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教案 初中语文 编辑时间:2014年7月
设计
教师
刘艳
审核
教师
沈素红
使用
教师
编号
九上-25-1
课题
《望江南》《武陵春》
课型
新授课型
(要素组合)
知识
目标
1、 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写作背景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品词炼字,理解诗歌意境。
3、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目标分解&子目标
T
方法&策略
改进&反思
一、 导入新课,复习有关词的文学常识,疏通五首词的字词读音。
二、 朗读赏析《望江南》
1、 了解作者及所属的花间词派;
2、 朗读诗歌、想象描绘画面、品味情感,由此具体了解花间词派。
3、 朗读背诵。
三、 朗读赏析《武陵春》。
1、 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朗读背诵。
四、对比阅读两首婉约词,感受婉约词风。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两首词;
2、 完成后测。
5
1
2
2
10
25、 父逐8日
1、 检查预习,自主核对前测1答案。
2、 自由朗读五首词,圈记难词难字,自主核对前测2的答案。
1、 结合K3介绍作者及所属的花间词派
2、 听老师配乐朗读两遍,想象词中的画面。
3、 学生想象着刚才的画面,配乐自由朗读两遍。
4、 教师结合K5——9以提问法引导学生赏析词作,探究:此作中直接描写了女子的美貌吗?其美体现在何处?
5、 总结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朗读想象画面,品词理解诗歌情感。)
6、 有感情朗读背诵。
1、 对比朗读,把握情感基调。
1)听教师范读,对比《如梦令》《醉花阴》与本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2)依据所把握的感情基调,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诗歌。
2、 介绍、 了解诗人的身世背景
3、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诗情:1)从感情基调和写作背景来看,本诗抒发的是词人满腹的愁绪,品味诗句和词语,说说她的“愁”因何而来?又是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 2)找出写愁的句子,说说其妙处。
4、 总结归纳诗歌赏析方法。(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写作背景,从而理解思想感情。)
5、 有感情朗读背诵。
1、 完成中测,独自思考两首词的异同。
2、 教师点拨讲授。
板
书
设
计
词五首
两大词派:婉约派、豪放派
望江南 武陵春
温庭筠 李清照
盼望归人 柔美的女子 暮春染愁 家国之恨
的 凄美的情怀 行为写愁 故国之思
失望惆怅 优美的意境 比喻状愁 亡夫之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