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亚清水混凝土在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图书楼施工中应用,根据工程特点,从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亚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 亚清水混凝土 质量标准 技术措施
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抹灰空鼓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尽管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随着建筑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要求取消混凝土结构抹灰的呼声日益高涨,即要求混凝土结构一次成活,取消抹灰层与找平层,直接在混凝土面上做涂饰面层,我们称这种混凝土为亚清水混凝土。我公司在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图书楼框架工程施工中,对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用于混凝土柱及无吊顶房间的混凝土楼板等构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简述一下施工技术措施:
一、亚清水混凝土施工总体要求及质量标准:
1. 总体要求:
亚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应改进支摸工艺,采用优质竹胶合板及木龙骨,提高模板刚度与平整度。通过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摸板设计及安装工艺水平,规范施工操作。精心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减少混凝土输送环节,实现结构混凝土的连续作业,以保证结构混凝土成型后满足亚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促进各分项工程工艺的优化组合,以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2.质量标准:
我国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尚无亚清水混凝土标准,为此参考国内一些施工企业的内控标准,结合本工程创“黄山杯”的要求,制定了本项目的内控质量标准,其具体规定如下:
(1)保证项目:
①、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
②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的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③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④、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①、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严禁出现蜂窝、孔洞、露筋及夹渣现象。
②、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无锈斑和明显气泡。在结构的阳角部位无缺棱、掉角、漏浆现象,梁柱、梁梁接头平滑方正,混凝土施工接缝无明显痕迹。
(3)允许偏差项目:
框架柱 、梁、板尺寸允许偏差均严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要求并应符合下表的内控标准。
混凝土允许偏差标准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国家标准
内控标准
多层
高层
多层
高层
柱、墙、梁轴线位置
8
5
6
4
标高:层高
全高
±10
±5
±8
±4
±30
±30
±25
±25
截面尺寸(柱墙梁)
+8,-5
±5
+6,-4
±4
柱垂直度:每层
全高
5
5
4
4
H/1000且≤20
H/1000且≤30
H/1000且≤15
H/1000且≤25
表面平整度(2米长度)
8
8
5
5
预埋钢板中心位置
10
10
8
8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位置
5
5
4
4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
5
5
4
4
预留洞中心位置
15
15
8
8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在亚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分项工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工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模板材料及背衬材料的选择:
① 、模板材料:
模板材料的质量好坏对亚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中应选用优质光滑、坚硬、双面覆膜防水竹胶合板,产地以选用江西赣洲或湖南绥宁、河北廊坊等地为宜。
防水竹胶板主要技术参数符合以下要求:
a: 含水率≤11%
b: 静曲强度≥55MPa
c: 弹性模量≥6500MPa
d: 厚度:14~18mm
e: 规格:915*1220(mm)或1220*2440(mm)
②、木龙骨:
应使用含水率小、质地硬的木材,规格尺寸为50×100mm,规格尺寸应一致,木方应双面刨光使用。
