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名著导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255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名著导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名著导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游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藁城市第八中学 刘彦罗 指导教师:张永军 王贵然 《 教材分析: 《西游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河大版)教材中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内容。以其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凝炼的语言文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坛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使人们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作为经典的古典名著,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前就已经读过,但那是一种囫囵吞枣式的情节浏览,对于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尚较肤浅,至于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更是难以深刻体会。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在古代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素养,便成为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设计思想: 1、在课程目标指导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为基础,教师以学习伙伴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述要求,本课采用板块式教学模式,尝试让学生在课内利用网络技术,在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库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自主、合作探究阅读的乐趣。 3.本课拟用教师与学生一同“导、学、搜集、总结”的步骤,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凝炼的语言文字,让文学名著的韵味充盈课堂。 媒体设计思路: 在教学手段上,借助强大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功能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鲜活的可感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讲究文本、图片、音像与环节的推进同步支撑。课上先由学生展示自制的幻灯片《吴承恩和<西游记>》。授课根据不同的教学版块适时地插入动画版视频﹑央视版《西游记》视频片段以及音频歌曲。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语文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崇尚真善美,唾弃假丑恶,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使学生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笑对生活。 学习重点:知识目标 学习难点:情感目标 课时分配:1课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搜集有关《西游记》的常识信息,为课上探究讨论作铺垫。 教学过程 学习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创 设 情 境 文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可以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文学的殿堂,去感受它无穷的魅力。 多媒体出示鲁迅的评价:“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看图片 听导入 回答鲁迅评价的对象:《西游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堂内容做铺垫。 引用鲁迅对《西游记》的评价,有助于对名著的理解。学生成功地说出答案,可激发其探究的信心。 合作探究 展示舞台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制课件,了解作家作品。 请两名学生上台对话表演《孙悟空智斗二郎神》 众生共享同学课前搜集整理的幻灯片《吴承恩与西游记》。 欣赏两位同学的精彩配音,谈感受。 培养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 学习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 悟 合 作 探 究 整 体 感 悟 出示幻灯片,作者简介及《西游记》内容概要 生齐读,整体了解《西游记》。 感悟内容 整体把握 探究 情节 1.小组讨论你知道《西游记》中哪些脍炙人口的情节? 2.出示经典情节图片。 自主思考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回答展示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相结合 探 究 内 容 1.欣赏《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视频片段。 2.出示取经图片及问题。 3.分别出示师徒四人四张图片,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情节以及人物的把握总结人物形象,使用武器及封号。 4.播放歌曲《猴哥》,加强对孙悟空形象的概括。 师小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在观看中初步总结人物形象。 抢答完成填空习题。 小组讨论 交流概括 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参与问题的讨论 练习阅读中所运用的方法理解。 活跃气氛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听、说、读、演、辩中培养综合素质。 结合实例,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该方法。 学习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整 合 延 展 分别出示幻灯片 1.猜名著。 2.由名著知识对对联。 3.“唐僧”辩论会。 4.多媒体出示《西游记》主题,艺术特色。 生理解题意,小组讨论,出谋划策。 生引经据典写发言提纲进行反驳。 生齐读理解 师根据名著内容设置问题,迁移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及表述能力,辩论技巧。 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挑战精神。 深刻体会小说的文学价值及艺术特色。 快 乐 分 享 运 用 布置作业: 1. 运用所学,从《西游记》中选择一个人物,写一篇人物形象赏析《我最喜欢的角色》。 2.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书籍,搜集、提炼《水浒传》相关内容信息,可制作成幻灯片、名著阅读卡片等。 再次品味名著 培养学生对语文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能力 结 束 语 多媒体出示结束语“好书不厌百回读”。这节课我们一起在文学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老师在此倡导大家:让阅读名著成为每个人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教学反思: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更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这些都能给予人心灵的滋养。《西游记》名著阅读与研讨一课结束后,学生们大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似乎还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许多学生还在探讨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回想这节课,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我感觉主要有三点做得较好: 一是教师尽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舞台,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了学生。例如一改以往老师搜集资料的习惯,尝试由学生搜集制作,为学生创设一个自我锻炼的机会。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到位。无论是对名著内容的认知和积累,还是对情节的分析探究,我尽量做到不越俎代庖,更多地从方法上加以引导,大部分问题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用心揣摩、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加以解决。 三是在教学手段上,借助强大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功能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鲜活的可感性和丰富的表现力,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通过这节课也这让我感悟到:教师只有让学生的手脚、思想、个性得到解放,他们才能“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他们的潜能才能极大地激发出来。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