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马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26810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马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马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授课 内容 28、马说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2、整体感知并背诵课文。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多义词。     教 学 过 程 教法学法设计 一、导入     让大家说一说有关“马”的成语,导入课文。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欣赏,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解释通假字     4掌握多义词     5互助释疑  (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的遭遇?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3)、食马者的愚妄无知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作者只是在谈“马”吗?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作者有什么写作意图? (5)、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    选感兴趣的话题谈谈: 话题1: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话题2:假如你是“伯乐”,你怎样发现“千里马”? 话题3: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遇上“伯乐”吗?(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让自己成为人才?)   、  五.总结提高 1、 提示:从知识和情感角度进行! 六:当堂检测(必做题) v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v ①祗辱( ) ②骈死( ) ③槽枥( ) v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v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v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v ①或尽粟一石 : ②虽有千里之能 : v ③才美不外见 : ④且欲与常马 : v 3、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手法。 七:当堂检测:中考链接 v 卞和泣玉 v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v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虽有名马.  名马:(    ) (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    )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答: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答:                                        v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v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v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                                  v (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 布置作业 选感兴趣的话题谈谈: 话题1: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 话题2:假如你是“伯乐”,你怎样发现“千里马”? 话题3: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遇上“伯乐”吗?(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让自己成为人才?)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评小结。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评讲 教学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