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B.0.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 编号:WHXM-QHDYK-SGFA-015-2015
致UU:青岛华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油云南销售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监理部
我方已完成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储罐焊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按规定已完成相关审批手续,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表B.0.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 编号:YNXS-PTYK-QHD-FA-015
致UU:青岛华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油云南销售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监理部
我方已完成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储罐焊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按规定已完成相关审批手续,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方案编制及审批表
工程名称
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
计划开工日期
2015.04.15
计划竣工日期
2015.12.20
施工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武汉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人
年 月 日
批准人
职务:
签名: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YNXS-PTYK-QHD-FA-015
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
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
储罐焊接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武汉项目经理部
2015年03月30日
版次:第A/1版
文件编号:WHXM-QHDYK-SGFA-015-2015
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
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
储罐焊接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武汉项目经理部
2015年03月30日
版次:第A/1版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储罐技术规格 1
4、焊接技术措施 2
4.1技术准备 2
4.2焊接工序 4
4.3焊接施工 4
4.4焊缝质量检查 7
4.5 焊接修补 9
5、焊材管理 9
5.1焊接材料验收 9
5.2 焊接材料的库存保管 10
5.3 焊材烘干 10
5.4 焊材的发放、回收 11
6、HSE技术措施 12
6.1焊接安全注意事项 12
6.2手工焊安全技术措施 14
6.3环境保护 14
6.4JSA主要危害因素清单 14
1、工程概况
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清华洞40号,油库西北距祥云县火车站约3.3km,东北距楚大高速公路约5.0km,东侧距青海湖约3.0km,所在地属祥云县祥城镇清华洞,属华严办事处管理。已有库容为3.1×l04m³,本次扩容6×l04m³,扩建后总库容为9.1×l04m³,建成后将作为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在大理地区的成品油分销售库,设计周转量116.6×104t/a,年均周转18次。油库建成后主要储存93#汽油、97#汽油、0#柴油,为二级油库。
工程主要工作量为新建2座10000m3的内浮顶汽油罐(铝制浮盘)、4座10000m3的内浮顶柴油罐(铝制浮盘),改造2座3000m3内浮顶汽油罐。
本方案适用于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储罐焊接施工,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油库的安全平稳运行,储罐焊接施工为本工程的关键。
2、编制依据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
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清华洞油库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