③、模板面的处理:
施工前,对模板的裁边必须刨光处理,然后对裁切边满涂氰凝防水涂料,使其充分渗透到板面的毛细孔隙中,阻塞毛细孔,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涂膜,防止水分侵入板内。对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面涂刷无色长效脱模剂,使板面与混凝土隔离。
2、 模板配置设计定型化、标准化:
根据柱、梁、板的特点,做专项设计、制作、管理。
(1)、柱模板设计:分四片模板配置,详见下图。为确保模板变形不超过5 mm,应严格控制背肋木方间距在200 mm内。
(2)、梁、板模板:
根据梁、板尺寸大小设计布板方案,将尺寸不足部分留在中间,优先保证梁板、梁柱、梁梁交接处的模板尺寸。梁底模、侧模沿长度方向配制时,根据设计长度,预留出一小块模板暂不配,待现场实际尺寸核实后再配置此块小模板,确保接缝处模板不出现凹凸不平现象。板模配制时,优先保证板与梁边的尺寸吻合。将非整块模板留在中间,根据实际尺寸配制。接缝处要求严密,接缝宽度不大于1.5mm。为确保板面变形不超过5mm的高差,应控制背肋木方的间距在300 mm内。梁侧模板加固示意图见下图:
3、节点处的模板处理:
节点部分的模板面积虽小,但处理相对复杂,对外观影响极大,应给予高度重视,派专人负责检查、落实。
①、 柱阳角模板支设示意图:
②、梁阳角模板支设示意图:
④、加强模板拼缝处理:
对于模板拼缝,应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接缝处理方法:
①、对于楼板模板,应严格控制拼缝宽度不大于1.5mm,对此类缝隙采用刮涂弹性腻子或油灰处理,效果较好。同时要严格控制拼缝处板面的高低差,凡是有板缝处,其底层必须有木龙骨,两块拼板搁置在同一木龙骨上,以保证拼缝处板面高低差小于2mm。
②、对于梁柱侧模的拼缝处,可采用粘贴8 cm宽PVC防水胶带,以防混凝土浆液外溢。防水胶带要贴牢、贴直,特别是在转角处(阴阳角处)贴缝,要保证阴阳角方正。
③、在柱模阴角处、梁底模与侧模交接处、梁与柱接头处、梁侧模与板模交接处加设塞缝条,塞缝条通常采用1.5mm止水橡胶条或双面胶带,用小铁钉固定,塞缝条的宽度要大小合适,防止因拼缝不严造成阴阳角漏浆,影响观感质量。
④、柱、墙根部混凝土面严格找平后于模板周边埋设高压缩性海绵条(2cm),在模板拆除后除去海绵条。或者在柱模根部用砂浆封堵,此法可避免墙、柱根部漏浆。
5、加强模板施工管理:
①、设专人进行配模、支模及拆模管理工作,保证模板按配设方案周转。
②、使用长效脱模剂做为隔离剂,涂刷要均匀一致,浓度要适宜,避免出现流坠痕迹,且应提前涂刷。此法可防止雨水冲刷浸泡模板,使混凝土光洁美观。
③、拆模后设专人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对小缺陷进行修补。
④、协调钢筋、混凝土和水电安装的工作,避免碰伤模板角部,混凝土振捣时不得触碰模板面。
三、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统一钢筋翻样、下料、领发料,以确保钢筋半成品有条不紊的进入施工作业面。半成品钢筋的运输、保护工作要到位,在模板上采用木板、麻袋等物作垫底保护,严禁在模板上拖运钢筋。
2、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在柱筋四周找方,用垫铁电焊牢固,用专用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梁板采用带铁丝的混凝土垫块按梅花型布置,以保证下部钢筋的保护层;对上部负筋的保护层的控制,一是支设专用蹬筋,蹬筋的高度必须符合要求,以确保保护层厚度准确,二是每隔2-3m用短钢筋头电焊固定在板筋上,以防上部负筋被踩踏下去。三是浇混凝土时设专人值班,发现有钢筋被踩下去时随时调整。
3、安装钢筋时必须保证位置,防止移动,将柱墙筋根部点焊在梁面筋上,同时保证柱筋四周垫块位置准确。
4、 梁柱接头处箍筋的设置:将梁柱接头处的箍筋预先点焊成箍筋骨架,箍筋间距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且统一加工制作,在梁钢筋绑扎前,先将点焊箍筋骨架套入柱筋中,放入位置先略高于设计位置,便于穿设梁筋,待梁筋绑扎完后,再将箍筋放入预定位置,并与柱主筋绑扎牢固。
5、 所有钢筋、预埋管的焊接操作必须在电焊下方用薄金属垫板作保护,确保焊渣不溅落在模板上,以免烧伤板面,影响混凝土成型后的外观质量。
四、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对同一施工作业面的同强度等级构件应采用同样品种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所有原材料均应定生产 厂 家、供货渠道,以保证和满足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一致的外观色泽。
2、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求采用和易性好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以160mm-200mm为宜,砂率宜控制在40%左右,塔吊吊运混凝土的坍落度以30mm-50mm为宜。
3、混凝土的运输方式:
柱、墙混凝土以塔吊吊运为主;梁板混凝土以泵送为主。按工程量组织进料,连续作业,一次完成。塔吊吊运时应在楼面设置卸料点,再用人工卸料,卸料速度要控制,且与振捣配合。楼面混凝土宜采用布料杆布料,人工摊铺。
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操作对清水混凝土至关重要,浇筑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定人定岗操作。振捣过程中严禁过振,避免造成涨模。同时注意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避免碰及模板面层。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在模板外表适当敲击,排除混凝土表面气泡。混凝土振捣要求如下:
