案是10000,因为他记住了一个速算的方法.
请看: 1+2+1=4=22
1+2+3+2+1=9=32
1+2+3+4+3+2+1=16=42
…
刚有公式: 1+2+3+…+(n-1)+n+(n-1)+…+3+2+1=n2.
再看上面那道题目,它的答案就是1002=10000.
如果你记住了这个方法,那么你也能很快地算出这种类型的题目的答案了.
第5讲 最大与最小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关最大、最小、最多、最少等问题,我们把这炎问题统称为最大与最小问题.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题目复杂,大多数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去分析、判断、推理,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1 下面是一个乘法算式.问:当乘积最大时所填的六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思维点拨 从算式看,积是三位数,最大可是999.又一个因数是5,所以积是5的倍数,从而积最大只能是995.根据积与一个因数,就能求出另一个因数,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2 把16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再求出这些自然数的乘积,要使得乘积尽可能大,问:这个乘积是多少?
思维点拨 要想使拆成的几个自然数乘积最大,拆成的个数要尽可能多且不含1,不宜大于4,例如5,可再拆成2和3,因为2×3>5,因此,所拆成的数大于4的应再拆.还有,拆成的数中2的个数不宜多于2个,若多于2个,比如3个2,因为2+2+2=6,而6=3+3,3×3>2×2×2,因此应尽量多拆出3来,这样可将16拆成4个3和2个2,即16=3+3+3+3+2+2.此时乘积最大为3×3×3×3×2×2=324.
例3 某人有一个长20米的铁丝网,他想借围墙做一面,用这个铁丝网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并使这块菜地的面积尽可能地大,问:这个菜地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思维点拨 因为菜地四周有三面用这个铁丝网围起来,另一面借助于已有的围墙,要使这个菜地的面积最大,即使得长与宽的乘积最大.注意长与两个宽的和等于铁丝网的长度20米,为定值.当长与宽的乘积最大时,长与2倍的宽乘积也最大,反之亦对,于是问题转化为:当长与2倍宽的和为定值,即20米时,长=2倍的宽=10米,乘积最大,即长为10米、宽为5米时乘积最大.
例4 从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中,选出五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五位数,使它能被3,5,7和13整除,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思维点拨 要使这个五位数能被3,5,7和13整除,可知这个五位数是3,5,7,13的公倍数.因为3,5,7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3×5×7×13=1365,这个五位数中1365的最大倍数是1365×73=99645,但99645中有两个9重复,不符合题意,因而可将这个99645逐个减少1365,直至找出符合题意的五位数.
例5 从1,2,3,…,1993,1994这些自然数中,最多可以取多少个数,才能使其中每两个数的差不等于4?
思维点拨 我们设法将这些自然数分组,使得每组中两数的差为4.由此,同组的两数中至多取出一个数,从而给出所能取出的数的个数的上界,再设法取出这些确定的数,说明这个数是可以达到的.
例6 和平小学有若干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名学生的得分都是整数.已知参赛学生的总分为3063分,且前三名的分数分别是90,85,80,最低分数是50分,又已知前三名没有得分相同的学生,其他每个分数,得分相同的学生不超过4人,问:至少有多少学生不低于60分(包括前三名)?
思维点拨 因为问的是得60分以上的至少有多少人,那么,我们应该让得60分以下的人尽可能地多,得60分以下的人最多可得(50+51+52+53+54+55+56+57+58+59)×4=2180(分),60分以上80分以下的人共得分:3063-( 90+85+80+2180)=628(分).
显然,得这628分的若干人应该是人数最少.628=79×4+78×4,这样,我们可以求出不低于60分的同学至少有4+4+3=11(人).
●课内练习
1.两个非零自然数相除商是126,余数是36,问:被除数最小是多少?
2.将17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并使这些自然数的乘积最大,最大的积是多少?
3.用长为40米的竹篱笆围成一块长方形菜地,其中一面靠墙,为使菜地面积最大,应怎样分配长与宽?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个位上的数字是4,且能被3整除的六位数有多少个?最大的六位数是多少?
5.从1,2,3,…,2002中最多可以取多少个数,使得其中任意两个数之差都不等于5?
6.一次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6名同学在这次考试中乇均得分是91分,这6名同学的得分互不相同,其中有1名同学仅得65分.那么,得分排在第3名的同学至少得多少分?
●课外作业
1.下面算式中的两个方框内应填什么数,才能使这道整数除法题的余数最大?
÷25=109……
2.将30分成若干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的和,且使这些自然数的乘积最大,该乘积是多少?
3.有一块菜地长35米,宽25米,菜地中间留了1米的路,路把菜地分成四块(如图),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4.今有一队学生(300人以内),如果每9人排成一列,最后余下4人,如果每7人排成一列,最后余下3人,问:这队学生最少有多少人?最多有多少人?
5.从4,8,12,16,…,76这列数中,任取11个数,至少有两个数的差为36,请你说明这是为什么.
6.五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04分,每人得分互不相等,并且其中得分最高的选手得90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多少分,至多得多少分?(每名选手的得分都是整数)
7.一个三位数除以43,商是a,余数是b(a,b均为整数),求a+b的最大值是多少.
