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含答案(全).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42234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0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含答案(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含答案(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全)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惟煮粟米二升 惟:只。 B.经宿遂凝 遂:就。 C.暖而啖之 暖:暖和。 D.谥文正公 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 ) A.勤奋 B.不怕清苦 C.持之以恒 D.谦虚 E.不顾家室 F.专心致志 (三)铸砚示志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常临鉴自奇 鉴:镜子。 B.屡举进士 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 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 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 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 卒:终于。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桑维翰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 B.桑维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试官是一个昏庸的官员。 (四)系剑冢树 吴,季札,出游上国①,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宝剑,系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与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①上国:春秋时,对吴楚而言齐晋等中原之国,称为“上国”。]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出游上国游:交游,往来。B.过徐君过:访,探望。 C.系徐君好季札剑好:认为……好。D.口弗敢言弗:不。 E.系徐君冢树而去 冢:坟墓。F.岂以死倍吾心哉倍:通“背”,违背。 2.画线语句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使上国,末献”——出使上国,没有献出宝剑。 B.“尚谁与乎”——还给谁呢?(与,给;宾语“谁”前置。) C.“吾心已许之”——我的心已许给了他。 (五)不责碎玉吏 宋,韩琦,在大名①日,有人献玉盏二只,表里无暇,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永为室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②饮,将用之,俄为一吏误触倒其桌,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伏地待公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客曰:“凡物成毁有数。”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②漕使,管水道的官吏。] 1.加黑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为一吏误触倒其桌俄:一会儿。为:被。 B.吏伏地待公罪罪:动词,治罪。 C.顾吏曰顾:回头看。 D.汝误也,非故也故:事故。 2.判断下列语句翻译正误。 A.“永为室玩”一一一长久地作为室中的玩物。( ) B.“覆以锦衣”——用华美彩色的饰布盖在桌上。( ) C.“凡物成毁有数”——所有的东西形成、毁坏都有定数。( ) D.“何罪之有”——什么罪他有呢?( ) (六)抱璞自泣 楚,卞和,游荆山,得璞玉①,奉献武王。王使人相之曰:“石也。”以和为诈,而刖②其左足。及文王即位,和复奉献之,王使人相之曰:“石也。”又以和为诈,而刖其右足。及成王立,和又欲献,恐见害,乃抱璞哭于荆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继之以血。成王闻之,使人问之:“天下刖者多矣,子奚泣之悲耶?”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吾是以悲。”随使献玉。王使玉人琢其璞,果得美玉,遂命之曰:“和氏壁”。 (注:①璞(pú)玉,没有雕琢过的玉石②刖(yuè,断足之刑。〕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恐见害见:表被动译为“被”。 B.三日三夜泣尽泣:哭泣。 C.子奚泣之悲耶奚:xī,为什么。 D.宝玉而题之以石题:题名,命名。 E.贞士而名之以诳诳:kuáng,欺骗。 F.吾是以悲是以:“以是”的倒装。是:这,此。 2.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以和为诈”——(王)认为卞和是(在)欺诈。( ) 3.“吾是以悲”一句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是:(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七)强项尽忠 后汉,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①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公主出行,以奴骖乘②。宣候之,乃驻车叩马③,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④。帝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赖(chì)“强项⑤令”,出。 (注:①苍头,奴仆。②骖乘(shèng),古代乘车在车上右侧陪乘的人,③叩马,拦马。④帝,汉光武帝刘秀。⑤项,脖子。〕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因匿主家匿:nì,躲藏。 B.宣候之候:等候。 C.大言数主之失数:shǔ数落、指责。 D.因格杀之因:副词,于是、就。格:打、斗。 E.帝使宣叩头谢主谢:感谢。 F.强使顿之顿:叩、磕。 2.判断翻译正误。 A.