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前教育学(2013教案及讲稿14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08038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2013教案及讲稿14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前教育学(2013教案及讲稿14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L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教 案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讲授班级: 2012级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付先全 职 称:讲师 部 门:人文系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2012年8月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授课任务书 2012至2013学年 下 期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 理论课 课程学分 4 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院、部)主任签字    教学任务下达日期: 年 月 日 学期授课任务书填写及使用说明 1.本任务书由任课教师根据教研室下达的教学任务填写相关信息。 2. 课程编号和课程学分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填写。 3.本任务书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也可到教务处主页下载模板填写打印,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完成。 4.本任务书由任课教师填写完毕后,经系(院、部)审核签字后,报教务科审核签字盖章后再下发任课教师。 5.教师应将该任务书和教案一起装订,随时接受检查。 一、学期授课计划编订依据 课程标准名称、批准单位及时间 《学前教育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委员会,2012年8月 本学期主要讲授的内容(授课内容起止章节) 本期讲授内容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第九章 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 采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版本 《学前教育学》,牟映雪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 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教 学 时 数 本学期授课计划时数 班 级 本学期教学周数 本学期周学时数 本学期计划教学时数 预计假日缺课时数 本学期实际教学时数 总 时 数 其 中 讲 授 实验实训 见习实习 练习测验 复 习 机动时数 2012学前3班 16 4 64 0 64 60 4 2012学前4班 16 4 64 0 64 60 4 2012学前7班 16 4 64 0 64 60 4 2012学前8班 16 4 64 0 64 60 4 教务处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授课章节及内容提要 周学时 教学形式 讲授学时 实验实训 见习学时 实训专周 作业次数 1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4 4 2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 4 1 3 第三章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4 4 4 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 4 4 5 4 4 1 6 第五章 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4 4 7 4 4 8 4 4 1 9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生态环境利用 4 4 10 4 4 1 11 第七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及其基本原则 4 4 12 4 4 13 4 4 14 4 4 1 15 第八章 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 4 4 1 16 机动 4 学时 64 合计 60 6 三、学期实验(实训)进度表 周次 日期 实验实训内容提要 周学时 教学形式 实验实训场地(室) 实验实训设备 总学时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案 授 课 题 目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第一讲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授 课 时 间 第1周周 第 节 课 次 1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的知识体系,课程地位及其价值。 掌握学前教育的演进历程及其在各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特征。 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各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特征。 教学难点: 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一)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 1、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1、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2、师生共同总结现代社会发展中凸现出学前教育的价值: 3、现代国外和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的对比学习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试析现代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第一讲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一、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教师介绍学前教育学学科体系及其价值。 (二)提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三)学习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 根据各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发展可分为三种教育形态: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1)学习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主要特征: 儿童“公育公养”——儿童属于氏族共有,集体劳动、集体教育子女。 教育内容包括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 教育方式以日常生活中的口耳相传和成人示范为主,儿童通过游戏等方式进行模仿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教育。 (2)学习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主要特征: 产生了人类社会最初的学校,但传统的学前教育仍以家庭教育为主。 古代东方学前教育特色: 出现了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和经典蒙学读物等 古代西方学前教育特色: 强调优生优育、提倡双语教育等 (3)学习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促使教育发生变革。两次工业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经济生产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形态。霍力岩等认为,工业早期的学前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 A 、初创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 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原因:基于慈善目的 最早学前教育机构诞生的过程: 1770年,法国新教派的牧师奥柏林(J·F·Oberlin)创办的“编织学校”,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萌芽。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新兰纳克工厂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公共机构——“幼儿学校”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W·Frobel)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活动学校,并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这是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教育机构。 B、 确立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缓和阶级矛盾,一些工业较发达国家开始通过立法确立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840年,法国在官方文献中,正式将“托儿所”改为“母育学校”,并规定《费里教育法》中颁布的“国民教育的义务性、免费性、世俗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学前教育。 1918年,英国《费舍教育法》规定:“地方当局为2-5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 2、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1)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2)师生共同总结现代社会发展中凸现出学前教育的价值: A.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幼儿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以满足国家、家庭及幼儿的需求 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发展。 妇女解放运动直接促进了幼儿教育发展。 