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微写作——怎样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中考“微写作”题型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明确在“微写作”时要根据要求,合理表达。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明确在“微写作”时要根据要求,合理表达。
2、 微读、微写,训练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取对写作示例进行剖析、实战演练的方法。
导入
以前我们写过片段描写的小作文,而微作文大家还未写过。今天我们学习“微写作”之“怎样写简单的说明文”。
一、 什么是微写作?
微写作”实为即时性写作,其篇幅小,耗时少,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微写作字数不是太多,中考的要求是150--200字,中考微写作都属于“规定动作”,而非“自选动作”,这是中考的公平性所决定的,在同一个尺度下,检测考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说明类微写作就是要求考生能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对事物进行简单说明和介绍。具体又可以包括:
日常实用物品:如圆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等)。
影视作品:如要求考生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漫画:如给一幅漫画对画面说明介绍。
时令特征:如介绍初夏的时令特征。
三、说明的概念
说明:用简明、客观、准确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简明——简洁明了
客观——不把主观认识与情感带入文字
(自我退场)
准确——概括事物特点的用词准确,限制性词语准确……
四、说明要做到的
(一)、明确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五、举例说明
(一)、人物类说明
范文一: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甘肃天水,卒于安徽当涂县。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总结归纳人物介绍的特点:
常见的介绍顺序:
第一部分为基础信息:姓名、出生日期、朝代、地点籍贯、身份职业。
第二部分为个人经历简述:主要介绍人物经历/作品、奖项、成就荣誉等内容。
(二)用具类的说明介绍:
实战演练:
同学们你知道钢笔吗?你观察过钢笔的构造吗?你了解它的优缺点吗?(展示实物)
范例二:
我的名字叫钢笔,身上穿着银灰色的金属衣服,笔帽上有一个针形的挂扣,在笔帽的最中间,有一行这样的字“英雄”、“29特细”和一行英文字母HERO。打开笔帽,尖尖的笔尖就露出来了,在笔尖上嵌着两个极小的金黄色字——英雄。我是专门用来写钢笔字的,能写出流畅的字。拧开笔身,我的胃就看得见了,银光闪闪的。我喝水只需要你捏一下塑料软管,就可以喝啦!在我的胃上有“英雄”的字样。我从不偷懒,帮我的主人写了不知多少个整洁漂亮的字。我是主人的好帮手,她也特别喜欢我。
总结归纳用具类说明特点:
名称,外形,结构,功用等等
(三)植物类说明
范文三——《笋》
俗话说:“冬天竹笋土里藏,二月竹笋露出角,三月三来竹满山。”几阵春雨过后,在春雷的召唤下,穿着褐黄色外衣的竹笋,争先恐后地从老竹头旁,杂草丛里,水源旁边,荆棘地里,岩石缝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头来,像一把把倒插在土里的利剑。
竹笋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外形也有所区别。它们大小不一,大的有碗口那么粗,像一座雄伟的宝塔,还像一发发炮弹。小的有甘蔗那么大,像一把把点燃火炬。更小的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一般人很难发现。竹笋不仅大小不一,而且颜色各异。它们有黑褐色,鹅黄色,浅黄色,甚至还有绿色的。
竹笋的用途也很广泛。它的味道鲜美,是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另外还可把新鲜的竹笋做成笋干,让更远的人也尝尝当地的土特产。竹笋长大后可以拿来做建筑材料、日常用具,连外皮都能拿来做工艺品,它们浑身都是宝。
1、此文介绍了竹笋的哪些内容?
竹笋的生长、外形及用途
2、总结归纳植物类说明的基本内容。
名称,颜色,外形,生长情况,用途等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发现语文微写作其实并不“微”,它是一种结合生活,根据情节,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合理表达的一种写作。只要我们多揣摩、多练习、多积累,一定可以胜任这种题型的。
七、作业
1、请大家根据本堂课所学,写一篇介绍大家所熟悉的某蔬菜的说明文,字数150--200字。
2、写一篇介绍圆规的说明文,字数150--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