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042224 上传时间:2025-06-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步步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由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不成熟,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络成瘾成为影响学生学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0年2月1日在京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9)》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中有网瘾的比例已高达14.1%,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其中大学生网络成瘾已高达14%,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高达2404.2万人。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 1 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原因 1.1网络自身的特点 随着高科技的出现,网络开发者不断加大游戏和娱乐项目的开发力度,因此出现了惊险的网络游戏、激情的色情电影和有趣的网络聊天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鉴于大学生自控能力和意志力薄弱,善于群体活动,他们会更多的相互模仿、攀比,从而染上网瘾。而网络本身的强大影响也是大学生网瘾的重要原因。John Suler于1996年对人类在网络空间这一新社会领域中独特的心理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九种特点:浅显的感知经验;灵活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时间延伸和浓缩;永久的记录;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变化的梦幻般体验;黑洞体验。正是这些特点对某些大学生上网者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湎于这一虚幻世界。 1.2大学生自身某些不良的人格因素 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个性因素)有关,消极的人格特质也是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内部原因。网络成瘾者同时具有以下一些人格特征或行为表现:喜欢独处,敏感警觉,倾向于抽象思维,缺乏社会交往,不服从社会规范,在实际生活中成就感较低,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卑感心理倾向重,自制低下等。此外,研究者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力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之一。他们追求个人的自主行为我个人需要的满足,对社会规范置若罔闻,缺乏对人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尤其是对时间的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人际交往的需要强烈,渴望被人理解,但又带有闭锁心理,情绪波动性较大。任意妄为的行为比较明显。 1.3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 大学生对电脑和网络趋之若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满足其心理上的种种需要,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需要。例如:(1)认知。网络能满足大学生探索知识、实现自我的需要;(2)寻求解脱。网络能满足大学生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需要,有些学生为了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就在网络中寻求解脱,并在不知不觉中成瘾;(3)情感交流与情感宣泄。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社交面太窄,或社交羞涩、缺乏社交技巧,许多青少年都热衷于上网聊天,从而与“网上知音”进行观念上的沟通和情感交流,获得安慰、支持,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4)自我表现和肯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见,但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手到审查和惩罚。你的观点越新奇越有反响,回应越多。使他们找到更多自信。 1.4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大学生从成瘾的内容上讲,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主,网络色情成瘾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从上网动机 上看,多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网上追求的是一种心目中理想性的东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成瘾过程来讲,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呈现螺旋式发展。 2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 网络成瘾的干预,临床上主要是通过网络心理学网站来进行咨询和治疗的。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认知疗法;替代疗法;心理锐敏疗法;强化疗法截断特定的成瘾行为但允许保留非成瘾的上网行为等。但目前还没有关于对这些治疗方法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网络成瘾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成瘾的干预方式的文章也日益增多,众多研究中呈现出以心理学为目的和手段的实证法,以德育为目的和手段的思辨法(强调内省、解释、理论分析)两大模式,但明显存在着问题和现象研究多,影响机制和干预机制研究少;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大学生特点进行可操作性、运用性研究少;心理辅导干预多而其他干预措施少等特点。 由于以上干预模式干预网络成瘾存在着较多问题和效果的不明显性,诸多专家采取运用体育的模式进行干预:体育作为"三育"之一,其本身具有娱乐性,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用它来预防和戒除网瘾既经济又便于推广。体育教育的三种形式即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其对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可行性。 3运用体育方式干预网络成瘾的机制和作用 3.1运用体育方式干预网络成瘾的机制 古代尧、舜时期治水,鲧用了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结果惨遭失败,后来他的儿子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现在网瘾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也无异于洪水。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如果单纯的利用各种方式去堵,倒不如像大禹治水一样,采取疏导的方式,让他们的各种需求在一个合理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式中得到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大学生戒除网瘾时出现戒断反映,又可以避免网瘾反复发作。 体育运动成瘾与网络成瘾都属于无物质性成瘾,二者都可以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特别的满足感,在生理上体会到愉悦感。但是,网络成瘾的背后是长期上网造成的大学生身心的损伤。长期的“人——机”交流模式,加剧了青少年的自我封闭,使正常的人际交往出现异常,变得冷漠,不善与人交际、不合作、不合群。情感上变得冷酷与麻木,行为怪异,孤独感和抑郁感增加;长期沉迷于网络还会荒废学业与青春,一些不良的信息更是会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对于处于生理发育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会导致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精力不足、身体变得越来越弱,严重地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胃肠、中枢神经、眼睛、各关节肌肉等方面的疾病,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体育运动可以和网络一样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但就二者比较而言,网络成瘾,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体育成瘾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这就为利用体育运动来干预网络成瘾提供了可能。 3.2运用体育干预网络成瘾的作用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使我们与现实分离,使我们彼此孤立,而体育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世界,在这里既有身体的对抗,也有智力的较量。