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三大类。
根据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功能,大体上可分为构造材料,墙体材料和功能材料三类。
2.及质量有关的物理性质:实际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材料的密实度及空隙率〔密实率,孔隙率〕。
3.及水有关的物理性质: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其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其大小用含水率Wb表示: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枯燥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
耐水性:材料在长期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用软化系数K表示:k=fwf
4.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强度,以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来表示:f=PA
产生的变形不因外力的消除而消失的性质称为塑形
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产生的变形可随外力的消除而完全消失的性质称弹性
无明显的变形特征而突然破坏的性质称脆性
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吸收较多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被破坏的性能称韧性。
6.影响材料长期使用的破坏因素复杂多样,可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等。
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类。
水泥强度是评定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以及其他材料,按适当比例搅拌配制并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的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9.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的选用原那么:质量一样的石子,粒径越大,总外表积越小,越节约水泥,故尽量选用大粒径石子。
10.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能,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性质: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11.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1〕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或早强型水泥。
〔2〕采用低水胶比的干硬性混凝土。
〔3〕采用湿热处理——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混凝土
〔4〕掺加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减水剂〕、掺合料〔如硅粉、优质粉煤灰、超细磨矿渣等〕。
〔5〕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
12建筑砂浆按用途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如装饰砂浆、普通抹面砂浆、防水砂浆等〕及特种砂浆〔如绝热砂浆、耐酸砂浆等〕。
13.建筑砂浆按胶结材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非水泥砂浆。
和易性:
〔1〕流动性:可用砂浆稠度仪测定稠度值。
〔2〕保水性:可用分层度仪测定,以分层度表示。
分层度过大,表示砂浆易产生分层离析。不利于施工及水泥硬化。分层度值接近于零的砂浆,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15.砂浆的强度等级:M2.5,M5,M7.5,M10,M15。
砌块。砌块按有无孔洞可分为:实心砌块〔无孔洞或空心率小于25%〕和空心砌块〔空心率大于等于25%〕。
17.建筑工程用钢有钢构造用钢和钢筋混凝土构造用钢两类。前者主要应用型钢和钢板,后者主要采用钢筋和钢丝。
18.钢构造构件一般应直接选用各种型钢。构件之间可直接或附连接钢板通过铆接、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19.为节约钢材,常用冷拉、冷拔或冷轧的冷加工方式来提高热轧钢筋的强度。
20.防水卷材是建筑工程防水材料中的重要制品之一,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常用的有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卷材〕,塑形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卷材〕,聚氯乙烯改性焦油防水卷材〔PVC卷材〕。
21.建筑物:供人们进展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例如工业、民用、农业、园林建筑。
构筑物:人们不直接在内进展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例如水塔、蓄水池、过滤池、沼气池。
高层,不超过24m为多层。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管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23.在?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 50352-2005中对建筑物的耐久年限规定有四个级:一级100年以上、二级50~100年、三级25~50年、四级15年以下。
根底、墙、地面、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局部组成。
根底是地下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25.关于穿过外墙根底的管道施工,应在根底施工时按照施工图纸上标明的管道平面位置和标高位置,预埋管道或预留孔洞。
26.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油毡防潮层、混凝土防潮层。
暗装和明装两种安装方式。在一砖厚的砖墙内,只允许开凿30mm深的垂直内槽,而不宜开凿水平管槽。
28.平屋顶:排水坡度小于5%的屋顶。
排水坡度大于10%的屋面称为坡屋顶。
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30.池壁厚度一般不宜小于200mm。
加强构造的整体性是水池抗震构造的根本原那么。
水体的整体性主要取决于各局部构件之间的连接的可靠程度和构造本身的刚度和承载力。
31.混凝土构造包括素混凝土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和预应力混凝土构造。
32.软钢从加载开场至破坏将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弹性阶段〔2〕屈服阶段〔3〕强化阶段〔4〕颈缩阶段