公司HSE管理手册及HSE体系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
公司质量管理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28-201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4730-2005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4-2011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NB/T47015-2011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TSG Z6002—2010
3、储罐技术规格
6座10000m³内浮顶储罐均为直径28m,壁板高17.82m,全高20.901m,罐顶为瓜皮板,罐顶钢板及型钢材质均为Q235B;壁板共9圈,壁板厚度及材质从下到上依次为:
圈数
第9圈
第8圈
第7圈
第6圈
第5圈
第4圈
第3圈
第2圈
第1圈
厚度(mm)
16
14
12
12
10
8
8
8
8
材质
Q345R
Q345R
Q345R
Q345R
Q345R
Q345R
Q235B
Q235B
Q235B
罐底板边缘板厚10mm,材质为Q345R;中幅板厚7mm,材质为Q235B。
4、焊接技术措施
4.1技术准备
4.1.1 焊接方法、焊材选用
由于油库施工工期紧 ,储罐焊接工程量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清华洞油库储罐工程分组同时进行施工,每组同时施工2台罐,根据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储罐各部位焊接方法及焊材选用见下表。
储罐焊接方法、焊材选用表
序号
规格
部位
材质
焊接方法及对应焊材
焊接方法1
焊接材料1
焊接方法2
焊接材料2
1
10000m3
罐顶板
Q235B+Q235B
SMAW
J427
\
\
2
10000m3
壁板
Q235B+Q235B
SMAW
J427
\
\
3
10000m3
壁板
Q235B+Q345R
SMAW
J427
\
\
4
10000m3
壁板
Q345R+Q345R
SMAW
J507
\
\
5
10000m3
罐底板
Q345R+Q345R
SMAW
J507
\
\
6
10000m3
罐底板
Q235B+Q235B
SMAW
J427
\
\
7
10000m3
罐底板
Q235B+Q345R
SMAW
J427
\
\
8
10000m3
大角缝
Q345R+Q345R
SMAW
J507
\
\
4.1.2 焊接工艺评定选用
根据清华洞油库储罐焊接需要,经公司审批,清华洞油库储罐焊接选用焊评见下表。
储罐焊接工艺评定选用表
序号
焊接工艺评定编号
母材材质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1
Fe-1-1+Fe-1-2-B12-SMAWV3G
Q235B+Q345R
SMAW
J427
2
Fe-1-1-B5.5-SMAWV3G
20#
SMAW
J427
3
Fe-1-2-G-Φ426×10-(GTAW+SMAW)V3G
16Mn
SMAW
J507
4
Fe-1-2-B6-SMAWV3G
16Mn
SMAW
J507
4.1.3 焊接工艺参数
手工电弧焊1
层道
焊接
方法
焊材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
(㎝/ min)
热输入
(KJ㎝)
牌号
规格㎜
种类
/极性
电流(A)
1
SMAW
J507
φ3.2
DC-
90-110
22-24
4-16
2
其它
J507
φ4.0
DC-
100-130
24-26
4-16
手工电弧焊2
层道
焊接
方法
焊材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
(㎝/ min)
热输入
(KJ㎝)
牌号
规格㎜
种类
/极性
电流(A)
1
SMAW
J427
φ3.2
DC-
90-130
20-25
5-12
2
其它
J427
φ4.0
DC-
130-160
20-25
5-12
4.1.4 焊工考试
焊工进场后,项目部焊接工程师首先对焊工原证件进行登记,并审核焊工证合格项目是否满足现场施焊需要,审核完毕将符合要求的焊工登记编号,并由项目部统一安排时间、地点进行焊工考试。
根据现场施焊要求及《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储罐焊接手工电弧焊焊工需考试需考立焊、横焊试板各一组,试板规格300mm×100mm×12mm,材质为 Q345R,焊条采用J507。
考试完成后,每个试件应当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其他项目检验。
外观检查合格后,将合格试件进行编号,送无损检测单位进行射线检测。试件的射线检测按照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进行,射线检测技术不低于AB级,焊缝质量等级不低于Ⅱ级。
无损检测合格后,项目部对合格焊工发焊工施焊许可证,并进行登记备案,焊工按考试合格的项目在现场持证施焊。
4.1.5 技术交底