①、柱混凝土应分层卸料,分层振捣,卸料和振捣每次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振捣插点分别布置在四个柱角与柱中心,每次振捣时间控制在10-15s左右,并上下抽动,视混凝土表面不再下降及无气泡产生为宜。
②、对截面高度小于700mm梁混凝土采用一次振捣成型,截面高度大于700mm梁混凝土采用分层振捣,每层振捣高度不超过50cm,振点间距均匀排列。每次移动间距为50cm左右,插点持续振捣时间控制在10-20s左右,插入深度要达到梁底。
③、混凝土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以防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及孔洞不实现象,并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为抽动。振捣时间应严格控制,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灰浆不再下沉,不再出现气泡为宜。
④、梁混凝土振捣完毕后,用平板振动器水平振动,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的相互连接应有3-5cm,防止漏振。
5、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⑵、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①、柱混凝土施工至施工缝处时,应将钢筋及模板四周的水泥浆及松散石子清理干净,将施工缝处抹成毛面并找平。严禁施工缝处有水泥薄膜等缝隙夹渣及松动石子出现。
②、梁、板混凝土施工缝处可用钢板网支设模板,浇筑前应将松散的石子凿成毛面,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
③、楼梯施工缝处最易形成夹渣,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清理,并用水冲洗干净,施工缝应修凿成与梯板垂直。
④、在浇筑施工缝处混凝土时,宜先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⑤、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6. 混凝土的拆模与养护
(1)、模板的拆除:
①、对柱、墙等竖向结构,在混凝土浇筑24h后,待其自身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即可拆模。
②、梁板水平结构的拆模时间,应通过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结合结构尺寸和支承柱间距进行验算来确定拆模方案。
③、拆模时,应用木楔楔入混凝土与模板之间,使其逐渐脱离,不得用铁撬撬开模板,同时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混凝土边角。拆模后模板应随即修整,清理后集中堆放,以便周转使用。
(2)、亚清水混凝土在浇筑完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①、对于柱、墙坚向构件采用涂刷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剂不仅对混凝土强度增长有帮助,而且可以调整构件色差。
②、对于梁、板等水平向构件采用浇水养护,应做到:
A 、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后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B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天。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为避免裂缝出现,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C、 浇水得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与搅拌用水相同。
7. 混凝土的修复:
对混凝土细小缺陷的修复是亚清水混凝土施工的一个较重要的环节。对局部麻面、气泡、接缝不齐等细小缺陷,统一配制修复材料。其方法时先用与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同品种的水泥掺入定量的白水泥和胶水配制成专用腻子,堵塞小气泡、再连同模板痕迹用细砂纸打磨,必要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与混凝土结构表面颜色均匀、光洁度一致时为止。
五、几点想法:
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亚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符合国家建设部2010年规划中提到的“大力发展清水混凝土”的要求,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 亚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并无特殊之处,只要管理到位、措施落实、操作认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3、 采用亚清水混凝土施工的主体结构,其围护结构宜采用成品轻质隔墙或隔断,可以施行免抹灰工艺,能节省工程造价5%,与经济效益相比,它的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应更有意义。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