屈服阶段是软钢设计强度的依据。
33.?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 50010-2021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17-23摄氏度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水泥用量越多,水胶比大,构件体表比小,那么徐变大
34.混凝土的徐变具有如下规律
骨料越坚硬,混凝土的徐变越小
35.钢筋及钢筋混凝土的粘结作用
粘结应力由以下三局部组成:〔粘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1〕钢筋及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
〔2〕混凝土硬结时体积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的摩擦力。
〔3〕钢筋外表凹凸不平及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也称咬合力。
36.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取值主要取决于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保证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要求。
37.构造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平安、适用、耐久的预定功能要求称为可靠,反之为失效。构造构件由可靠转向失效的临界状态称为构造的极限状态。、
38.进展构造构件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并满足以下规定:
〔1〕一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产生拉应力。〔最严格〕
〔2〕二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拉抗强度标准值。
〔3〕三级裂缝控制等级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效应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39.从梁开场加载到受弯破坏,跨中截面受力状态经历了三个阶段:
〔1〕未裂阶段 〔2〕带裂缝工作阶段
〔3〕钢筋应力保持为屈服应力,但塑形变形迅速开展。
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
41.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试验说明,由于梁的剪跨比和配箍率的不同,斜截面的受剪破坏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形态:斜压破坏〔剪跨比拟小,约λ<1〕、剪压破坏〔剪跨比λ约为1~3〕和斜拉破坏〔剪跨比拟大约λ>3〕。
42.按标准方法计算确定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应满足Wmax≤Wlim的要求。假设不能满足,可采用以下任一方法,直至满足为止。
〔1〕在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钢筋直径,增加钢筋根数。
〔2〕将光面钢筋改为带肋钢筋。
〔3〕增加钢筋用量。
43.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力是否到达屈服强度
44.?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 50010-2021将l02l01>3作为单向板的界限,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以下规定计算:
〔1〕当长边及短边长度之比l02l01≤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及短边长度之比2<l02l01<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3〕当长边及短边长度之比l02l01≥3时,宜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45. 沿周边支承的圆板,在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内力和变形也具有轴对称性。在圆板内将产生两种弯矩。一种是作用在半径方向的径向弯矩。一种是作用在切线方向切向弯矩。
46截面设计:圆板中的受力钢筋是由辐射钢筋和环形钢筋组成。辐射钢筋由径向弯矩确定,环向钢筋由切向弯矩确定。
池壁,顶盖和底板三局部组成。
48.荷载组合:
〔1〕池内满水,池外无土 〔2〕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3〕池内满水,池外有土
均匀分布。
50.水池的抗浮稳定性验算一般包括整体抗浮验算和局部抗浮验算两个方面。
不宜小于200mm,预制壁板的厚度可采用150mm。
52.当圆洞直径〔矩形孔垂直于板跨方向的宽度〕不大于300mm时,板内受力钢筋不用切断,可直接绕过洞边,在孔边也不需采取其他措施。
53.砌体在轴向拉力作用下,一般沿齿缝截面破坏,此时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主要取决于块体及砂浆连接面的粘结强度。砌体受弯破坏特征可分为沿齿缝截面受弯破坏和水平通缝截面受弯矩破坏,其主要取决于块体及砂浆连接面的粘结强度,砌体的抗剪强度主要及砂浆的强度等级有关。
54.墙、柱是受压构件,除了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必须保证其稳定性。标准中通过验算墙柱高厚比的方法进展墙柱稳定性验算。
55.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措施: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砖圈梁,以加强墙体刚度和稳定性。
56.土是由颗粒〔固相〕,水〔液相〕和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57.土的干重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局部的重量,在工程上常把干重度作为评价土体严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土的孔隙比是指土中孔隙体积及土粒体积之比,孔隙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度。
58.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特殊土包括淤泥,红黏土,人工填土。人工填土按组成物质分成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
59.地基应力一般包括土自重应力和由建筑物引起的附加应力。
60. 按桩的传递荷载途径不同,可分端承桩和摩擦桩,按施工方法不同,桩有预制桩和灌制桩两种
61.影响根底埋深的条件很多,应综合考虑以下条件: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根底和地下设施,根底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根底埋深
〔5〕地基土冻涨和融陷的影响
选择 15/30分
填空 20/20分
判断 10/10分
简答 05/30分
计算 01/10分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