储罐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要求,编制焊接工艺卡,焊接前,焊接责任工程师要对储罐安装的焊工、铆工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储罐下料、组对、焊接的技术要求,无损检测要求,施工时需注意的重点和难点,规范对储罐焊缝的相关要求,焊材管理制度等;技术交底需签字留存。
4.2焊接工序
母材材质,焊接方法确定
焊接工艺评定选定
焊接工艺卡编制
储罐排版图确定,焊道编号
焊材准备
焊接设备、机具准备
焊工考试,人员准备
外部环境符合要求
焊材烘干、发放
根据焊接工艺卡施焊
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检测
不合格
返修
合格
下道工序
4.3焊接施工
4.3.1 施焊条件
以下环境中,如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得进行焊接施工。
1、雨天或雾天;
2、手工电弧焊时,风速超过8m/s;气电立焊或气体保护焊时,风速超过2m/s;
3、大气湿度超过90%;
4.3.2 焊前准备
罐板坡口采用火焰切割加工,磨光机修磨并去坡口表面除氧化皮,坡口角度及罐板材质、规格、尺寸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组对。
焊接前应检查组装质量,清除坡口面及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铁锈、水分和污物,并应充分干燥。
工卡具等临时附件拆除时,应注意不得伤及母材表面,切除后打磨平滑并对表面及厚度进行检查,有缺陷时应进行补焊,修磨。
4.3.3 坡口形式
弓形边缘板的对接接头,宜采用不等间隙,外侧间隙e1宜为6-7mm,内侧间隙e2宜为8—12mm。
e1
e2
其它罐壁板焊缝接头坡口形式见下图。
罐壁板坡口形式
序号
焊接方法
坡口形式
适合壁厚(mm)
备注
1
手工电弧焊
(SMAW)
8-14
环缝
2
手工电弧焊
(SMAW)
8-14
立缝
3
手工电弧焊
(SMAW)
16-24
立缝
4.3.4焊接施工
1、底板焊接
底板铺设应先铺边缘板,再铺中幅板,中幅板铺设时应根据排版图由内而外进行铺设,底板铺设后应打上卡具进行临时固定,点焊时可少焊多点。底板铺设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搭接,接缝应贴合紧密,间隙最大不大于1mm。底板焊接顺序原则上是由双数焊机对称均布,从中间向外展开,分段退焊。
中幅板焊接时,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第一层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法或跳焊法,每段长度以0.5~1m为宜,且各焊机的焊接参数应基本一致以减小焊接变形,必要时可采用钢性固定的防变形措施。
边缘板对接焊缝的焊接,焊接前应将边缘板下部的垫板作2~3°的反变形,垫板与边缘板对接口底部时应贴合紧密。边缘板对接焊缝隙的焊接应由双数焊工沿圆周对称均布,同时同向跳缝焊接,并先边缘板对接焊缝 外300mm~400mm的一段焊缝,此处应注意使各焊工的焊机参数保持基本一致;每个焊工的最后一道焊缝应同时焊接,以防应力集中和收口裂纹的产生。
大角缝焊接时,在底圈壁板纵缝焊完后施焊,由数对焊工从罐内外沿同一方向进行分段焊接。初层焊道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中幅板和边缘板的焊接可由双数焊工沿周向对称均布,同向分段退焊,分段长度以每段约1.5~2m为宜,焊接时各焊工的焊接参数应保持一致。
罐底施工时,要求有防变形措施;焊接中应注意:焊接参数应尽量控制,并基本一致,以减小焊接变形;所有罐底板焊缝焊接2遍以上。
焊缝焊接完成后,焊工应及时将焊缝及附近的焊渣、药皮,飞溅等清理干净,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检,不合格部位需进行焊补、修磨。
2、罐壁的焊接:
罐壁板的焊接应先焊纵缝,后焊环缝,环向焊缝焊接时,焊工均布,沿同一方向施焊;纵缝采用气体保护焊时,自下向上焊接。环缝采用埋弧自动焊时,焊机均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罐壁的焊接,应先焊纵缝,后焊环缝。当焊完相邻两圈壁板的纵向焊缝后,再焊相间的环向焊缝;对接环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时,焊机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罐壁环向的对接焊缝,应先焊罐壁外侧焊缝,后焊罐壁内侧焊缝。焊机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纵焊缝采用气电立焊时,纵缝对口采用卡具,对口间隙用3mm填片隙保证,考虑到壁板立缝焊后的收缩,留一道活口来弥补焊后收缩。
罐壁内侧焊缝焊接前,需进行清根,罐板厚度小于12mm时,应采用磨光机清根,罐板厚度大于12mm时,可采用碳弧气刨清根,碳弧气刨清根应在保证气刨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刨去的焊缝金属数量,以减少焊接变形。
3、罐顶板焊接
蒙皮需严格按照罐顶排版图进行铺设;罐顶蒙皮组对、焊接时,搭接部分要贴紧,间隙最大应不超过1mm,并用临时夹具进行固定,方可进行焊接施工。
罐顶蒙皮的焊接应先焊环侧角焊缝,再焊径向长焊缝。长焊缝的焊接应由中(罐顶)向外分段退焊或跳焊。焊接时应注意各焊工的焊接参数应基本一致。
4、附件的焊接
凡直接焊于储罐上的各种附件的焊接均应按储罐本体焊缝焊接的相同工艺进行,在焊接过程中应确保熔透,焊缝表面应平滑过渡至母材表面。