8.如果8个人的平均年龄是48岁,已知在8人中没有人大于51岁,又知最多能有3个人的年龄相同,那么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
9.一个布袋中有35个同样大小的球,其中白色球、黄色球和红色球各10个,另外还有3个蓝色球、2个绿色球.一次至少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取出的球中至少有4个是同色的?
10.5名选手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412分,每人得分互不相等,并且其中最高得分为90分.那么得分最少的选手至少得多少分,至多得多少分?(得分都是整数)
你知道吗
为什么油桶、水箱等装液体的容器六都做成圆柱形的?这里有数学方面的道理,设圆柱形的底面半径是r.高为h.可以做成2r<h,2r>h,2r=h三种形状的圆柱形容器,使用哪一种形状用料最省呢?也就是上、下底面积和侧面积之和最小.经过计算可以知道,当h=2r时,即取底面圆的直径和高相等时,用料最省,
如果容器做成球形,则比做成圆柱形还要省料,但是球形容器容易滚动,很不稳定,而
且盖子也难做好,做成球形虽然省料,但不实用,所以一般都不做成球的形状.
第6讲 分数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的基本类型有三种: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到单位“1”,建立对应关系.
例1 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思维点拨 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类型的分数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看谁和单位“1”比,就用谁除以单位“1”,本题是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所以是用“乙数比甲数少的”除以甲数.
例2 小明看一本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还多16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少2页,全书有144页.小明这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思维点拨 此题的单位“1”是全书的页数,已经告诉我们全书有144页,所以这道题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类型.
例3 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40页,第三天看的页数是前两天看的总数的,这时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问:全书共有多少页?
思维点拨 第三天看的页数是前两天看的总数的,就是指第三天看的页数是全书的×加上40页的,由此可知,已知数量(40+40×)的对应分率是(1--×-).
例4 甲、乙两数之和是27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思维点拨 题中有甲数、乙数两个单位“1”,需统一单位“1”.把甲数看做单位“1”,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即甲数的.这样与和270相对应的具体分率是1+,由此可求出单位“1”.
例5 向前小学六年级有学生480人,其中女生占,后来转来了一些女生,这样女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转来的女生有多少人?
思维点拨 在本题中,女生人数、六年级总人数都发生了变化,但男生人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可抓住男生人数这个不变量求出后来的总人数,从而推出转来的女生人数,
例6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买来红气球和黄气球共200个,红气球的比黄气球的多14个.学校买来红气球和黄气球各多少个?
思维点拨 设学校买来红气球1个,黄气球就有(200-x)个,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红气球的比黄气球的多14个”,可以列出下面的等量关系式:红气球的-黄气球的=14.
●课内练习
1.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2.一堆煤1050吨,一季度烧了还多10吨,二季度烧了原总煤量的少5吨,还剩多少吨?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50千米,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第三小时行的是前两小时行的总和的,这时还剩下全程的,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小华和小红共有910元存款,小华存款的和小红存款的相等,她们俩入各有存款多少元?
5.某校六(2)班有48人,女生占,转走几名女生后,女生,转走了几名女生?
6.师徒两人合作加工400个零件,师傅加工的比徒弟加工的还多8个,师徒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
●课外作业
1.六(1)班星期二这天出勤39人,缺勤1人,求六(1)班这天的出勤率.
2.甲、乙两城相距960千米,自行车队从甲城出发去乙城,第一天行了全程的多15千米,第二天行了全程的多20千米,第三天行了全程的.自行车队三天共行了多少千米?
3.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40个,第二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第三天加工的比前两天加工的总和的还多20个,这时还剩下这批零件的没有加工,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4.甲、乙两个仓库共有510吨货物,从甲仓运走,从乙仓运走后,两仓库剩下的货物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原有货物各多少吨?
5.数学兴趣小组中,女生人数占,后来又有8名女同学参加,这时,女生人数占数学兴趣小组人数的,求这个数学兴趣小组现在共有多少人.
6.王伟和李刚共有800元存款,王伟取出自己存款的,李刚取出自己存款的,这时两人还共有存款170元,王伟和李刚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
7.红山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和语文竞赛,参加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参加语文竞赛的占竞赛人数的,参加数学竞赛的占竞赛人数的,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全年级共有多少人?
8.甲、乙、丙、丁四人共有存款若干,其中甲有480元,乙的存款是其余三人的,丙的存款是其余三人的,丁的存款是其余三人的,甲、乙、丙、丁四人共有存款多少元?
9.有一家粮店运进一批大米,第一天卖出总量的,第二天卖出总量的,第三天卖出剩下的,此时只剩下100千克,问:原运进大米多少?
10.有一个水池,第一天放出全部水的,第二天放出40立方米,第三天放出全部水的,此时水池中还有水56立方米,试问:这个水池一共有水多少?
你知道吗
关于乘法的记号.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乘法运算,我国古代就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在西方还出现过格子
乘法,乘法的记号“×”是1631年由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 W.Oughtxed,1574~1660)倡用的,由于容易和拉丁字母“x”相混,17世纪丰经莱布尼兹(G.W.1eibnix,1646~1716,德国数学家)提出改阐“·”.在我国,这两种记号都采用,数字的乘法用记号“×”,而数字和字母相乘或是字母之间相乘,则用记号“·”或省略不写.
第7讲 百分数应用题
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百分数问题,如溶液的质量分数问题、商品的打折出售、利润率的计算、储蓄的利息等,其中常用的数量关系有:
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