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文:课堂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
课堂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今天的错正是为了以后不再出错.钱学森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的正确结果的宝座."可见,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而是要发挥老师的引和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互动在不断纠错中不断进步.
一、分析差错,了解学生知识缺陷。学生差错是难得的教学资源。通过分析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利改革教学,提高效果。比如,上数学课,在一次让学生判断时,有些学生对136是否是百位数,弄混了,不少学生填√。老师就可从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位和位数分不清。要强化辨识。还有,在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学生最容易错的就是像356×101这一类简便计算题了。学生最容易错为:356×100+1.老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强调要用相同项乘以每一项。
二、善待差错,尊重学生呵护童真。学生首先是人,是人都有尊严,都希望得到尊重。那怕错了也有错的原因,如果横加批评指责或讥笑,那么他从此或许就不再参与课堂的互动了。因为你把他仅有的自尊和自信一扫而空了。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我通常是不动声色。只是让其他同学说不同意见,然后让其自己比较作出判断,认识自己错在何处,自我纠正要比别人强加改正好多了。学生一般对几何空间图形都比较抽象。在一次解“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40米,一块长方形草地长60米,宽30米。问:正方形地的面积比草地面积小多少平方米?”时,有几个同学都是前半步知道用边长乘边长求面积,后半步却成了长加宽括号乘2求周长了。我看了虽很生气。但还是耐心地问:“题中求什么?”“正方形地比长方形地的面积少多少?”“那么长加宽括号乘2表示什么呢?”这一来他们自己发现错了。这样改过来要比老师强行纠正好多了。因为他们已知道为什么错了。
正因为老师呵护了他们的童真,保护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激情。所以差错反而使课堂互动更自觉更普遍更见真情。
论文:课堂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
课堂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今天的错正是为了以后不再出错.钱学森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的正确结果的宝座."可见,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而是要发挥老师的引和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互动在不断纠错中不断进步.
一、分析差错,了解学生知识缺陷。学生差错是难得的教学资源。通过分析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利改革教学,提高效果。比如,上数学课,在一次让学生判断时,有些学生对136是否是百位数,弄混了,不少学生填√。老师就可从中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位和位数分不清。要强化辨识。还有,在乘法分配律应用中学生最容易错的就是像356×101这一类简便计算题了。学生最容易错为:356×100+1.老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强调要用相同项乘以每一项。
二、善待差错,尊重学生呵护童真。学生首先是人,是人都有尊严,都希望得到尊重。那怕错了也有错的原因,如果横加批评指责或讥笑,那么他从此或许就不再参与课堂的互动了。因为你把他仅有的自尊和自信一扫而空了。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我通常是不动声色。只是让其他同学说不同意见,然后让其自己比较作出判断,认识自己错在何处,自我纠正要比别人强加改正好多了。学生一般对几何空间图形都比较抽象。在一次解“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40米,一块长方形草地长60米,宽30米。问:正方形地的面积比草地面积小多少平方米?”时,有几个同学都是前半步知道用边长乘边长求面积,后半步却成了长加宽括号乘2求周长了。我看了虽很生气。但还是耐心地问:“题中求什么?”“正方形地比长方形地的面积少多少?”“那么长加宽括号乘2表示什么呢?”这一来他们自己发现错了。这样改过来要比老师强行纠正好多了。因为他们已知道为什么错了。
正因为老师呵护了他们的童真,保护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激情。所以差错反而使课堂互动更自觉更普遍更见真情。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