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汇总笔记
1
单选题
1、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答案:B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iFe2O4中Fe为+3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Ni的化合价为x,则x++3×2+-2×4=0,解得x=+2,故选B。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B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故选B。
3、景德镇的高岭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n】是制造陶瓷器的优良原料。经分析,其中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
A.n=1
B.n=2
C.n=3
D.n=4
答案:D
根据化学式Al2(Si2O5)(OH)n和其中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有:27×216×5+16n=38,解之得,n=4。故选D。
4、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B.过滤C.活性炭吸附D.杀菌消毒
答案:D
A、自然沉降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除去的是不溶性的色素和异味,是将色素和异味分子吸附起来,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杀菌消毒是将微生物灭活,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5、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答案:A
“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而不是以原子、分子或单质等形式存在,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6、课本中用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常温下,水的pH=7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答案:C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可增强谁的导电性,说法正确;
B、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生成速率比正极快,说法正确;
C、常温下,水显中性,pH=7,但是在电解水实验中不能得出该结论,说法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故选:C。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
B.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C.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
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答案:B
A、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
B、蒸馏后得到的水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
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并不能除去所有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氯化钠(NaCl)B.次氯酸钠(NaClO)
C.氯酸钠(NaClO3)D.亚氯酸钠(NaClO2)
答案:B
A、氯化钠中氯元素显-1价,不符合题意;
B、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氯元素显+1价,符合题意;
C、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氯元素显+5价,不符合题意;
D、亚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氯元素显+3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生活中常使用消毒剂来杀菌、消毒。下列几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双氧水消毒液(H2O2)B.“84"消毒液(NaClO)
C.酒精消毒液(C2H5OH)D.过氧乙酸消毒液(C2H4O3)
答案:A
A、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21×2+16×2×100%=94.1%;
B、NaCl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23+35.5+16×100%=21.5%;
C、C2H5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2×2+1×5+16+1×100%=34.8%;
D、C2H4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12×2+1×4+16×3×100%=63.2%;
故选:A。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MgB.COC.CaSO4D.Cu(OH)2
答案:A
A、镁是由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钙是由Ca、S、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铜是由Cu、O、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答案:D
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正确;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说法错误。
故选:D。
1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
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
答案:A
A、沉降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符合题意;
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杂质离子是溶解在水中的,过滤的方式不能除去,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长期使用,它的吸附能力会下降,所以一定时候应该更换,不符合题意
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不是纯水,此时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答案:A
A、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气泡,所以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选项正确;
B、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统称氢元素,氧原子统称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与水分离,即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不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选项错误;
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连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中生成氧气,负极玻璃管中生成氢气,所以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倍,选项错误,故选A。
1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生活中节约用水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答案:C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生活中节约用水,可节约水资源,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
D.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D
A、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从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多选题
16、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uB.HeC.HD.C60
答案:AB
分析:元素符号有两种意义,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比如Cu、Fe等,还有稀有气体;在微观上,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原子或一个原子。
A、Cu可以表示铜元素,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种金属,A符合题意;
B、He可以表示氦元素,可以表示一个氦原子,还能表示氦这种稀有气体,B符合题意。
C、H可以表示氢元素,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氢气的化学式是H2,C不符合题意;
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可以表示一个C60分子,可以表示C60这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AB。
小提示:如果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则只有微观意义。比如"2O"表示两个氧原子。
17、下列关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C.凡澄清、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纯水
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答案:AC
试题分析:A中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句话是错误,水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B中地球中水量很大,但是真正能被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很有限,并不充裕,C中在化学药品中,澄清、无色透明的液体有许多,不一定是水,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现在水污染问题很严重,故选AC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
18、已知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 )
A.9:20:5B.9:20:33C.2:5:3D.5:6:3
答案:AB
解法一(变换法):由于混合物和Fe3O4中铁与氧的质量比都是21:8,即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恰好为3:4,Fe3O4可以任意比例参加混合;FeO、Fe2O3必须按分子数1:1的比例混合后,恰好使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才能保证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即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分子个数比为1:1:任意值,则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2:160:任意值=9:20:任意值(这种将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比变换为原子个数比、分子个数比求解的方法可称为“变换法”);
解法二(十字交叉法):已知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的平均值为21:8,Fe3O4中铁与氧的质量比恰好为21:8,即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恰好为3:4,Fe3O4可以任意比例参加混合;可以通过含铁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与“一大一小值”,选择十字交叉法求解FeO,Fe2O3的质量比:
FeO含铁质量分数5672=79↗2129-7109×79混合物的平均含铁2121+8———Fe2O3含铁质量分数5680=710↘79-212910×1420
M(FeO):M(Fe2O3)=9:20,四氧化三铁任意;
故选AB。
19、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摄入量越多越好
B.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营养素
C.人体内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
D.医药用品中的吗啡、可卡因等药物具有镇静作用,人们可以长期使用
答案:BC
分析:A、营养物质要均衡地摄取,才能促进人体健康;
B、根据维生素的作用和含量进行解答;
C、根据缺钙,中老年人会得骨质疏松症进行解答;
D、根据吗啡、可卡因服用时间过长易上瘾进行解答。
A. 油脂虽然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是也不是摄取越多越好,过多地摄取会影响身体健康,说法不正确;
B.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属于微粒元素,但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缺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物质,说法正确;
C.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说法正确;
D. 吗啡、可卡因等药物具有镇静作用,但易上瘾,不可以长期服用,说法不正确。
故选BC。
20、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A.滤纸不够厚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D.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答案:CD
过滤操作的时候要注意“一贴、二低和三靠”,如果过滤之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实验仪器不干净等造成的。故选CD。
21、如图是某芝麻酱说明书,下列关于该芝麻酱判断正确的是( )
A.不含微量元素B.不含糖类和油脂
C.婴儿要慎用D.钙含量低于蛋白质
答案:CD
分析:根据芝麻酱说明书的内容,结合选项进行对照解答即可
A. 从说明书的内容可知,芝麻酱中含有铁、硒等微量元素,故A的判断不正确;
B. 从说明书的内容可知,芝麻酱中含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即糖类,故B的判断不正确;
C. 从说明书的内容提醒可知,该食品可引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所以婴儿要慎用,故C的判断正确;
D. 从说明书的内容可知,每100g芝麻酱中含有钙低于蛋白质,故D的判断正确。
故选CD.