“主即还宫诉帝”——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向皇帝告状。 B.“因敕‘强项令’,出”——(帝)于是称他为“强项令”,让他回去了。 3.概括董宣的性格特征: (八)号殿上虎 宋,刘安世,廷谏,至犯雷霆之怒①,则执简却立。待天威少霁,复前极论,一时奏对,且前且却者,或至四五,殿庭观者汗出竦听。众目公,号曰“殿上虎”。 [注:①雷霆之怒,指帝王愤怒、发作。下句中的“天威”与此意同。]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廷谏,至犯雷霆之怒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犯:冒犯,触犯。 B.执简却立简:即“笏”,大臣上朝手执的狭长板子。却:退。 C.天威少霁少:通“稍?。霁:雨过天睛,此指气消。 D.复前极论前:动词,上前。极论:极力论争。 E.汗出竦听竦:sǒng,肃敬。 F.众目公目:名词用作动词,看着。 2.“廷谏”中的“廷”与“殿庭观者”中的“庭”意思是不是相同?(请查字典后回答) 3.刘安世为什么被称“殿上虎”? 4.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九)俭啬老 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①减,比②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③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④,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货财没官。 [注:①辄zhé,就。②比:等到。③寻:接着。④他说:外传。] 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侵晨而起侵:渐近。侵晨,天刚要亮。 B.聚敛无餍 餍:(yàn)满足。 C.闭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钱。 D.我倾家赡君赡:shàn,赡养。 2.判断语句翻译的正误。 A.“恶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草菜为食物。 B.“或人从之求丐”——有个人跟着他,向他乞讨。 C.“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从堂屋走出,随着脚步减少(准备送给乞者的钱) D.“货财没官”——财产没有交给官家。 3.老人给了乞者多少钱?( ) 4.“闭目以授乞者”中“闭目”的细节与“我倾家赡君”这样的人物语言,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 (十)诸小儿取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①王戎,西晋人,“竹林七贤”之一。]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 A.尝与诸小儿戏( )( ) B.诸儿竞走取之( )( ) C.取之信然( )( ) 2.翻译“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 3.这个小故事要说明的是: 二、许允妇故事三则 (一)许允妇捉夫裾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①,德加妹②,奇丑。交礼竟,允元复人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③。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④,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⑤,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fú)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注:①许允,三国时魏人,官至领军将军,后被司马师所害。阮卫尉,姓阮名共,卫尉是官名。②德加,阮卫尉之子,官至河内太守。③桓范,官至大司农。④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纺织)。⑤百行(xíng):泛指各种好品行。] 1.加黑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允有客至会,正好、恰巧。 B.妇令婢视之婢,bì,使女。 C.还答曰还,huán,回来。 D.桓果语许云果,结果。 2.加黑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见妇 既:将要。 B.妇料其此出 其:指代许允。 C.许因谓曰因:于是。 D.遂相敬重 遂:于是,从此。 3.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礼意,允无复入理”——婚礼结束后,许允已不再有进入洞房的可能。 B.“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肯定是有用意的,你应当细心体察。 C.“便捉裾停之”——就拉住许允的衣襟要他停下。 D.“妇有四德,卿有其几”——许允的媳妇应该有四德,你有其中几条呢? 4.选段开头“家人深以为忧”的原因是:_________此事之后家人还担忧吗?________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________ (二)许允妇诫夫免祸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论语·子路)》。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否,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③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注:①吏部郎,主管官吏任免、升降的部门的官员。②虎贲,官名,皇宫中卫戍部队的将领。③阮新妇,即许允妇,姓阮。] 1.加黑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遣虎贲收之 收:逮捕。B.其妇出诫允曰 诫:告诫。 C.明主可以理夺 可:可以。以:用。夺:使改变。 D.允衣服败坏 败:失败。F.勿忧,寻还 寻:不久。 2.画线语句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 A.“多用其乡里”——较多地重用了他同乡的人。 B.“举尔所知”——举荐你所了解的人。 C.“陛下检校,为称职与否”——陛下(可以)核查,(看他们)是否称职。 D.“皆官得其人”——都是和官僚相好的那些人。 3.许允被收,“阮新妇自若”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她知道许允没有任用坏人和亲信 B.