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导数复习
[教学方法]
1.采用“学案导学”方式进行教学。
2.讨论法、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流程]:独立完成基础回顾,合作交流纠错,老师点评;然后通过题目落实双基,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常用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应用理解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导数的定义,导数在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证明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航(大屏幕给出):1.复习巩固导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常用函数的导数
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二、基础回顾
第一步:自主复习,学生用6分钟时间利用《学案》将以下基础知识填完
1、导数的概念:对于函数y=f(x),如果自变量x在x0处有增量△x,那么函数y相应的有增量 = ;比值 叫做函数y=f(x)在x0到x0+△x之间的 ,
当△x→0时,有极限,就说y=f(x)在点x0处 ,并把这个极限叫做f(x) 在点x0的导数(瞬时变化率),记作 或 ,
当x变化时,f ¢ (x)便是x的一个函数,称之为f(x)的导函数(简称导数),记
f ¢ (x)=y ¢=
2、用定义求导数的一般步骤:(1)求函数的增量△y= (2) 求平均变化率
(3)取极限,得导数f ¢ (x)=
3、导数的几何意义:f ¢ (x0)是曲线y=f(x)在点P(x0,f (x0))处的切线的 即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C¢= (xn) ¢= (sinx) ¢= (cosx) ¢=
(ex) ¢= (ax) ¢= (lnx) ¢= (logax) ¢=
5、导数的四则运算 若y=f(x),y=g(x) 的导数存在,则
[f(x) ± g(x)] ¢= [f(x) g(x)] ¢= []¢=
6、复合函数y=f(g(x))(其中u= g(x))的导数yx¢=
7、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如下关系:在开区间(a,b)内,如果 ,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 ,如果 ,那么函数在这个区间内 ,反之?
求可导函数y=f(x) 的单调区间的步骤:(1)求f ¢ (x) (2)解不等式f ¢ (x)>0(或f ¢ (x)<0)
(3)确认并写出单调区间
8、极值: 设函数f(x)在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附近所有的x都有 ,则称f (x0)是f(x)的一个极大值;如果对x0附近所有的x都有 ,则称f (x0)是f(x)的一个极小值。
可导函数点x0处的导数为0是f(x)在x0处取得极值的 条件
9、求函数y=f(x) 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方程f ¢ (x)=0
(3)解不等式f ¢ (x)>0(或f ¢ (x)<0)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域分成若干小开区间
(4)判断 f ¢ (x)=0的根的两侧f ¢ (x)的符号,确定是否为极大值、极小值。
10、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函数f(x)必有 和
求在闭区间 [a,b]上的连续函数y=f(x)最值的步骤:(1)
(2)
第二步:合作学习,分组交流,解决知识漏洞及疑难点(老师注意发现学生的问题)
第三步:老师点评:老师根据情况有重点的进行知识讲评(大屏幕显示)
三、巩固练习
1、 函数f(x)可导,则=
2、 已知f(x)=x2+2x f ¢ (0),则f ¢ (2) =
3、 函数f(x)=x3-2x2+x-6的单调区间为
4、 求导① (-)¢= ② (3x) ¢= ③ (tanx) ¢=
④ [sin3(x+) ]¢= ⑤[cos(1-2x)lnx]¢=
5、函数f(x)=ax3+x-2在(-∞,+∞)上为单调函数,则a∈
四、探究提高:(两个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他同学做在学案上)
1、当常数k为何值时,直线y=x才能与函数y=x2+k相切?并求出切点。
1、 已知x>1,求证:x>ln(1+x)
针对学生出现问题老师讲评(大屏幕给出答案)
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给出本节知识总结
六、应用拓展(课后完成)
1、已知函数¦(x)=2ax―x3,xÎ(0,1], a>0
(1) 若f(x)在xÎ(0,1] 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 求f(x)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
2、已知f(x)=x3+ax2+bx+c在x=1与x=-时,都取得极值.
(1) 求 a,b的值; (2) 如对x∈[-1,2],都有f(x)<恒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思考:已知a>0,求函数f(x)= 在x∈[0,+ ∞)上的值域.
课后作业P73 1 2
以上是本节课的基本框架,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导
襄阳三中 李卓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