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而且能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促进人际交往和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体验到运动愉悦感,体育行为者越是投入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就越能培养起专业技能和审美情趣,因此就越有可能享受到运动的愉悦。体育活动还能经常带来“高峰体验”——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感,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完全的高峰体验不仅对精神而且对身体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是一种完全的释放、彻底的满足。体育运动可以给我们创造许多的高峰体验,小到每一次的进攻,大到一场重要比赛的胜利。体育文化被称为宣泄的文明,只有在体育场上,你才可以大声地喊叫、尽情地宣泄。正如英国哲学家席勒所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青少年网瘾群体上网以玩游戏为主,更倾向于娱乐性,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益智功能、育德功能、社会功能,与网络的娱乐功能、虚拟交际功能等相比有相似之处。但体育是现实社世界,使参与或观赏体育运动的青少年,能品位个中乐趣,达到身心愉悦;能调节社会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与网络带给青少年的副作用相比,体育的诸多功能是网络无法比拟的,它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展;调节青少年的心理,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使青少年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使青少年意志品质、道德观念、集体主义思想等得到强化。与诸多治疗手段相比,体育以其丰富的娱乐形式和独特的吸引力,对初入网吧和涉瘾为深的一部分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强的阻止和挽救作用,对成瘾着也不失一种好的治疗途径。 3.3体育对青少年人格特制施加积极影响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念,勇敢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是体育的基础。因此针对性的进行体育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性格的有效措施。 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一些消极人格特制表现,可以选择一些消极人格特制表现,可以选择一些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如球类活动、团体竞赛活动、野外小组竞赛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青少年兴趣、能力选择他们喜爱且能够胜任的活动内容,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选择中长跑、长距离竞走、游泳等耐力项目培养他们的毅力,克服自制力低下的问题,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从而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 4体育运动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建议 4.1必须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而选择和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每个成瘾者想在网络上寻求的满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想在网络上追求新异的刺激,有的想通过网络结交更多的朋友,有的是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还有的想通过网络来缓解现实中的压力。这些不同的 需要在体育运动中同样可以得到满足。 比如,我们可为他们选择一些集体性项目较好的体育活动(如:三大球、游戏、拔河、接力跑、两人或三人脚踏车、交谊舞等项目)来满足学生增加人际交往的需求。这类项目都是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要求配合默契,要求他们具备较好的与他人协同作战的心理素质,个人参与其中,能在协作中品尝胜利的乐趣,体味到集体的力量。这些项目中大学生既接受别人的帮助,又有主动帮助与保护别人的责任,既有个体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的竞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慢慢改变孤僻、不合群的个性,逐步适应与同学们相互往来,相互沟通,心理相融,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4.2落实并坚持计划的实施, 长期监控以提高干预的效果 网瘾者要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运动处方来改变网瘾者的行为方式时,要有专门的实施者去进行长时间的实施和监督,以保证干预的效果。 4.3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网络成瘾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情况。随着网瘾程度的不断加深,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干预起来也会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要尽量在萌芽状态时进行干预,甚至在没有成瘾时就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从中培养出对体育活动的业余爱好。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就减少了学生的上网时间和网络成瘾性行为的养成。 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成瘾原因,为他们量身订制一定的运动处方,使他们需要从网络上得到的尽可能在体育运动中得以实现,从而使成瘾者以一种良性的方式来达到他们的需要,进而摆脱对网络的迷恋。 4.4积极倡导、完善、发展体育 积极倡导家庭体育,真正完善学校体育,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加强学校和社区的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建设,鼓励建设体育设施;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满足社区、家庭及广大青少年体育活动需要。 5 结论 总而言之,当代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因此能否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成为重中之重。运用体育的方式干预网络成瘾是从网络成瘾的根源干预和防治网络成瘾的有效手段,虽然现在这种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等待解决但我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入手和实验、研究它终将成为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的主要手段。实证检验将成为我们体育人应进行的一项艰巨而不可推卸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昝玉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归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7):70. [2] 刘翠花.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分析与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80. [3]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9)[N].中国青年报, 2010-2-1. [4]蔡敏,杨玉华.沉溺网络使中国部分大学生学业受冲击[EB/CL]. [5]盖华聪,程云波.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可行性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2007,24(1):116-118. [6]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04, 18(11): 796-798. [7]林寻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4): 281-283. [8]朱莉,徐少兵.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瘾的新模式[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117-120. [9]耕夫.网络成瘾的心理症结与调适[J].心理世界,2002,(5):50-51. [10]人民网全文发布5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6[EB/OL]. [ 2005-11-23]. 致 谢 本研究和学位论文是在黄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谨向黄山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还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最后感谢我的母校——淮北师范学院大学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