幼儿自身的发展也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B.脑科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支持并激励幼儿教育发展 脑科学研究表明,关键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他脑高级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并将其形象地称为“机会之窗”。 脑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其中包括了对婴儿期心理发展情况的新认识。 (3)现代国外和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的对比学习 三、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授 课 题 目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第二讲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授 课 时 间 第1周周 第 节 课 次 2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家庭与妇女等社会因素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掌握21世纪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培养学生从整体视角看待学前教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的具体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1、经济与学前教育2、文化与学前教育3、家庭与学前教育4、妇女与学前教育 (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21世纪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向 1、学前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2、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性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4、学前教育机构重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经验5、完善教育法规体系与规范学前教育管理6、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解读家庭、妇女与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 如何客观、有效地评价学前教育质量?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第二讲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家庭结构以及妇女的地位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1、经济与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直接受制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必将依赖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教育先行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学前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 2、政治与学前教育 (1)政治与学前教育的合理界限 (2)政治直接作用于学前教育 3、人口与学前教育 人口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人口数量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2)人口质量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3)人口结构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4)人口生育政策影响学前教育 4、文化与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即“文化化”的过程,学前教育植根于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特定的社会文化对学前教育具有重大影响。 5、家庭与学前教育 (1)家庭教育的历史渊源 (2)家庭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3)家庭教育的现状 6、妇女与学前教育 (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21世纪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向 1、学前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 各国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的本土文化相融合,生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思想。 2、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性 众学者都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适宜性、课程整合的多方参与性,都以幼儿整体发展作为课程整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 中国逐渐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样化办园体制。 4、学前教育机构重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经验 《 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5、完善教育法规体系与规范学前教育管理 中国: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为核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开始走上了依法治教的法制化和科学化道路。 6、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间的过渡、衔接过程,是促进儿童实现从学前期向学龄期顺利发展的过程,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如美国、日本、法国等) 7、追求教育公平,国家财政支持学前教育 普及学前教育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公共财政支持将成为国家介入学前教育的重要形式。 8、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应该联系本国具体的教育国情,制定富有人性、弹性的标准。 三、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授 课 题 目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讲 中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授 课 时 间 第2周周 第 节 课 次 1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学前教育理论,中国天才教育时代的学前教育理论; 掌握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通过梳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形成、发展及变革脉络,分析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如何有选择性地应用有价值的经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各派不同教育理论的具体观点 教学难点: 实践中如何正确地运用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一)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2、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3、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 (二)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2、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3、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变革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简述福禄培尔学前儿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简述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学前教育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讲 中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国外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 远古时期至17世纪初(学前教育思想的孕育期)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学生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思想观点,总结学前教育思想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 师生共同总结主要特征: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著作中,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 时间: 17世纪初到19世纪末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 、洛克 、卢梭 、裴斯泰洛齐 、福禄培尔 学生阅读夸美纽斯 、洛克 、卢梭 、裴斯泰洛齐 、福禄培尔的思想观点,总结学前教育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特征。 师生共同总结主要特征: 教育著作开始系统阐述学前教育思想,使学前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革 时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代表人物及流派:蒙台梭利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 学生阅读蒙台梭利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发展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思想观点,总结学前教育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特征。 