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图上没有明确的,应不小于相焊件中较薄件的厚度,角焊缝应有圆滑过渡至母材。
4.4焊缝质量检查
4.4.1 外观检验
1、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前,应将熔渣、飞溅等清理干净;
2、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的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和未焊满等缺陷。
2)所有对接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长度的10%。
3)边缘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时,底圈壁板与边缘板的T型接头罐内角焊缝靠罐底一侧的边缘,应平缓过渡,且不应有咬边。
4)罐壁纵向对接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罐壁环向对接焊缝低于母材的凹陷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陷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凹陷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长度的10%。
5)内浮顶储罐罐壁内侧焊缝的余高,不应大于1mm。其他对接焊缝的余高,应符合下表规定。
对接焊缝的余高(mm)
板厚
罐壁对接焊缝的余高
罐底焊缝的余高
纵向
环向
δ≤12
≤1.5
≤2
≤2.0
12<δ≤25
≤2.5
≤3
≤3.0
角焊缝焊角高度图纸无规定时,取较薄板厚度,补强圈的焊脚不小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且不大于补强圈的名义厚度,焊接接头与母材应平滑过渡。
3、组装焊接后,焊缝的角变形用 1m 长的弧形样板检查,应符合以下规定:当板厚δ≤ 12mm 时,角变形小于等于12mm ;当板厚为12 <δ≤ 25时,角变形小于等于10mm。
4、组装焊接后,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不应有突然起伏,用弧形样板(弦长不应小于2m)检查变形情况。当板厚δ≤ 12mm 时,局部凹凸变形变形小于等于15mm ;当板厚为12 <δ≤ 25时,局部凹凸变形小于等于13mm。
4.4.2 严密性试验
罐底所有接头应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53kPa,无泄漏为合格。开孔的补强板焊完后,由信号孔通入 100~200kPa 压缩空气,检查焊缝严密性,无渗漏为合格。
4.4.3 无损检测
1、罐底焊缝的检查
1) 本工程罐底边缘板每条对接焊缝外端300mm内,应进行射线检测;δ=7-9mm的罐底边缘板,每个焊工施焊的焊缝按前述方法至少抽查一条。
2) 罐底板三层搭接焊缝和对接罐底板的丁字焊缝的根部焊道焊完后,在沿三个方向各200mm范围内,进行渗透检测;全部焊完后,应进行渗透或磁粉检测;
2、罐壁焊缝的检查
1)底圈罐壁的每条纵缝应取2段300mm进行射线探伤检查,其中一段应靠近底板;
2)罐壁纵向焊缝,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在最初焊道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在每3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 检测部位中的25%应位于丁字焊缝处,且每台罐不少于2处;
3)厚度大于10mm的罐壁板,全部丁字焊缝应进行射线探伤检查;
4)罐壁环向焊缝,每种板厚(以较薄的板厚为准),在最初焊道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以后对于每种板厚,在每6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上述均不考虑焊工人数;
3、底圈罐壁与罐底连接大角焊缝的检查:
10000m³储罐在罐内及罐外角焊缝全部焊完后,应对罐内角焊缝进行100%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
10000 m³储罐在罐充水试验后, 应对罐内角焊缝进行100%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复查。
4、焊缝无损检测的方法和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射线检测按照JB/T4730.1~4730.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透照质量为AB级,厚度不小于16mm的低合金钢焊缝Ⅱ级合格;其他为Ⅲ级合格。
2)渗透检测及磁粉检测应按JB/T4730.1~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表面检测”规定的缺陷等级评定,缺陷显示累积长度按Ⅲ级合格。
射线检测不合格时,应在该检测长度的两端延伸300㎜作补充检测,但缺陷的部位距离底片端部75mm以上者可不延伸;如延伸部位的检测结果仍不合格,应继续延伸进行检查。
4.5 焊接修补
