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面小朋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云云说:“我以后要向姐姐学习,她从二年级开始就已经成为校园志愿者了。”
B.鹏鹏说:“我要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学习。”
C.芳芳说:“我的家乡没什么好的,我一点儿都不喜欢。”
2.我们国家的全称是( )。
A.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
C.华夏中国
D.中华民国
3.在( )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A.1945
B.1949
C.1954
4.下面不是咏月思亲的诗句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国庆节是每年的( )。
A.9月1日
B.10月1日
C.9月30日
6.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 )。
A.烈日
B.蝉鸣
C.彩虹
7.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老师讲课,专心致志地听讲
B.不懂的问题问老师
C.考试的时候与同学商量答案
8.学校( )的图书让我增长知识。
A.体育馆 B.篮球场 C.阅览室
9.今天是周末,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睡到自然醒
B.先完成作业,再和爸妈一起去看望爷爷奶奶
C.先看电视再去踢球
10.重阳节是农历( )。
A.一月一日
B.五月一日
C.九月初九
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
1.家乡的田野里有好多开心的( )。
2.中秋节这天,要吃( ),赏月。
3.我们的身边有很多( )的家乡人。
4.我国的老年人指( )周岁以上的公民。
5.值日的时候要把地打扫干净,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得更( )。
6.我希望家乡的( )更清澈,孩子们上学的( )更平坦,( )更通畅。
7.过有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的马路,要做到:红灯( ),绿灯( ),黄灯( )。
8.课本、铅笔等是我们的( ),我们必须爱护。
9.把同学的奖状集中在一个位置,这个地方的名字叫( )。
10.早晨天不亮,就看到很多爷爷奶奶在广场上打太极拳,说明现在喜欢( )的人越来越多了。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假期和周末。 ( )
2.周末,爸妈总对我说很多“不可以”。 ( )
3.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装扮漂亮我们的教室。 ( )
4.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 )
5.明天就要开学了,作业还没写完呢! ( )
6.人多的时候上下楼梯可以不用排队。 ( )
7.比赛场上,我会为同学加油! ( )
8.上下楼梯时,我们要脚步轻轻,不打扰别人。( )
9.清明节的意义是祭扫祖坟,踏青游春。 ( )
10.总是有同学在课间打闹。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我会连。
10月1日 儿童节
9月30日 国庆节
八月十五 中国烈士纪念日
九月初九 中秋节
6月1日 重阳节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在我们国家,有许多与“秋天”有关的节日。(如下列表格所示)请你将下列节日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
1.你在值日时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2.制定一个公共场所文明公约?(老师相信你能说出3点哦!)
3.讨论一下,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不可以大声说话。
4.“植物角”建立后,你认为每天需要对它做什么事情?
5.说一说你知道的别的地方的物产。
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
1.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是谁呢?带给你怎样的温暖?结合书中内容写一写。(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八.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添花瓣。(动动脑筋,添上几朵花瓣,使文明之花朵朵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C
7.C
8.C
9.B
10.C
二.填空题
1.故事
2.月饼
3.可亲可敬
4.60
5.舒服
6.河流;道路;交通
7.停;行;等一等
8.学习用品
9.荣誉榜
10.锻炼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农历九月初九;登高、赏菊
六.简答题
1.值日时,我们组有的值日生没有完成任务就提前走了,我采取大家一起商议的方式,制定了轮流做具体值日内容的规则,使我们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全部地参与。
2.在公共场所要轻声细语、不乱扔垃圾、主动排队、文明有礼貌。(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医院、图书馆、教室等
4.我们每天都要观察植物角中的小植物们,是否需要浇水,是否需要松土,如果它们有需要我们要及时的做这些活动,让它们快乐的成长呢!
5.海南的香蕉,景德镇的瓷器等。
七.材料题
1.理发师给我们剪头发,让我们变得漂亮;邮递员帮我们送快递,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农民伯伯辛勤的劳作给我们创造食物。
八.综合题
1.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