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62039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笔记重点大全 单选题 1、水稻的种子有非糯性和糯性两种类型,花粉也分为非糯性花粉和糯性花粉,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取 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非糯性和糯性的遗传,说法正确的是()AF1出现这样的花粉比例是对 F1进行测交的结果 B上述实验说明非糯性为显性性状 C该观察结果能够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D所有 F2的花粉类型及比例与

2、F1均不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纯种的非糯稻和糯稻杂交,得到 F1,则 F1的基因型为 Aa,能产生 A 和 a 两种基因型的配子,且比例是 1:1;已知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所以 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多个视野,两种颜色的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 1:1。A、F1出现这样的花粉比例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 错误;B、上述实验不能确定性状的显隐性,B 错误;C、由于取 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1/2 花粉呈蓝黑色,1/2 呈橙红色,说明 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 1:1,所以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C 正确;D、F2与 F1的

3、花粉类型和比例都相同,D 错误。2 故选 C。2、香豌豆中,当 A、B 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杂交,子代中38开红花;若让这一株红花植株自交,则自交后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A19B29C59D89 答案:D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只有基因型为 A_B_的香豌豆个体开红花,且红花植株与非红花植株杂交,后代既有红花也有非红花植株,说明 A、a 基因与 B、b 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发生连锁。红花植株 A_B_与 aaBb 植株杂交,子代中38开红花,aaBb 产生的配子为 aB:ab=1:1,说明红花植株的基因为AaBb

4、,该红花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红花植株占916,杂合体红花在后代中比例为 816,故红花植株中杂合体的比例为89。故选 D。3、下列有关生物遗传性状的表述,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也能发生性状分离 C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答案:D 解析:1)、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2)、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3 3)、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具有纯合子和杂合子。4)

5、、一般来说杂种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A、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子一代不能表现出的性状,A 错误;B、纯合子中不存在等位基因,所以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 错误;C、杂合子中存在等位基因,所以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能出现纯合子,C 错误;D、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D 正确。故选 D。小提示:4、某杂合高茎(Dd)的豌豆植株自交产生高茎和矮茎,让子代的高茎植株自交,则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值为()A1/2B3/5 C2/3D1/3 答案:C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6、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d 豌豆自交,子代产生的高茎豌豆中有两种基因型 DD 和 Dd,且比例为 12,让其进行自交,则后代中的纯合子 DD+dd=1/3+2/31/2=2/3。故选 C。小提示:5、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 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A1对 A2、A3为显性,A2对 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致死。4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

7、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D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的概率为 2/3 答案:C 解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2)、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3)、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能使生物的性状出现差别,以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4)、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引起性状改变,如发生的是隐性突变(Aa),就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A、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

8、是不定向的,A 正确;B、由黄色基因纯合致死,可推测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 正确;C、由题可知 A1A3和 A2A3杂交,后代为 A1A3黄色,A1A2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三种毛色,C 错误;D、两只黄色老鼠交配,由于 A1A1纯合致死,子代中黄色老鼠的概率为 2/3,D 正确;故选 C。6、下列关于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 F2出现 3:1 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 B“若 F1(Aa)与 aa 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

9、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5 D“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过程 答案:A 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A、“一对相对性状遗

10、传实验中 F2出现 31 性状分离比”属于实验中发现的问题,A 错误;B、“F1(Aa)与 aa 杂交的后代会产生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B 正确;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 正确;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D 正确。故选 A。7、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 的植物自交,假定这 6 对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至少有 24 条染色体 B该植物可以产生 32 种不同基因型的花粉 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植物的一个雄性原始生殖细胞一定形成 4 种花粉 DF1中 1 对等位基因

11、杂合、5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32 答案:C 解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6 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3)、含一对等位基因 Aa 的杂合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 AA、Aa、aa,其中纯合体为 1/2,杂合体为 1/2。A、由题意:6 对基因自由组合,说明这 6 对等位基因位于 6 对不同的染色

12、体上,即正常体细胞至少有 12 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至少有 24 条染色体,A 正确;B、该植物体的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故可以产生不同基因型的花粉类型有 2532 种,B 正确;C、若 HH 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植物的一个雄性原始生殖细胞还是形成 2 种花粉,C 错误;D、F1中 1 对等位基因杂合、5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1/2)(1/2)415/32,D 正确。故选 C。8、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 的植物自交,假定这 6 对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至少有 24 条染色体 B该

13、植物可以产生 32 种不同基因型的花粉 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植物的一个雄性原始生殖细胞一定形成 4 种花粉 DF1中 1 对等位基因杂合、5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32 答案:C 解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7 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3)、含一对等位基因 Aa 的杂合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 AA、Aa、aa,其中纯合体为 1/2,杂合体为 1/2。A、由题意:6 对基因自由组合,说明这 6 对等位基因位于 6 对不同的染色体上,即正常体细胞至少有 12 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至少有 24 条染色体,A 正确;B、该植物体的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故可以产生不同基因型的花粉类型有 2532 种,B 正确;C、若 HH 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植物的一个雄性原始生殖细胞还是形成 2 种花粉,C 错误;D、F1中 1 对等位基因杂合、5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1/2)(1/2)415/32,D 正确。故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