4.5.1 在施工过程中,钢板表面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进行修补:
1、在制造、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钢板表面深度超过0.5mm的划伤、电弧擦伤、焊疤等有害缺陷,应打磨平滑。打磨或修补后的钢板厚度,应大于或等于钢板名义厚度扣除负偏差后的值。
2、钢板表面缺陷深度或打磨深度超过1mm时;应进行补焊,并打磨平滑。
4.5.2 焊缝修补要求
1、焊缝内部的超标缺陷在焊接修补前,应探测缺陷的埋置深度;确定缺陷的清除面。清长度不应小于50mm,清除的深度不宜大于板厚的2/3;当釆用碳弧气刨时,缺陷清除后应采用砂轮修磨刨槽。
2、返修后的焊缝,应按照原规定的方法进行无损检测,并应达到合格标准。
3、焊缝的修补,需按焊接工艺评定进行。
5、焊材管理
根据施工部署,各施工队分别设专用焊条烘干房,并安排专职焊接材料管理员进行焊接材料的管理,负责焊接材料的烘干、保管、发放及回收。项目部焊接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对施工队焊接材料的管理及使用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确保焊接材料的使用正确,防止由于焊接材料管理不善而发生质量事故。
5.1焊接材料验收
焊材到场后,施工队应及时通知项目焊接工程师、材料质量检查员进行材料验收。
1)焊接材料的验收内容应依据焊接产品的要求、种类的需要确定;材料质量检查员严格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验,不合格的焊材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2)每一批验收的焊条,均应有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除说明该批焊条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及说明书规定外,应包括:
焊条型号、牌号、规格(直径和长度);
批号、数量及生产日期;
熔敷金属化学成分检验结果;
熔敷金属和对接接头各项性能检验结果;
制造厂名与地址;
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与检验人员签章。
3)包装检验,检验焊接材料的包装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受潮现象。
4)外观检验,检验焊接材料的外表面是否污染,是否有能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识别标志是否清晰、牢固,与产品实物是否相符。
5)成分及性能试验,根据有关标准或供货协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试验;焊接材料的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一般应根据有关标准(参见引用标准)确定。必要时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焊接材料管理员对焊接材料验收合格后,填写《焊材入库检验记录表》;验收合格的焊接材料应在每个包装上做专门的标记。交付焊材保管员入库登记,其内容包括:
焊接材料的名称、型号(或牌号)、确认号、规格;
批号或炉号、数量(或重量)、生产日期、入库日期、有效期(自验收合格之日起至规定的期限)、生产厂家。
焊接材料入库后应立即建立相应的存库档案,包括:入库登记、质量证明书、验收检验报告、检查及发放记录等。
5.2 焊接材料的库存保管
施工队焊接材料管理员应具备有关焊接材料保存的基本知识,熟悉本岗位的各项管理程序和制度,定期对库存的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书面记录,发现由于保存不当而出现可能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时,应通知焊接工程师及时检验处理。
焊材库房应设置温度计、湿度计,保持库内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不大于60%,并做好记录;室内需保持干燥、清洁,不得存放有害介质,焊材库房只能存放焊材,不得存放与焊材无关的工具、杂物等。
焊材应存放架子上,架子离地面的高度和墙壁的距离均不少于300mm,并严防焊材受潮。
焊材应按种类、牌号、批号、规格和入库时间分类堆放,每垛标注明确,不得混放。
5.3 焊材烘干
焊材烘干、保温箱应有可靠的温度控制、时间控制及显示装置;每台烘干箱要装一个不但可以控制烘干温度,而且能指示操作温度的温度计;烘干箱、恒温箱所使用的计量仪器必须经鉴定合格。
焊条烘干之前,焊接材料管理员应对拆封焊条进行检验,若发现受潮、药皮变色、焊芯有锈迹现象,不可自行烘干投入使用,应及时汇报焊接工程师请求处理。
焊条烘干原则上应分别烘干,但标准和规范要求条件相同下允许同炉烘干,不同型号、牌号或烘烤要求不同的焊条不得在同一烘箱同时烘烤。烘干及保温应严格按有关技术要求执行,焊接材料在烘干时应排放合理、有利于均匀受热及潮气排除。烘干焊条时应注意防止焊条因骤冷骤热而导致药皮开裂或脱落。
烘干时应按焊条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现场使用的焊条应存入保温箱内,随用随取。当焊条在外存放时间超过4小时,应立即将焊条放入恒温箱中。当焊条在外存放时间超过8小时应按照制造厂家说明重新进行烘干,第一次重新烘干的焊条在夹持端头部涂上黄颜色,第二次重新烘干涂上红颜色,反复烘干的次数不得多于三次;常用焊条烘干温度及保温温度见附表。