2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B.C.D.
答案:AB
分析:微观上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A、只含有1种分子,是纯净物。
B、只含有1种分子,是纯净物。
C、含有2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
D、含有3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
故选AB。
2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使用下列物质,能达到净化水质目的的是
A.活性炭B.高锰酸钾C.明矾D.澄清石灰水
答案:AC
试题分析:活性炭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水中细小的杂质,明矾溶于水可以产生胶体,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易沉降的杂质,使之聚集沉降,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会引入新杂质,通常不用来净水。
考点:水的净化
点评:关于净化水的考题近几年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并不是每年都考,但是相关知识点和常识却非常重要。
24、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电子数目和原子数目,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H3和H2O2B.CH4和NH4+C.CO和N2D.Na+和NH4+
答案:AD
A、NH3中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H2O2中含有18个质子和18个电子,都含有4个原子;所以原子数目虽然相同但是电子数目不同,故A不属于等电子体,故A正确;B、CH4中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NH4+中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都含有5个原子。所以具有相同的电子数目和原子数目属于等电子体,故B错;C、CO中含有14个质子和14个电子;N2中含有14个质子和14个电子,都具有2个原子,所以具有相同的电子数目和原子数目,属于等电子体,故C错;D、Na+中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含有1个原子;NH4+中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含有5个原子,所以虽然电子数目相同但是原子数目不同,不属于等电子体,故D正确。故选AD。
25、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氧化铝、铝合金B.氧化铁、铁锈C.白垩、石灰石D.二氧化碳、干冰
答案:AB
A、氧化铝是由氧、铝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铝合金含有铝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B、氧化铁是由氧、铁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C、白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都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氧、碳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AB。
填空题
2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_____(或用纸槽代替);液体药品一般存放在_____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mL。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_____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_____(填“纯净”或“不纯”)。
(5)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答案: 药匙 细口瓶 1~2 量筒 不纯 1/3(三分之一)
(1)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用纸槽代替;液体药品一般存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法取用。故填:药匙;细口瓶;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1~2mL.故填:1~2;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填:量筒;
(4)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故填:不纯;
(5)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填:三分之一。
27、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答案: BCE D A
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故A中物质属于纯净物;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A中物质属于单质;
B、B中含有氧气和臭氧,是由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所以B中是混合物;
C、C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由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所以C中是混合物;
D、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D中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冰水是纯净物,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E、E中物质是由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所以E中是混合物。
所以属于混合物的是BCE,属于化合物的是D,属于单质的是A。
28、将下列短文划线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竹盐是以松木(松木中含有碳元素:_____)作燃料经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物质,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低钠盐中含有20%~30%的氯化钾(氢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_____),能预防高血压;工业用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其主要成分亚硝酸钠,它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硝酸根离子:_____)
答案: C K+1Cl NO3-
解:碳元素表示为C;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表示为K+1Cl;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硝酸根离子表示为NO3-。
2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含有原子序数为1、7、17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5)化学符号2OH-表示的意义为______。
答案: 金属 O NH4Cl 2个氢氧根离子
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11号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为9号元素氟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每层电子数分别为2、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4)原子序数为1、7、17三种元素分别为氢、氮、氯元素,三者可以组成化合物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
(5)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化学符号2OH-表示的意义为2个氢氧根离子。
30、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
(2)可用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 玻璃棒 肥皂水 煮沸 ②③
(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所以答案是:玻璃棒;
(2)硬水加肥皂水生成的泡沫少,软水加肥皂水生成的泡沫多,所以可以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所以答案是:肥皂水;
(3)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的加热煮沸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所以答案是:煮沸;
(4)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会污染水体;随意弃置废旧电池时,其中的重金属能够污染水体;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时会污染水体;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会污染水体;
所以答案是:②③。
1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