因为她知道许允会用孔子的话辩解 C.因为她知道魏明帝是能听进道理的人 D.因为她知道许允衣服破旧会感动明帝 (三)许允妇教子免祸 许允为晋景王①所诛,门生②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③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④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注:①晋景王,即司马师。②门生,两晋、南北朝时依附于世家豪族的人。③蚤,通“早”。④钟会,三国时魏人,官至司徒。]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生走入告其妇走入:跑进(内室)。 B.无豫诸儿事无豫:不关。 C.景王遣钟会看之之:代许允的妻子及孩子。 D.汝等虽佳汝等:你们几个。 E.才具不多具:才能。 F.会止便止会:正好。 2.画线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妇正在机中”——许允的妻子正在机上纺织。 B.“蚤知尔耳”——早就知道会这样的。尔,代词“这”。 C.“后徙居墓所”——后来迁居到许允的墓地居住。 D.“若才流及父”——如果才能的品级赶得上其父。流,品级。 E.“儿以咨母”——孩子们为钟会要来之事向母亲请教。 F.“率胸怀与语”——敞开胸怀和“话匣子”。 3.翻译“会反,以状对,卒免”一句。 4.总览《许允妇故事三则》说说许允的妻子是怎样一个人。 三、《世说新语》故事八则 (一)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①及中表②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③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⑤与君先人伯阳⑥有师资之尊⑦,是,仆与君奕世⑧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yù)之。韪曰:“小时了了⑨,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⑩ [注:①清称:有清高的名称。②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③府君,李元礼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④仆,对自己的谦称。⑤仲尼,孔子的字。⑥伯阳,即老子,姓李。⑦师资之尊,指礼尊对方为师的敬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⑧奕(yì)世,累世。⑨了了,聪明、懂事。⑩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1.判断画线词语解释的正误。 A.诣门者——登门拜访的人( ) B.乃通——(看门人)才肯通报( ) 2.“人以其语语之”句中,“其”指代( ),“之”指代( ),第一个“语”是( )词性,第二个“语”是( )词性。 3.结尾处陈韪为什么“大踧踖”? (二)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②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③也。” [注:①轩冕,指官员乘坐的车。②废书,废止读书。③友,旧说同学为朋,同志为友。] 1.管宁为什么说华欲不是自己的“友”? (三)荀巨伯看友人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①贼攻郡。友人语(yù)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泛称。]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值胡贼攻郡 值:正赶上。 B.子可去 去:离去。 C.不忍委之 委:委曲。 D.遂班军而还 班:调回或调动军队。 2.试简评本段主旨。 (四)张吴兴亏齿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①知其不常②,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③?”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注:①先达,有德行学问而又声位显达的前辈。②不常,才能不凡。③窦,洞。] 1.张吴兴的“不常”,从文中哪里可见? (五)阿翁以子戏父 张苍梧是张凭之祖,尝语凭父曰:“我不如汝。”凭父未解所以,苍梧曰:“汝有佳儿。”凭时年数岁,敛手①曰:“阿翁,讵②宜以子戏父!” [注:①敛手,拱手,②讵,jù,副词,表反问,“哪里”、“怎能”。] 1.本段主旨是什么? (六)玉镜台聘婚 温公①丧妇,从姑②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③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馀④,乞粗存活,何敢希汝比?”却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第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⑤,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⑥,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⑦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注:①温公,即温峤(piáo)。②从姑,堂姑。③属,通“嘱”④馀,同“余”。⑤交礼,行交拜之礼。⑥老奴,对年老男子的戏称。⑦刘越石,西晋大将军。] 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密有自婚意密:私下里。 B.但如峤比云何但:但是。比:类,同样的。 C.乞粗存活粗:马马虎虎。 D.女以手年披纱扇披:掀开。纱扇:遮面的纱巾。 2.判断下列语句理解的正误。 A.“姑以属公觅婚”——堂姑把女儿托给温公,让他给(女儿)找个夫婿。( ) B.“何敢希汝比”一一哪敢希求和你相比?( ) C.“婿身名宦”——婿出身于有名望的官宦之家。( ) D.“尽不减峤”——都不比我差。( ) (七)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①,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②,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③,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借,又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④,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注:①武帝:晋武帝司马炎。