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育教案《实心球》【优秀】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九章“投掷”部分,具体内容为实心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实心球的握球方法、预备姿势、用力顺序、掷球动作及掷球后的跟进动作。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实心球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投掷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协作的品质,增强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实心球的握球方法、用力顺序和掷球动作。
难点:实心球的用力顺序和掷球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实心球、教学视频、测量工具。
学具:实心球、毛巾、护具。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实心球投得更远?
2. 理论讲解(10分钟)
介绍实心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握球方法、预备姿势、用力顺序、掷球动作及掷球后的跟进动作。
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心球的投掷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
以实心球投掷动作为例,讲解用力顺序和掷球动作的协调性。
示范正确的实心球投掷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
4. 随堂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实心球投掷练习。
对学生的投掷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强调用力顺序和协调性。
5. 技能竞赛(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实心球投掷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最佳水平。
记录学绩,给予表扬和鼓励。
提醒学生课后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六、板书设计
1. 实心球基本技术要领
握球方法
预备姿势
用力顺序
掷球动作
掷球后的跟进动作
2. 实心球投掷动作要领
用力顺序
掷球动作协调性
七、作业设计
1. 课后练习:每天进行20分钟实心球投掷练习,记录成绩。
2. 作业题目:
请简述实心球投掷的用力顺序。
请示范实心球的正确握球方法。
答案:
1. 实心球投掷的用力顺序:从腿部开始,依次为腿部、腰部、肩部、手臂。
2. 实心球的正确握球方法:用手指紧握实心球,掌心朝下,手腕放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实心球投掷技术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用力顺序和协调性方面仍有不足,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实心球投掷技巧讲座,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组织实心球投掷比赛,激发学生锻炼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实心球的用力顺序和协调性。
2. 实心球的正确握球方法。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实心球投掷练习。
一、实心球的用力顺序和协调性
实心球投掷的用力顺序和协调性是影响投掷距离的关键因素。正确的用力顺序应为:从腿部开始,依次为腿部、腰部、肩部、手臂。具体说明如下:
1. 腿部:投掷前,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位于两腿之间。用力时,先从腿部开始,通过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将力量传递至上半身。
2. 腰部:在腿部用力的同时,腰部迅速扭转,将力量传递至肩部。腰部扭转动作要迅速、有力,以增加投掷的力量。
3. 肩部:当腰部扭转的力量传递至肩部时,肩部要保持稳定,不要过度用力。过度用力可能导致实心球投掷方向偏离目标。
4. 手臂:通过手臂的力量将实心球投出。手臂用力要迅速、果断,同时保持手腕的放松。
协调性是指在投掷过程中,各个部位用力要协调一致,避免出现力量分散或相互制约的情况。
二、实心球的正确握球方法
1. 握球方式:用手指紧握实心球,掌心朝下,手指贴在球面上,用力均匀。
2. 握球力度:握球力度要适中,过紧可能导致手腕僵硬,影响投掷力量;过松则可能导致实心球滑落。
3. 握球位置:握球位置在实心球的中间部位,有利于保持投掷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力量传递。
三、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心球投掷技术的关键环节。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设置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同时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实心球投得更远?”
2. 随堂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实心球投掷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投掷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强调用力顺序和协调性。
四、实心球投掷练习作业设计
1. 每天进行20分钟实心球投掷练习,记录成绩。
2. 练习内容:
握球方法: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实心球的正确握球方法。
投掷动作:练习从腿部到手臂的用力顺序,提高投掷动作的协调性。
投掷距离:在保证动作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投掷距离。
3. 作业反馈:学生将练习成绩和心得体会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实心球技术要领时,语言简练明了,语调亲切有力,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2. 示范动作时,语速放慢,强调关键动作,以便学生观察和模仿。
二、时间分配
1. 理论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实践练习。
2. 实践练习环节分为随堂练习和技能竞赛,时间分配合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
三、课堂提问
1.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激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后,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疑问,加深学生对技术的理解。
四、情景导入
1. 通过组织热身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提问:“如何才能将实心球投得更远?”引导学生关注实心球投掷技巧。
教案反思
一、优点
1. 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不足
1. 时间分配上,理论讲解部分用时较长,导致实践练习时间略显紧张。
2. 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未能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三、改进措施
1. 理论讲解部分,精简语言,提高讲解效率,确保实践练习时间充足。
2. 课堂提问时,关注全体学生,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活跃度。
3. 增加课堂互动,例如分组讨论、互评互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