焊条烘干时应作记录,记录上应有牌号、批号、温度、时间等内容。
严重受潮的焊剂,不得与干燥焊剂同炉焙烤。
焊剂不允许落地回收,应用容器集积或采用自动装置回收,使回收焊剂不受污染、不受潮,仍是热状态的干燥焊剂。
每名焊工应配备焊条保温筒,做到随用随取。烘烤合格的焊条从烘箱或保温箱取出后应立即装入保温筒,并应妥善盖封。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焊接材料的识别标志,以免发生错用,造成质量事故,焊接工程师不定期对焊条烘干记录进行检查。
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
类别
牌号
烘干温度(℃)
恒温时间(h)
碳钢和低合金钢
J427
350~400
1~2
J507
350~400
1~2
注:实际烘干温度及保温时间参照焊条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
5.4 焊材的发放、回收
为了保证焊接材料在其有效期内得到使用,避免库存超期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焊接材料的发放应按先入先出的原则进行。
焊接材料的发放量应严格控制,焊条每次发放数量一般控制在60根以内。对于特殊的焊条发放数量应控制在40根以内。焊条发放需经焊接材料管理员核准后方可发放。
焊接材料管理员应对焊接材料的发放及回收应做详细记录,焊材发放要对焊材牌号、领用人、领用时间、领用数量进行记录,达到焊接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
焊接材料管理员在焊条发放前或将在焊条烘干前,要检查焊条标记是否清晰、焊条药皮是否有损坏等,焊条标记不清晰和药皮损坏的不合格焊条应予报废,对焊条的回收也应按上述要求进行。焊丝表面必须光滑、整洁。
库存期超过规定期限的焊条、药芯焊丝,需经焊接工程师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复验原则上以考核焊接材料是否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为主,一般仅限于外观及工艺性能试验,但对焊接材料的使用性能有怀疑时,可增加必要的检验项目。
规定期限自生产日期始可按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说明书推荐的期限,无明确说明的焊接材料库存期不得超过1年。
对于严重受潮、变质的焊接材料,应由质量部门进行必要的检验,并作出降级使用或报废的处理决定之后,方可准许出库;对于这类焊接材料的去向必须严格控制。
焊工领用焊条时,必须使用合格的焊条保温筒,否则不准发放。
所有未使用完的焊条必须在当班结束后返回到焊条烘干室。
焊接材料管理员要认真核对每位焊工领用焊条数量与回收焊条和焊条头数量是否一致,不允许焊条或焊条头流失于施工现场。
未经烘烤或烘烤不合格的焊条,严禁流入现场。
焊接工作结束后,剩余的焊接材料应回收,回收的焊接材料标志应清楚、整洁、无污染。
6、HSE技术措施
1、焊工在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
2、到场焊工需身体健康,并持有国家统一印制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现场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含切割)作业。
6.1焊接安全注意事项
1、工作前应检查焊机、漏电保护器等设备和工器具,保持完好。焊工健康状况良好,防护用品要齐全、规范完好,工作环境要符合安全要求。
2、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不得从事金属切割、焊接工作,不得乱动焊接设备和专业工具。
3、电焊机电源线、漏电保护器、启动开关、接地线等必须由专业电工安装和拆卸,所有接线要牢固有效。
4、电焊机要做到一机一闸,焊接设备和电源柜要有有效的防雨措施,拉合开关时应戴防护手套,采取侧向护脸操作。
5、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电焊手套。在潮湿环境工作,焊工施工位置必须铺设绝缘胶板或干燥木板。
6、电源线、电焊把线、二次线,禁止与钢丝绳、氧气瓶、乙炔瓶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焊机的二次线。
7、更换施工场地移动电焊把线时,应切断电源。
8、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耳塞、面罩、防尘口罩,防止和减少铁渣、飞溅及有害烟气的危害。
9、氧气、乙炔胶管与电线、电焊把线、二次线等禁止交叉缠绕在一起使用。
10、多名焊工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防止弧光互射,损伤眼睛及外露皮肤。
11、施工现场必须做到“5S”管理,应备有砂箱,灭火器、水源等消防设备,及必备的应急防护药品。
12、高处焊接、切割时,除应遵守有关高处作业安全规定外,还应做到:
1)施工前应清除焊接、切割地点附近的易燃、易爆物,搬不开的要采取遮盖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2)电焊把线及氧气、乙炔胶管不许手持、绕在身上或背在肩上进行爬梯、登高,应用麻绳安全地拉上或卸下。
