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12436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29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殉职 (xùn) 狭隘(yì) 热忱 (chén) 鄙薄 (bó) B. 纯粹 (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 灼热(zhuó) 滑稽 (jì) 恍惚 (hū) 抽噎(yē) D. 附和(hé) 呻(shēn)吟 晕眩(xuàn) 突兀 (wù)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挫 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齐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2分)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创新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 / ③⑥⑦⑧ / ④⑨/⑩  B ③⑤ / ①②④⑥⑨ / ⑦⑧⑩   C ①③⑤⑦ / ②④⑥⑧ / ⑨⑩ D ①②⑤⑥⑨ / ③⑦⑧ / ④⑩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6.综合性学习。(5分) 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1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调 查 年 份 所 占 比 例 调 查 内 容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2分) 7、文言诗文默写(10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 ,于 我如浮云。” (3)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词同《潼关》) (4)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5)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刘禹锡《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以积极向上的豪迈之情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 , 。 (7)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8、下面这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有四处不妥之处,请指出并加以改正。(4分) 通知 今天下午,在政教处召开学生会干部或各班班长会议,筹备为贫困山区学校献爱心活动。希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政教处 11月5日下午5时 (1)格式方面: (2)内容方面: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诫子书 (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个句子划两处)。(2分) 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3分) (二)现代文阅读(9分) 拥你入睡 (肖复兴)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11)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 (12)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哦,我亲爱的儿子,你懂吗?此刻的睡梦中,你梦见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了吗?...... (13)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选自《做人与处世》 有删改) 7、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8、本文作者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切,从文中找出拥长大的儿子入睡时的心理感受的词语。(2 分) ( )-→( )-→( 温馨而矛盾 ) 9、第(12)段中“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你怎样理解?(2分) 10、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共有三位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2分) 【链接一】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 背影》) 【链接二】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2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                 4、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2分)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三、作文(40分) 深邃的你,痴迷的我;严格的你,叛逆的我;单纯的你,狡黠的我--------- “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与交流中,逐渐成长。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 的你, 的我 (提示:“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A.狭隘(yì)应读 狭隘(ài) C滑稽 (jì)应读 滑稽 (jī) D. 附和(hé)应读 附和(hè) 2. C 【解析】烘堂大笑 应为 哄堂大笑 惊慌失挫 应为 惊慌失措 3.C 【解析】 A.语义重复,“大约”与“左右”重复,删去其一即可;B.不合逻辑,“防止”与“不要”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与语义不符,应 去掉“防止”或者“不要”;C.表述正确;D.搭配不当,“发扬…产业”搭配不当,可将“发扬”改为“发展”。 4. B 【解析】①管理 ②治理 ④推测 ⑥创新⑨减少都是动词 ③昨天 ⑤汉语都是名词 ⑦清楚 ⑧宽阔⑩懒惰 都是形容词。 5. C.【解析】《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6.(1)示例: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 (2)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意思对即可) (3)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答出网络阅读的不足,答出纸质阅读的好处,意思对即可) 7、略8、(1)致敬语“此致”“敬礼”应删去;落款处时间“下午5时”应删去;“通知”应写在第一行正中。(写出两点即可) (2)缺少开会的具体时间,应在“今天下午”后加上如“5时”等具体时间;“学生会干部或各班班长”应改为“学生会干部和各班班长”。 二、阅读理解 (一)9、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0、励:振奋 险:轻薄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11、(略)1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用意: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二)7、①躲着换内裤;②洗澡时不用父母帮着搓洗;③开始长胡须,出现了喉结;8.(2分)受宠若惊;珍惜9.(3分)“温馨”是怀抱儿子入睡的幸福感,希望这种温馨的感觉永远不要失去。“矛盾”是既希望儿子茁壮长大,又害怕因为儿子的长大而没有了亲密。细腻传达出浓浓的亲子之情。10.(3分)示例一:我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处处关爱、体贴入微。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儿子被困悬崖,没有大声斥责他,反而安慰,鼓励孩子。本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诿搪塞。示例二:我不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爱,没有能照顾到儿子身心独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亲,忙碌之余而不忘亲近儿子;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 (三)1、“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1分,黄春草的奋斗经历1分,“我”的认识1分) 2、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⑵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3、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4、“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5、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