师生共同总结主要特征: 正规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建立并逐步发展,幼儿教育理论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幼儿教育实践同步。 (二)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原始社会至鸦片战争时期 主要特征: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实施,并没有产生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 (1)学前教育思想孕育的背景 从统治者角度看,“学而优则仕”成为教育儿童的指导思想。 从家庭及个人角度看,“光宗耀祖”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从文化角度看,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连。 (2)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典型代表: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 、颜之推(531~约595年) 、朱熹(1130~1200年) 、王守仁(1472~1528年) 2、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 时间: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主要特征:我国开始尝试社会化学前教育 ,民国时期以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为代表的诸多教育家投身于幼稚教育改革,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满足中国国情需要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3、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变革 时间:新中国成立至今 主要特征:新中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以教育文化的引进和本土化为变革主线,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嬗变中前进发展。 三、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授 课 题 目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讲 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授 课 时 间 第2周周 第 节 课 次 2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的学习,结合中国学前教育实际,总结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学前教育方案,或者某一知识领域、技能领域的活动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具体方案 教学难点: 具体方案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一)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二)多彩光谱方案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 (四)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案 (五)海伊斯科普方案(high/scope课程) (六)凯米课程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分析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效果。 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讲 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教师介绍该方案: 方案教学:于1900年首次被提出,是指由学生自己计划,采取一连串的行动,按照预定目标去进行活动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各种问题解决能力为宗旨。 意义:表现在探索过程本身充满变化、充满兴趣与自发性的学习机会;强调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步骤性”,关注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性,突出“做”和“思考”的要素。 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形成于“二战”后,是瑞吉欧教育系统中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讨论学习,师生总结。 (二)多彩光谱方案 教师介绍该方案: “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做的研究,多彩光谱象征着每个儿童的智能和潜能如光谱般多样和丰富。 光谱方案的启示 根据光谱方案,我们应以发展所有人的所有方面为教育目标,在幼儿的全方位活动中发现幼儿的优势面,并用光谱教学法使幼儿优势面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弱势面上,从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教师与幼儿应全方位合作,教师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适时给以引导、适当评价,以鼓励优势成果为切入点,增强幼儿的创造信心,以保证优势经验的迁移效果。 学生讨论学习,师生总结。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 教师介绍该方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引发世界各领域发生巨变,教育也亟待革新。蒙台梭利运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以自创的“儿童之家”为实验基地,进行儿童教育实验研究,以期建立一门科学的教育学,以改良教育,促进社会进步。她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幼儿的发展并加以记录,研究结果体现在《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方法》等著作中。 学生讨论学习,师生总结。 (四)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案 教师介绍该方案: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欧美、日本等国的学前教育经验对中国教育的冲击下,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教育理论,并进行实践,产生“活教育”教育方案。 学生讨论学习,师生总结。 (五)海伊斯科普方案(high/scope课程) 教师介绍该方案: 海伊斯科普课程又叫高瞻课程,1962年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特创立的海伊斯科普教育研究机构所研制,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帮助处境不利的学龄前儿童摆脱贫苦的学前教育方案。 学生讨论学习,师生总结。 (六)凯米课程 教师介绍该方案: 凯米和德弗里斯的“衍自皮亚杰的课程试验方案”简称凯米课程,是一个最为纯粹地坚持皮亚杰理论的课程方案。该课程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皮亚杰的思想对各种传统的学前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的重新的考察与审视。尤其在科学、数学领域颇有建树,并且根据自身理论开发了初级数学教育的方案。 学生讨论学习,师生总结。 三、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授 课 题 目 第三章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一讲 国外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授 课 时 间 第3周周 第 节 课 次 1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幼儿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演变历程; 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幼教法规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各发达国家幼教法规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法规的演变历程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世界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演进及特点 1、美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2、英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3、德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4、日本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5、学生回顾本节课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演进与特点,比较分析其共同点与区别点。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比较英美两国学前教育法规的特点。 第三章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一讲 国外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课教学:世界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演进及特点 (一)美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背景: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于18世纪,但其地位直到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之后才逐渐被各国以立法形式得以确立,尤其是一战以后,各国更为重视学前教育,不断地推出各种法律法规,以保证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2、特点: (1)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保障教育公平; (2)学前教师资格的法律保障 …… (二)英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演进 2、特点 (1)关注弱势和残障幼儿群体,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 (2)逐步加大财政投入 …… (三)德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演进 2、特点 (1)各州立法保障幼儿的基本权利 (2)家庭援助政策是德国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日本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演进 2、特点 (1)确立幼儿教育的法律地位 (2)幼保双轨制 …… (五)学生回顾本节课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演进与特点,讨论小结其共同点与区别点。 