3)电焊把线及氧气、乙炔管应牢固地绑在工作地点的支架上,工具应放入工具袋,焊接材料应放在稳妥方便的地方,以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4)工作时应注意风向。以免火花及溶渣随风飘落而引起火灾。焊条头不得任意乱丢,应放入焊条桶收回交库。
5)高处焊接作业处下方应设警戒区,不许有人在警戒区逗留,防止火花、焊渣等物落下烫人。必要时应设挡板遮挡。
6)高处作业切割下的废料,应采取可靠的方法防止坠落,不得向下抛掷,必须采取安全的措施,及时清理到地面。
13、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气源、清理好现场。仔细检查工作场地周围,确认不会引起火灾后,方可离开现场。
6.2手工焊安全技术措施
1、电焊机外壳、工作台及焊件均需接地良好。导线应用绝缘良好的橡胶软线,破损的地方,应用绝缘胶布及时包扎。
2、电焊机的二次线应与电焊把线同样要求,不得随意替代。并按要求整齐排列。高处焊接时,应稳妥固定把线,严禁纵横交叉放置。
3、电焊把钳与电焊把线的连线要牢固,握柄应绝缘、耐热。
4、启动电焊机应先合上空气开关,严禁带负荷拉下开关,以免弧光烧伤。在启动或停止操作时,应使头部躲开,脸向侧面,并戴绝缘手套。
5、电焊机如有漏电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通知电工检修。
6、在修整电焊把线和电焊机时,应把电源切断,并设置检修标示牌,派专人守护电源开关。在焊接过程中如突然发生停电现象,应立即按程序切断设备电源。
7、雨天禁止露天焊接作业。在有水或潮湿的环境进行焊接作业,电焊工必须穿戴绝缘胶鞋、手套、加垫干燥木板或绝缘板等安全设施。
8、电焊机使用、保养实行机长制,专机专用。
9、电焊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严禁带病上岗。
10、在储罐内焊接时注意事项。
1)身体避免与金属直接接触,工作服和劳保手套必须保持干燥,必要时采用绝缘胶板、石棉板或干燥的木板隔开。
2)储罐内使用电压为12-36V的安全电压,灯头和电源接头都应具有防爆功能。
3)电焊工携带焊把钳进出储罐时,焊把钳应处于断电状态。工作间断时,把钳应放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绝缘良好处,并关闭焊接电源;
11、在易燃易爆的禁火区施焊时,必须有相关主管部门开具的作业票、用电票和动火票,制定有相关应急预案,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后,并由安全、消防部门派专人现场监护。
6.3环境保护
罐内施工需加强通风除尘,降低尘、毒浓度。焊条、焊丝头不能随意丢弃。下班前及时清扫场地,存放好工具。
6.4JSA主要危害因素清单
见下页。
14
JSA主要危害因素清单
序号
作业活动
危害因素名称
主要后果
风险
等级
控制或消减措施
1
切割作业
火灾、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重大
1.焊割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2.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3.氧气、乙炔阀及各连接接头不得漏气,氧气瓶应配齐防震胶圈及瓶嘴帽,搬运时防止撞击和剧烈震动; 4.氧气瓶、乙炔瓶禁止接触明火,不得在烈日下曝晒或受高温热源辐射。冬季工作时,氧气胶管、乙炔胶管等冻结时,可用不含油脂的蒸汽或热水暖化,不能用火烤;5.金属焊割作业时,氧气与乙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氧气瓶与乙炔瓶距动火点应不小于10米。
2
切割作业
烫伤
人身伤害
一般
1.点火时,焊、割炬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割炬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2.作业人员配戴整齐劳动防护用品。
3
焊接作业
触电
人员伤亡
重大
1.电焊机电源线、漏电保护器、启动开关、接地线必须由专业电工安装和拆卸,所有接线要牢固有效;2.电焊机要做到一机一闸,焊接设备和电源柜要有良好的防雨措施,拉合开关时应戴防护手套,采取侧向护脸操作;3.电焊机外壳、工作台及焊件均需接地良好;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电焊手套。4.雨天禁止露天焊接作业。在有水或潮湿环境进行焊接时,焊工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手套或加垫绝缘胶板或干燥木板;5.更换施工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6.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7.一旦发生事故首先切断电源并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4
焊接作业
电焊弧光
弧光伤害
轻微
1.焊接、切割作业时要配戴合格的劳保用品,特别是要戴好防护面罩、防护眼镜等;2.多名焊工集中施焊时,应有隔光板防止弧光互射。
5
焊接、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