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蒙田教育 人要有三个头脑,你知道吗?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B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均取10m/s2》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有三个,这三个基本单位是( )
A.m、kg、s B.m、s、N C.m、kg、N D.kg、s、N
2.判断下列图像属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3.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
A.30m B.40m C.50m D.60m
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A. B.2mg C.mg D.
5.如图所示,一个小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则小木块受到的力是( )
A.重力,弹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B. 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C.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D.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6.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乘员可能受到伤害。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安全带以尽可能地减轻猛烈碰撞。假设某次急刹车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使质量70kg的乘员的加速度大小约为6m/s2,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最接近( )
A.100N B.400N C.800N D.1000N
7.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加速度的关系,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的大小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D.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
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关于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同时开始运动 ②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
③前2s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2s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④在距出发点4m处,甲追上乙,两物体相遇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③④
9.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在机械指针体重计上,突然下蹲直到蹲到底静止。根据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方法,试分析判断整个下蹲过程体重计上指针示数的变化情况(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1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2
1
3
0
2
4
6
8
10
F/N
t/s
2
0
2
4
6
8
10
4
t/s
v/m/s
A.m=0.5kg,μ=0.4 B.m=1.5kg,μ= C.m=0.5kg,μ=0.2 D.m=1kg,μ=0.2
二、计算题(40分)
12.(10分)据报载,我国自行设计生产运行速度可达v=150m/s的磁悬浮飞机。假设“飞机”的总质量m=5t,沿水平直轨道以a=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动至最大速度,忽略一切阻力的影响,求:
(1)“飞机”所需的动力F
(2)“飞机”起动至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用F=10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使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2.0s物体的速度增大到v=4.0m/s,求:
(1)物体在此2.0s内通过的位移
(2)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µ
13.(10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向右运动,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再经时间2t,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求:
(1)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
(2)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
(3)工件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14.(10分)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
t1=v1/a1 …; t2=(v1-v2)/a2 …; t= t1 + t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参考答案(C类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D
A
D
B
C
A
11.解:(1)Fµ=µFN= µmg=0.4×10×10N=40N(3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 (3分)
(3)第3s内位移 (4分)
12.解:(1)若靠自身发动机起飞,设通过x=100m的速度为vx,则
由得 (4分)
所以不能靠自身发动机起飞(1分)
(2)弹射装置使飞机起飞初速度为v0,则根据
得 (5分)
13.解:如图所示P的受力图
水平方向 F1=Fcos300--------①(3分)
竖直方向 F2+Fsin300=GP---②(3分)
又 F= GQ=2N----------③
联合①②③解得 F1= (2分) F2=9N (2分)
13.解:如图所示的受力图
由三角知识得 (3分) (3分)
所以 (2分) (2分)
14.解:(1)由图像知: 匀加速的末速度v=4m/s
加速过程
a1=v/t1=4/2=2m/s2(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µmg=ma1-------①(2分)
减速过程
a2=-v/t2=-4/4=-1m/s2(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µmg=ma2-------②(2分)
联合①②解得 F=30N(2分) µ=0.1(2分)
参考答案(D类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C
B
D
B
C
A
11.解:(1)m=5t=5000k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机”所需的动力 F=ma=5000N(5分)
(2)起飞所需时间 t=v/a=150s(5分)
12.解:(1)2s内位移 (3分)
(2)加速度 a=v/t=2m/s2(1分)
如图所示的受力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µ=ma(3分)
Fµ=F-ma=10-2×3=6N(1分)
由Fµ=µFN 得µ=Fµ/FN=6/20=0.3(2分)
13.解:(1)工件的加速度 a=v/t(2分)
(2)设工件的质量为m,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µmg=ma(1分)
所以动摩擦因素 µ=(2分)
(3)工件加速距离 (2分) 工件匀速距离 (2分)
所以工件从左端到达右端通过的距离 (1分)
14.解:不合理 (1分)
理由: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v1/a1=10s ,t2=(v1-v2)/a2=2.5s(2分)
总位移 x==275m>s。故不合理(2分)
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则
(2分)
解得 v=36m/s
这样加速时间 t1= v/a1 =9s 减速时间 t2=(v-v2)/a2=2s (2分)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 t=t1+t2=11s (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