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负一层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22884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一层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负一层钢筋制作安装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C1-3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第1页 技术交底记录 编 号 工程名称 安居东城S5地块 30#楼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负一层钢筋制作安装 交底提要 钢筋绑扎、制作、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交底内容: 一、钢筋加工制作、安装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图纸、图纸变更单、03G101、04G101、08G101系列图集对应图纸节点大样施工。 二、钢筋加工制作 1、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2、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3、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4、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扭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5、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6、钢筋弯钩或弯曲:  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三、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心头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2、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3、负一层剪力墙钢筋绑扎安装: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表C1-3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第2页 技术交底记录 编 号 工程名称 安居东城S5地块 30#楼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负一层钢筋制作安装 交底提要 钢筋绑扎、制作、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交底内容: ①工艺流程: 立2-4根竖筋 画水平筋间距 绑定位横筋 绑其余横竖筋 ②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 ④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⑤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⑥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4、负一层柱子钢筋绑扎安装 ①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画箍筋间距线 绑箍筋 ①柱子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应按规范要求错开50%接头位置,上下层接头间距大于35d。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H/6,不在箍筋加密区。 ②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毛划箍筋间距线。 ③柱箍筋绑扎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4)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如箍筋采用90度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5d。 (5)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小于等于100mm且不大于5d的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表C1-3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第3页 技术交底记录 编 号 工程名称 安居东城S5地块 30#楼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负一层钢筋制作安装 交底提要 钢筋绑扎、制作、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交底内容: 5、负一层梁钢筋绑扎安装 ①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②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③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筋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加以解决。 ④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⑤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⑥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⑦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⑧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托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接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6、负一层板钢筋绑扎安装 ①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绑板下受力筋 绑负弯矩钢筋 ②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③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表C1-3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第4页 技术交底记录 编 号 工程名称 安居东城S5地块 30#楼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负一层钢筋制作安装 交底提要 钢筋绑扎、制作、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 交底内容: ④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⑤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⑥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盖铁下部安装马凳,位置同垫块。 四、成品保护 1、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3、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4、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5、墙柱主筋固定、绑扎要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点焊。浇筑砼时应有专人看护修整。 对于套筒连接接头,需认真检查套筒质量,材质不合格、无出厂质量证明书、以及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套筒不得使用。 6、要注意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认真检查钢筋的标记线,以防空压。 7、钢筋连接件的砼保护层厚度宜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受力钢筋砼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