②柯,草木的枝茎。扶疏,枝味茂盛下垂的样子。③讫,pì完了。④恨,遗憾。] 1.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石崇与王恺争豪 豪:富有 B.并穷绮丽 并:一起,都。穷,用尽。 C.以饰舆服 舆:车 D.恺以示崇 示:给……看。 E.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悉:小心地。 F.如恺许比甚众 许:表约数。比:类,同样的。 2.补出这个句子中省略的词语,并解释加黑字。 又以为疾已之宝。 3.王恺的身份是: 4.结尾处王恺为什么露出了失意的样子? (八)殷仲堪屏人 王绪数谗殷荆州①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 )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殷从之。国宝见王绪,问曰:比③与仲堪屏人何所道?”绪云:“故是常往来,无它所论。”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注:①殷荆州,即殷仲堪。②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③比,近来。] 1.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绪数谗殷荆州数:shù数次,量词。谗:讲坏话。 B.殷甚患之患:忧虑。 C.卿但数诣王绪但:只。数:shuò,屡次。 D.往辄屏人往:去了。辄,就。屏:bǐng,退;使……退。 2.①文中括号处省略的说话人是( )。 ②“故|是|常往来“停顿是否恰当?( )翻译此句。 3.补出“谗言以息”中省略的词语。 四、前倨后恭 裴佶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①报寿州崔使君候谒(yè)。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②,命茶甚急,又命酒撰③,又令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④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末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紽(tuó)千匹。 [注:①阍(hūn)者,守门的人。②须臾,很短的时间。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倨,jù,傲慢。〕 1.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姑夫为朝官,有雅望雅望:好名声。 B.言未竟竟:竟然。 C.寿州崔使君候谒候谒:等候拜见。 D.将鞭之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 E.又令秣马、饭仆 饭:使动用法,让……吃饭。 F.及入门,有得色 门:内室之门。得:得意。 2.判断下列语句理解的正误。 A.“崔昭何人,众口称美”——崔昭是什么人,大家都称赞他?( ) B.“良久,束带强出”——过了好长时间,(姑夫)才系上腰带,勉强地到前厅见客。 C.“前何倨而后何恭也”——起初是何等傲慢,后来又是何等的恭敬呀!( ) 3.在括号处补出句中省略的成份。 A.佶至宅看其姑,会其退朝,( )深叹曰 B.及( )入门,有得色 C.佶末下阶,( )出怀中一纸 4.请各用一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A.“姑父”为什么生气地呵斥看门人,又要鞭打他? B.“姑父”后来为什么对崔昭那么殷勤? C.“姑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冉氏烹狗记(片断)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sh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①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jī)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②,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③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④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⑤。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⑥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间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⑦之用也,恶⑧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 [注:①狺狺(yin),狗叫声。②且,将近;武,古代以半步为武。③藉(jiè)令,假使。④旦,明早,⑤遁(dù),逃走。⑥微息,细微的喘气声。⑦仓卒(cù),勿忙;一旦,一时。⑧恶(wū),怎。] 1.在括号里填出省略的词语: A.( )遇行人,辄搏噬之,( )往往为所伤。…… B.当是时,( )身惫甚,幸狗渐远。( )憩道旁…… C.( )惊而诘其故,( )曰:“日者冉氏有盗” 2.加黑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辄搏噬之辄(zhé):总。搏:扑斗。噬:咬。 B.伤则主人躬诣谢罪躬:亲自。诣(yì):到……去。 C.然以其猛也然:可是,表转折。以,因。 D.幸狗渐远幸:幸亏、幸尔。 E.烹之矣。惊而诘其故烹(pēng):煮。诘(jiě):问。 F.遍索之,无有也索:寻找。 G.烛之,则狗也烛:名词用作动词,拿蜡烛照。 H.不敢少转侧少:通“稍”。 I.以是故,遂烹之也是:判断词“是”。遂:于是。 3.画线语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如是者数矣”——像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好几次了。 B.“冉氏以是颇患苦狗”——冉氏因此很为此狗忧虑苦恼。 C.“去家门里许”——进家门里许久。 D.“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以前我忍着气没有杀它的原因 4.故事借狗讽喻了怎样的一类人? 六、汉武赏功明白 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始为校尉。