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4分)
1.暑假期间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
A.跑步
B.去野外游泳
C.打篮球
2.好些年以前,家乡城镇的周边,人们的居住环境是( )。
A.B. C.
3.秋天到了,我们班去秋游时,应该( )。
A.翻越护栏
B.跟紧队伍
C.摘喜欢的花朵
D.到处乱跑
4.中秋节这天,我们全家聚在一起( )。
A.吃月饼
B.吃元宵
5.作品区是展示同学( )的地方。
A.作业
B.才艺
C.图书
6.劳动节是每年的( )。
A.5月1日
B.7月1日
C.9月10日
7.爷爷小时候最喜欢在大树下( )。
A.捞鱼
B.做游戏
C.睡觉
8.下面班委会组成绝对不正确的是( )。
A.班长 学习委员 文体委员 生活委员 劳动委员
B.班长 课代表 小组长 生活委员 学习委员
C.班长 学习委员 文艺委员 体育委员 纪律委员
D.班长 副班长 学习委员 文体委员 生活委员
9.中秋节时,我们要( )。
A.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B.和家人一起吃月饼
C.守岁吃饺子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 ),周围是( )和( )。
A.谷穗
B.天安门
C.齿轮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
1.公交车上大声说话是( )的。
2.我爱家乡的( ),我爱家乡的(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美。
3.秋游时要带上一个( )。
4.每年的10月1日是( )节。
5.升国旗的时候要原地( )。
6.我爱我们班,因为我们班是一个温暖的(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 )、( )、( )……
7.有问题的时候,要( ),求( ),存小异。
8.暑假时,我们都要( )好,( )好,( )好。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 ),周围是谷穗和( )。
10.重阳节是每年农历的( )月( )日。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云云的家住在黄土高坡,那里黄沙漫天。 ( )
2.美丽的傣家竹楼,传说是一位叫苏和的青年设计建造的。 ( )
3.学校营养餐有这么丰富,吃不完浪费点没有什么。( )
4.排队的时候不要靠得太近。 ( )
5.每年的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
6.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
7.暑假,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定了学习、娱乐计划。 ( )
8.丽丽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 )
9.我们不需要和小伙伴一起玩,自己玩就好了。 ( )
10.我今天看了一上午的动画片。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
元宵节 农历九月初九
清明节 公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公历四月五日
端午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正月十五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
1.小调查。
六.简答题(共5题,共37分)
1.怎样做一个小小“调音师”?
2.说两条你爱护班级公共财物的好办法。
3.写几句你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再说说你们那里的中秋节都有什么习俗?
4.调查地点:餐桌上,说出一种家乡特产。
5.我们要制订一些班级规则,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写下来。
七.材料题(共1题,共15分)
1.我家门前新事多。
改造( )的街道。
改造( )的街道。
现在喜欢( )的人越来越多了。
八.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周末,王勇和同学们去秋游,请你在正确的做法的( )里打上“√”。
( )老师说秋游时要带上一个垃圾袋。
( )应该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
( )不用,就扔在这儿,吃完再说!
( )把垃圾捡干净再走吧!
( )看我做的纸飞机飞得多高!(飞得到处都是,然后一个也没捡起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A
5.B
6.A
7.B
8.B
9.B
10.B、A、C
二.填空题
1.不文明
2.山;水
3.垃圾袋
4.国庆
5.立正
6.大家族;学习;劳动;玩耍
7.商量;大同
8.学;玩;休息
9.天安门;齿轮
10.九;九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清洁工;辛勤工作,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整洁;实地调查(答案合理即可)
六.简答题
1.答案不唯一。①做个警示贴,提醒自己小声些.....②讨论时,每组可以指定一个小组长。声音太大时,他就提醒大家.....
2.每天早晨到校后擦桌子;对于多余的粉笔找具体的学生来负责。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吃月饼、赏月等。
4.餐桌上的家乡特产是“老席儿”。这是一种由六个碗或八碗经过蒸制而成的肉制特色。里面有豆腐、粉皮、肉片儿、鱼、鸡等共同组成的一组食物。
5.制定规则要符合全班同学的共同意愿,制定出来的规则要求大家必须遵守;即使个别规则有不妥的地方,也要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更改或变化。
七.材料题
1.前;后;锻炼
八.综合题
1.( √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