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带答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10194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 单选题 1、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关于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和应用描述完全正确的有(  ) ①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司南能指示南北方向是受地磁场的作用 ②1293年,郭守敬在通惠河上建造了船闸,这一创举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③战国时期的天平——木衡和铜环权利用了杠杆原理 ④“玉兔2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⑤“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利用核聚变进行发电,所用核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⑥“复兴号”动车组刷新了中国速度,动车组速度越快,它的惯性越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 答案:A ①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司南能指示南北方向是受地磁场的作用。故①正确; ②船闸上方开口,下方连通,符合连通器的定义。因此1293年,郭守敬在通惠河上建造了船闸,这一创举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②正确; ③战国时期的天平——木衡和铜环权可绕一固定点旋转,两侧分别放“权”(相当于砝码或秤锤)、“重”(被称量的重物),使其保持平衡,称量出物体的“重”,利用了杠杆原理。故③正确; ④“玉兔2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移动时,对月壤有压力的作用,月壤受到力的作用发生了形状变化,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④正确; ⑤“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利用核裂变进行发电,所用核燃料不能重复使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⑤错误; ⑥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复兴号”动车组刷新了中国速度,动车组速度越快,它的质量未变,惯性不变。故⑥错误。 综上,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几幅图按能量转化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①②D.②①③④ 答案:C 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大多数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能,再经过地壳变动在地质作用下,最终形成煤炭,发电厂将煤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家用电器再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四幅图中能量的转化顺序为:太阳、树林、燃煤电厂、空调,即序号为④③①②。 故选C。 3、在我们家乡的公路上有时能看到这样的照明灯。如图,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光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光能B.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照明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A.光电池板工作时,消耗了太阳能,获得了电能,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蓄电池在夜晚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照明灯工作时,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光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电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B.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相同的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是一样的 D.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B A.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一直到温度相同为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二者实质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水能是一次能源 C.人类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D.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 答案:B A.风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的能源,故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太阳能、水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它们属于一次能源,故B正确; C.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故C错误; D.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故D错误。 故选B。 6、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碳中和”等环保概念。是因为过度使用下列能源中的(  ) A.核能B.风能C.化石能源D.太阳能 答案:C “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和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华为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秦山核电站是利用聚变反应的原理工作的 C.“天和号”太空舱“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 D.比亚迪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是利用的一次能源 答案:A 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华为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的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太阳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发生的是核聚变,故“天和号”太空舱“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故C错误; D.比亚迪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是利用的电能,而电能是二次能源,故D错误。 故选A。 8、2022年6月5日,“神舟上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我国三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空间站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  ) A.煤炭B.地热C.汽油D.太阳能 答案:D 煤炭,地热,汽油在空间站不能补给,所以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空间站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电池发电,所以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多选题 9、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发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内能 D.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AD A.燃料燃烧时发热,消耗燃料的化学能,获得了内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正确; B.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消耗水轮机的机械能,产生电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B错误; C.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光能,变成植物内部的化学能,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C错误; D.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能,获得了电能,即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AD。 10、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的商用核电站,年发电量约为450亿千瓦时,为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图所示核电站工作原理图中,核电站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释放核能,核能转变为内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气,蒸汽通过管路进入汽轮机推动发电机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所以使用时不需要在何防护 B.水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汽轮机的机械能 C.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D.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都能释放核能 答案:CD A.核能是未来的清洁能源,但核反应堆内的铀发生裂变时,会产生射线,对人和其它生物造成伤害,所以应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故A错误; B.水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时,水蒸气对汽轮机做功,将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故B正确; C.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用以发电,链式反应不加以控制会变成毁灭性武器——原子弹爆炸,故C正确; D.核能的来源分为:裂变和聚变,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裂变,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核聚变。故D正确。 故选CD。 11、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某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是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的标志B.在道路边安装噪声监测仪 C.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造林 答案:AD A.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符合题意; B.在道路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无法降低噪声的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不是为了降低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造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填空题 12、“低碳引领生活”,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集热器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答案:     可再生     热传递 [1]太阳能可以从太阳源源不断的获取,是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能量从太阳传递给水。 13、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____________,能源的利用是______的,我们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答案:     方向性     有条件 [1]能量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条件的,例如:不做功的前提下,内能只能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物体。 14、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的第一大国,光伏发电、风电都稳居世界首位。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如图所示是我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发电站,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大量研究表明,自然界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__________,因而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节约能源。 答案:     可再生     方向性 [1]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是可再生能源。 [2]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的,比如汽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部分内能只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很难利用起来,故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而在热传递中,能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故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综合题 15、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冬奥火炬的科技“外衣”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奥运火炬再次在“鸟巢”点燃,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它银红相间的颜色、旋转上升的外形象征着“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 火炬“飞扬”不仅造型优美飘逸,它的“外衣”还蕴含着新科技。它是中国研发团队利用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研制出的一种新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这堪称世界首创。由于碳纤维质量约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但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这使得火炬不仅手感轻,而且还很坚固。 另外,为了使火炬“飞扬”不仅环保,还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飞扬”采用氢作燃料,但氢的燃烧温度能达到800℃,一般的复合材料都经不住500℃的考验。于是中国研发团队利用一种耐高温树脂材料—聚硅氮烷树脂,经过测试与工艺调整,这种新材料可以经受1200℃的高温。它作为第三代树脂材料,兼具了有机物超强附着力与无机物耐高温的特点,同时集耐腐蚀、耐磨损、防污防水等优势于一身,达到了奥运火炬的设计要求。 (1)火炬“飞扬”的外壳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这是因为碳纤维具有__________小、硬度大的特点; (2)火炬“飞扬”的燃料是氢,当氢燃烧时,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氢的热值为1 .4×108J/kg,若完全燃烧20g的氢,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J; (3)第三代树脂材料一聚硅氮烷树脂具备哪些优势,达到了奥运火炬的设计要求_________。 答案:     密度      化学     2 .8×106     见解析 (1)[1]火炬“飞扬”的外壳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但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所以碳纤维具有密度小、硬度大的特点。 (2)[2]火炬“飞扬”的燃料是氢。当氢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3]若完全燃烧20g的氢,所放出的热量 Q放=mq=20×10-3kg×1 .4×108J/kg=2 .8×106J (3)[4]第三代树脂材料一聚硅氮烷树脂具备优势:①手感轻,而且还很坚固,②具了有机物超强附着力与无机物耐高温的特点,③集耐腐蚀、耐磨损、防污防水等优势于一身,达到了奥运火炬的设计要求造型优美飘逸,蕴含着新科技,环保,还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