以功封侯,青失两将(jiàng)军、亡翕侯①,功不多,不益封。其后,各以五万骑深入。去病益封五千八百户,裨校②封侯益邑者六人;而青不能益封,吏卒无封者。武帝赏功,必视法如何,不以贵贱为高下,其明白如此。后世处此,必曰:“青久为上将,俱出塞致命③,正④不厚赏,亦当有以慰其心,不然,他日无以使人。”盖失之矣。 [注:①亡翕(xī)侯,(卫青手下的)翕侯投降了凶奴。亡,逃跑。②裨(pí)校,副将。③致命,致力效命④正,纵,即使。] 1.判断加黑字解释的正误。 A.霍去病始为校尉始:才。( ) B.功不多,不益封益:增加( ) C.后世处此处此:面对此种情况。( ) D.俱出塞致命俱:一起。( ) 2.下列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A.“青失两将军”——卫青损失了手下两位将领的部队。( ) B.“吏卒无封者”——(卫青手下的)吏卒没有一个受封的。( ) C.“他日无以使人”——以后无法用人。( ) 3.作者对“后世”解决此种问题的想法,持怎样的态度? 七、孔融父子皆早慧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yīng)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①,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②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③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日:“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日:“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孔融被收④,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⑤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一身,儿可得全不⑥?”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①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除去当世著名的人物以及和李家世代友好的人②高明:对孔融的敬称③李老君;李耳,老聃④被收:孔融恃才放旷,遭曹操疑忌,加上郗虑又设计陷害他,被曹操收审,后处死街头,妻儿皆被杀⑤了无:一点儿也没有⑥不:音fǒu,通“否”] 1.对下列黑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敕:命令) B.皆不得白(白:通报)C.故造膺门(造:拜访) D.二儿故琢钉戏(故:故意) E.了无遽容(遽:慌乱,害怕) F.冀罪止于一身(冀:希望) G.儿徐进曰(徐:馒慢地) H.寻亦收至(寻:不久) 2.对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①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②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 A.①人小时候聪明,长成后未必就有本事 ②从您的话听来,您莫非是自幼聪明的? B.①人小时候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就奇特 ②观察您的说话,您将不会很早聪明吧? 3.下列加黑词的意思,古今一致的一项是( ) A.众坐莫不叹息 B.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 C.大未必奇 D.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E.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4.“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现常用来比喻什么? 八、人有亡鈇者①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抇(gǔ)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注: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去尤》。《列子·说符》也载有这则寓言。亡,丢失。鈇:fū,又读fǔ,同“斧”。② 抇:古写的“掘”字。] 1.加黑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意其邻之子意:同“臆”,猜想,这里是怀疑的意思。 B.抇其谷而得其鈇 谷:坑。 C.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复:第二次。 D.有所尤也尤:怀疑,怨恨 2.下列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视其行步,窃鈇也。 看他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子的样子。 B.无为而不窃鈇也。 没有一样行动不像偷斧子的。 C.变也者无他。 自己改变了,没有别的原因。 D.有所尤也 是因为有所怀恨。 3.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九、孙权谕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①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②,非复吴下阿蒙③!”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注:博士:古代学官名。②才略:才干见识。③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阿蒙:吕蒙。] 1.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即当途,当权之意。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借故推托。 C.治经为博士 治:研究。 D.孰若孤 孰:谁,哪个。 E.刮目相待刮:擦。待:等待。 2.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但当涉猎 A.但是应当仔细地阅读 B.只是应当仔细地阅读 C.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D.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十、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于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①。