三、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授 课 题 目 第三章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二讲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授 课 时 间 第3周周 第 节 课 次 2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幼儿教育政策和法规的演变历程; 把握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问题,树立以法治教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学前教育法规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问题的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一)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演进 2、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特点 3、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展望 4、学生回顾世界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特点,对比中国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特点,谈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比较中日两国学前教育法规的特点。 .影响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要加强学前教育的立法?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主要有哪些? 第三章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二讲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课教学: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演进 (二)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特点 1、我国现行的幼教法律体系趋于完善 2、“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3、逐步兑现国际条约中关于学前教育的承诺 4、我国港澳地区学前教育立法 5、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展望 1、完善学前教育立法体系 只有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和立法,才能明确学前教育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办园条件、教师责任及权利与待遇等重要法律关系问题,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2、学前教育立法确保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强化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 学前教育之所以得到发展,是因为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学前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人群,保护他们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支持学前教育是政府重要政策。 4、建立与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的公平要靠制度来保障;政府应是实现幼儿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者为了实现学前教育财政公平, 既要保证投资份额在同类群体中的均等, 又要适当补偿弱势群体。 5、提升学前教育师资的法律地位 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保障全社会认同幼儿教师同其他教师同等的社会地位;制订符合事业发展需要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学前教育师资。 6、建立学前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一 政府要完善学前教育监督和评估体系,使学前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制度化,实现政府在学前教育监督与评估中作用。 (四)学生回顾世界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特点,对比中国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特点,谈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授 课 题 目 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 第一讲 幼儿与儿童观 授 课 时 间 第4周周 第 节 课 次 1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幼儿的特性; 理会儿童观的演变历程和儿童的基本权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历史上常见的几种儿童观 教学难点: 儿童观的建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一)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关于幼儿的一些观点,师生总结幼儿的特性: (二)儿童观的演变历程 1、从观念的主体角度考察,儿童观的形态大致可归结为三种形态 (1)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2)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3)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 2、从时间跨度上看,儿童观的大致可归结为三种 (1)古代儿童观(2)近代儿童关(3)现代儿童观 (三)学生通过上述儿童观的学习,谈谈自己收获了什么,构建了怎样的儿童观。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谈谈自己有哪些儿童观。 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 第一讲 幼儿与儿童观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课教学:幼儿 (一)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关于幼儿的一些观点,师生总结幼儿的特性: 1、幼儿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完整个体 2、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 3、幼儿是自助构建的学习个体 4、幼儿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二)儿童观的演变历程 1、从观念的主体角度考察,儿童观的形态大致可归结为三种形态 (1)社会法规形态的儿童观 (2)思想理论形态的儿童观 (3)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 2、从时间跨度上看,儿童观的大致可归结为三种 (1)古代儿童观 (2)近代儿童关 (3)现代儿童观 (三)学生通过上述儿童观的学习,谈谈自己收获了什么,构建了怎样的儿童观。 三、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授 课 题 目 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 第二讲 幼儿与儿童观 授 课 时 间 第4周周 第 节 课 次 2次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课 型(请打√) 理论课( √ ) 讨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 掌握幼儿拥有的基本权利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指南》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相应的教育建议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 教 学 内 容 一、师生问候(1分钟) 二、引入(3分钟)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 1、教师《指南》的基本理念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指南》的基本内容 2、幼儿的基本权利 3、举例学习健康与身体发展领域的要求。 4、实施《指南》应遵循的原则 (二)学习幼儿的基本权利 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新儿纲》) 2、幼儿的基本权利 四、学生看教科书分钟并结合教师所讲复习巩固所学知识(3分钟) 五、学生针对自身所学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并释疑(3分钟) 六、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的知识(3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思考题与作业 通过对《指南》和《新儿纲》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 第二讲 幼儿与儿童观 一、导入 复习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 1、教师《指南》的基本理念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指南》的基本内容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3、举例学习健康与身体发展领域的要求。 4、实施《指南》应遵循的原则 (二)学习幼儿的基本权利 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新儿纲》)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