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天津市河东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B卷).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12441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东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东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B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综合题)、第Ⅲ卷(作文题)三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9分)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大题共11小题,1~4题每小题2分,5~11题每小题3分,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污垢(ɡòu) 嗤笑(chī) 花蕾(lěi) 波光粼粼(lín) B.褒贬(bāo) 崭新(zǎn) 嬉闹(xī) 衣衫褴褛(lǚ) C.恣睢(zì) 折本(shé) 殷红(yān) 参差荇菜(xìn) D.埠头(bù) 栈桥(zhàn) 绾结(wǎn) 言简意赅(hài)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修身     要决     歇斯底里     根深蒂固 B.模式     商酌     对答如留     地灵人杰 C.陨落     惘然     文采藻饰     唯唯连声  D.煞白     抽噎     起成转合     袖手旁观 3.根据句意在横线上依次填充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_____知识,使自己______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______。 A.吸收 学识 创造性 B.汲取 学问 创造 C.吸收 学问 创造性 D.汲取 学识 创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B.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C.经过我再三解释,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只有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就能保证钢铁基地征地工作顺利进行。 5. 阅读《雨说》选段,选出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3分) 雨说(节选)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A.第一节诗句写出春雨步履轻盈,润物无声的特点。 B.划线诗句将春雨描绘成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寄托了诗人对中国大地的儿童的关爱之情。 C.诗歌主要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写出春雨来临时的情形。 D.这首诗歌应用轻柔、亲昵而恳切的语气朗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1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6~8题。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6. 对以上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些人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创造力是伟人才具有的。 B. 创造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C.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D.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你一定会拥有创造力。 7. 对以上两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理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事实论证 8.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要有创造力,就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去探索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创造力并不神奇,但无论怎样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它。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对上文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或者 作法 在先 没有 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 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轻微 D.或许  心情  在……之前  没有 10.“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句式特点是( )(3分) A.宾语前置 B.判断句 C.介词结构后置 D.定语后置 11. 对“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联系全文来思考)( )(3分) 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 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负和决心。 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 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感到惆怅。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1分) 二、古诗文背诵默写(8分) 12.根据要求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空鸟鼠秋。(杜甫《秦州杂诗》) ⑵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⑷春秋多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移居》)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⑹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1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4~16题。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③之,中关④而止,皆曰:“此不下⑤九石,非王,其⑥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吕氏春秋》) [注]①说:同“悦”。②三石(dàn):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③引:拉。④关(wān):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⑤不下:不少于。⑥其:副词。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⑴齐宣王好射 (2)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 15.翻译句子。(4分) ①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也 ②其孰能用是 16.文段结尾说:“岂不悲哉?”齐宣王究竟可悲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一文,完成17~20题。    ⑴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⑵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⑶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⑷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们的一枚。 ⑸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路,而起点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 ⑹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了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⑺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的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那个屋檐。 ⑻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的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的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母亲在灶炕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⑼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 ⑽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着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⑾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⑿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⒀天冷了,它们一排排的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⒁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到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17.“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句中的“凝固”是指 。(3分) 18.作者借落叶像“疲倦了的蝴蝶”来比喻什么?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9.请你写出⑻段中“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的含义。(4分) 20.第⑼段中画线句与我们“事业不成誓不回”的传统观念不相符合,请你结合上文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21.缤纷的文学长廊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请阅读下面描写后回答问题。(4分) 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到他的年纪,削瘦的,笔直的。高领使他的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1)写出这段文字所描写的人物。(1分) 所描写人物是 (2)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阅读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6分) 22.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 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下面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吧! (1)【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一句歌词,并加以品析。(品析的语句要简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给母亲的话】请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母爱提一条建议】为了让天底下的母爱得到最理智的回报,请你为母亲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提出一条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卷(作文题 共50分) 六、作文(5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陈光标以他的慈善之举呼唤着人们的善心归来。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行拟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河东区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B卷)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C 6.B 7.A 8.D 9.D 10.A 11.C 12. ⑴水落鱼龙夜 ⑵江入大荒流 ⑶白头吊古风霜里 ⑷登高赋新诗 ⑸烽火连三月⑹ 月是故乡明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4.(2分,每个1分。)⑴好:喜欢 ⑵情:实际情况 15.(4分,每句2分)⑴喜欢别人说自己能够使用强弓。⑵还有谁能用这弓? 16.(2分)齐宣王的可悲之处就在他被人蒙骗,自己却终生不知道。 17.指情感的郁结或新生力量的贮蓄。(3分)    18.(本题共4分)作者借落叶像“疲倦了的蝴蝶”来比喻“我”是一只在外飞倦了想要飞回家去的“蝴蝶”。(2分)文章试图通过落叶这一环境的烘托和“疲倦了的蝴蝶”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念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2分) 19.(本题共4分)母亲的辛勤劳动使家里越来越殷实(富有),但岁月(年纪)和劳累却压弯母亲的背,使母亲变得“越来越矮”。(意对即可) 20.(本题共4分)意对即可,示例:无论我们在外面闯荡世界成功与否,心里都要永远装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如果为的是“大家”的利益而舍家忘身是值得提倡的,如果仅仅是为“衣锦还乡”而“不破楼兰终不回”则不宜大加赞扬。   21.⑴贝多芬(1分) ⑵作为音乐家,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坚持音乐创作,表现出主人公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有惊人的毅力,敢于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伟人。(联系具体情节并谈出人物性格特点可得3分,不联系情节扣2分。) 22.(6分) ⑴(2分)写出歌曲名和一句歌词得1分(缺少其中一项不得分),品析出歌词所含的思想感情给得1分。 ⑵(2分)用了其中一个修辞手法得1分,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感谢之情得1分。 ⑶(2分)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 23.依据期中考试作文评分标准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