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②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③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如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附膺曰:“汝得之矣。” [注:①承,接受。牵挺:织布机的机件。全句意为“用两眼直瞪着织布机的牵挺”。②视:看的本领,眼力。③浸:渐渐,副词。] 1.判断加黑字解释的正误,并改正错误。 A.彀弓而兽伏鸟下 彀:张满弓弩。( ) B.尔先学不瞬瞬:眨眼。( ) C.视微如著著:著名。( ) D.南面而望之南面:在南方。( ) E.贯虱之心贯:穿过。( ) 2。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A.视微如著 B.南面而望之 C.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3.从这则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十一、鬼怕恶人 苏轼 艾子行水,途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①顾庙中,而辄取大王相横于沟上,履之而去。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相直有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座上,再拜而去。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为神,享里人②祭祀,反为愚民之辱,何不施祸以谴③之?”王曰:“然则祸当行后来者。”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注:①涉:徒步过河。②里人:乡里人③谴:处罚。] 1.加黑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矮小而装饰甚严严:整齐庄严。 B.顾庙中顾:回头看。 C.履之而去履:踏,踩。 D.再拜而去再:两次。 E.反祸之祸:祸患,灾难,在这里活用作动词,加祸。 F.鬼怕恶人恶:厌恶。 2.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前有一小沟 B.大王居此为神 C.前人以履大王 D.前人已不信矣 十二、老马之智可用也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下列对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往冬反反:同“返”, B.蚁冬居山之阳阳:山北、水南为阳。 C.夏居山之阴阴:山北、水南为阴。 D.以管仲之圣以:介词,凭着。 E.不亦过乎过:错误。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蚂蚁的洞穴有一寸高,那么一仞深的地方就有水。 B.至其所不知 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C.不难师于老马与蚁 不把向老马和蚁请教当做是困难的事。 十三、晏子使楚 晏子①使楚,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③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④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耳。” [注:①即晏婴,春秋时齐大夫,②闾(lú):古代一闾为二十五家。③袂(mèi):衣袖。④比肩:肩并肩。继跑:脚挨脚] 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晏子使楚使:出使 B.齐命使各有所主使:使臣 C.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邀请 D.婴最不肖不肖:不才 2.翻译“然则何为使子?”一句。 3.面对楚国恶意的羞辱,晏子有怎样的表现?(用自己的话作答) 十四、此夕卧不易得也 可法督师几一年,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箑①冬不裘。军中值岁除封印,南北文移②交至,手自批答,夜三鼓,谓军吏曰:“今夕除夕也。”索酒试饮。酒未至,复呼曰:“礼贤馆诸秀才当共饮,顾夜已半,可赍(jī)酒分馈之。”吏往,乃独酌。庖人报日中飨士肉已尽,乃索盐豉下之。可法素善饮,数斗不乱,军兴以来,竟绝饮,不解衣就寝者七月矣。是夕满酌,微醺,隐几卧。将旦,僚吏毕集③军门外,门未启,军吏遥谓曰:“相公竟隐几卧,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卧,不易得也。勿惊之。”戒鼓人更击四鼓。可法寤(wù),天已曙,大惊,闻鼓声,怒曰:“何敢乱吾军法?”传令缚鼓人斩之。诸将士长跪言:“相公久劳苦,始得一夕暇,不忍相惊,故乱鼓声以待。此知府意也。”可法意解,亟具盥漱,启门,文武北向贺毕,将吏上谒,民育更前请罪,可法曰:“公固爱我,奈何以私爱变常法?”乃赦鼓人,然自是不复隐几卧矣。 [注:①箑:扇子②文移:官府文书③毕集:全部集结。] 1.下列对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顾夜已半,可赍酒分馈之(顾:但是,只是) B.庖人报日中飨(xiǎng)士肉已尽(飨:犒劳) C.戒鼓人更击四鼓(更:更加) D.亟具盥漱(具:准备) 2.下列句子翻译确切的一项是( ) A.相公竟隐几卧,奈何?相公竟然在案几后躺下了,怎么办? B.奈何以私爱变常法?怎能凭借私情来改变通常的法令? 3.任民育为什么要“乱鼓声以待?”史可法又为何“大惊”且“怒”? 十五、良桐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③,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④,作古款⑤焉;匣而埋诸士。期年抱之出,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人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①工之侨——虚构的人名。②桐——又叫白桐、泡桐,木质轻松,是制琴的好材料,③太常——古代朝廷掌管祭祀礼乐的官。①篆工——描写篆字的工人。⑤古款——指古代钟鼎上所刻的文字。〕 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斫而为琴zhuó砍削 B.匣而埋诸土xiá用匣子装 C.以适市shì去、到 D.贵人过而见之guìrén有钱的商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