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步趋于淡化,以班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工作渠道的情况也在逐步改变。而学生公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高校公寓管理社会化管理以来,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寓管理社会化管理以来,对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体会,就当前新形势下,面对产生的新问题,如何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管理模式,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一、公寓管理社会化带来的新问题
在目前公寓管理社会化的模式下,尽管学生依然居住在校园环境中,部分管理人员可能还是原来学校的职工,但学生公寓日常工作的管理主体已由学校的某个部门改为社会化的公司——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由过去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无偿服务也将转变为有偿服务,由此而带来了学生思想观念上、学校管理部门上的改变和想法。
问题一:学生的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在增强,要求服务的内容走向高层次
一直以来,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始终处于一种被管理的地位,学校于学生之间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政管理关系,教育被当作一种管理活动来看待。如今,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不仅是一种管理活动,也是一种消费,大学生也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也是一名消费者。学校不仅每年要向学生收取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而且还要学生缴纳数百至上千元的公寓费。高校公寓管理社会化使学生的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在增强,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他们要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想法越来越强,越来越普遍,要求服务的内容体现高层次,具有既重视物质又重精神的特点。物业公司如何才能在管理和服务中明确权责关系、更好地做好服务,进而实现管理、服务、育人三位一体,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问题二:管理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困难
在去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很明显,他们这些人都不是公寓管理人员。而公寓管理人员除了高层领导外,和同学们往日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公寓里的楼长及值班人员,而这些服务人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而且多数人是来自外地的农民工加上又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服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只充当了“看门人”的角色,远远不能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这个就给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问题三:一段时期内,公寓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出现一定的软化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高校公寓管理服务既然实行社会化了,公寓内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用不着学校再去管了;也有的思政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并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就不可能保证行动上的一致,就有可能出现工作上的被动。因而在高校公寓管理社会化刚起步的一段时间内,公寓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出现了一定的软化。我们曾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向许多同学做过调查,不少同学认为辅导员、班主任进入宿舍的频率明显比以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的频率降低了,再加上物业公司公寓管理部门与各学院(系)的联系不如以前紧密,因此在公寓中发生的许多问题,也很难得到及时的解决及处理。
问题四:公寓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缺乏统一的安排,不能真正融入校园文明建设中
在高校公寓管理社会化以前,许多高校的公寓管理由学校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而公寓文化建设也都是由学校按照校园文明建设统一安排,他们的公寓文化建设虽然在形式上存在单一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融入校园文明建设之中。社会化后,许多高校的公寓文化建设由物业公司按照校园文明建设方案负责展开,文化建设活动中加入了很多社会化的元素,但由于整个文化建设的方案及经费完全由物业公司单方面负责,往往导致公寓文化建设规模小,声势小,对同学的影响小,难以起到实际的作用。
二、公寓管理社会化新问题的对策
物业公司做高校公寓管理有着他的特殊性,他一方面要做好管理,另一方面要做好服务,此外,他更承担着在管理与服务之余实现育人这一功能,做到管理、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面对新问题来实现育人这一功能呢?主要还需物业公司在做好对物的管理和为人的服务的同时,实现管理与服务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
1.优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
公寓管理程序上的优化主要需在公寓管理的法制化和民主化上做文章。法制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公寓管理部门与每个住校学生之间的权利及义务问题,具体做法如建立各种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与每个住校学生签定住宿协议等等。这样,管理上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而随着学生法制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知识、情感、信息、文化和精神生活表现出的强烈欲望,决定了他们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设施来满足。如何来满足他们、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服务?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用民主化的管理。民主化管理就是在学生公寓楼内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干部,组成自发性的群众组织——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赋予他们从事公寓管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让他们参与各种公约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具体负责公寓文化建设的设计、开展和实施等工作。这样的一个来源于广大同学、最了解公寓的真实情况的组织,他们在工作上最具代表性、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体系中,充分唤起广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真正达到了管理的主客体统一。这样的一个统一,使得物业公司公寓管理部门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赢得同学的满意,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2.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服务质量
物业公司要做好社会化后的高校公寓管理就必须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物业公司一方面要加大在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投入,从大专院校招聘一批既懂得一定的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又乐于为同学服务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加强对物业管理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使之能与住校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满足他们一些生活需要、心理指导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现代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服务质量,达到育人的目的。
3. 设立公寓思政辅导员,建立网络宣传沟通平台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决不能推给其它单位。所以学校应该主动出击联系物业公司做好相关工作,并选拔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年轻教师进驻学生公寓担任公寓思政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负责具体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负责了解学生公寓里学生的思政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公司做出相应处理或汇报给学校处理。此外,对进驻学生公寓的思政辅导员要建立并强化激励机制,学校应联系物业公司一起对思政辅导员在学生公寓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以更好的推进公寓思政工作的开展与强化。
思政教育虽不是物业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但公寓里学生思政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一些运做,所以,物业公司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也应积极想方设法加强与学校、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现在的大学生正在步如以网络为主体的“数字化生活”时代,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物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建立自己的宣传沟通平台,加强与学生、与各院的沟通,避免在公寓管理、服务上出现的信息真空。此外还可设立BBS论坛,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他们的问题。而物业公司则应积极联系校方相关思政人员一起参与到学生的各种讨论中去,并应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处理。这样的一个与校方一起与学生的交流、回答、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做好了管理,又加强了与校方的联系,还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质量,同时也实现了管理、服务、育人三位一体。
4. 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推进校园文明建设进公寓
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的重要场所,又是大学生思想、精神交流沟通的会合地。学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而寝室风气、寝室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学生的成长,所以寝室的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再则,根据当今青年学生的特点,公寓文化建设必须要强调广泛性和互动性,要充分以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载体,活动涉及的面要宽,要覆盖学习型、生活型、娱乐型、体育型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调动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参与到公寓的文化建设上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公寓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融入公寓文化的创建活动之中,也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发挥了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让同学们真正地受到教育,真正地成长成才。物业公司在每年常规的做这些工作、搞这些活动的同时,更应积极地推行与学校一起联合搞公寓文化节,把营造育人环境及推进校园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集中性的与学校一起办好、办大,扩大影响力,更好的使活动发挥出他自己本身所应具有的最大意义。
2005年4月完稿于湖州南浔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