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期中生物试卷分析
11月3日、4日,我校进行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为省实验出题,现将此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生物试卷共分两大部分,选择题40道,共50分;非选择题5道,50分,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为必修1和必修2的前两章.具体知识分布及分值如下:
知识
题号
分值
组成细胞的分子
2.3.36
4分
细胞的结构包括跨膜运输的方式、走进细胞
1.4.5.6.7.31.38.41(8分)
17分
能量的供应和利用
8.9.10.11.12.13.14.15.32.45(8分)
18分
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减数分裂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3.34.
44(10分)
26分
遗传包括伴性遗传
29.35.37.40.42(16分).43(8分)
31分
28.30.39题为实验题,包含必修1中的基本实验的考查,共4分。
本份试卷知识覆盖面广,题量较大,难度中等偏难。省实验上次考试考到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本份试卷更侧重于的最近阶段的复习,占57分。但对于我们学校来说,生物复习的较慢,本次试卷中的只有43分是我们一轮复习,其他的57分都没有复习.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在此次考试中学生错误较多的有7.8.11.14.18.22.29.31.33.35.37.38.40.等选择题。主要是审题时题干关键没有注意到,光合作用的一些变化分析不到位,这部分考试前我们知识复习完基础知识还没有练习,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加强,细胞分裂中的曲线、柱状图等转化分析能力还有欠缺,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等。
41题是有关于渗透作用的考查,学生在书写结果结论时不够规范,不能和目的完全呼应,题干要求是“低温…”结果学生有一些却从高温的角度答题。最后一问变化过程问题不大,但是结果学生多数没有答,有些答题的也没有看到括号里的内容。
42题,整体而言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而第一问非同源染色体上,很多学生答出常染色体这样对于考察的意图不是很明确的题,就要求同学们加强分析和在平时做题中积累经验了。还有些同学没有按照要求书写基因造成不必要的丢分。(3)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这样的实验过程和原理不明确,导致此题得分率不高。
43题此题得分率并不高,(1)(2)答的还可以,没得分的同学主要是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不明确,不清晰。由于我们没有对遗传部分进行复习,学生完全靠深处记忆答题,语言叙述欠缺。(3)是难点,学生答题时间有限,并没有更多时间分析题干,导致分数较低。
44题 此题结合了染色体的组成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考察同学们对熟悉的染色体的组成的识别,以及图文转化的能力,并且结合折线图和柱形图区别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学生在答题中基本的识图能力较好,(1)得分较多,在柱形图的分析上,学生对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及DNA的区别不明,导致(2)失分。对于等位基因如何存在,更多的学生只写出了一种情况,整体的知识体系联系的能力有待提高。(4)普遍答题较好,学生对于最基本的知识掌握较扎实。对于以后的教学更加注重联系学生思考的整体性,强化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45题主要存在的问题:审题不够仔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
图文的转换能力有待提高:不能从题干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不能依据信息回答问题;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准确:胡萝卜素与类胡萝卜素,净光合速率与总光合速率,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中元素的来路等等。
三、此次考试暴露的问题
1.考试时间分配上不合理,本次题量大,做题的过程一定要考虑时间的安排,但是学生多数是从头往后做,每道题都不舍得,遇到一些遗传计算难度较大的2分题要费5分钟还不见得能得到分,而后面的大题难度不大,如果把时间合理安排在后面,这5分钟就有可能从后面得到10分,课下有些同学说道50分的大题做了还不到15分钟,这也是此次分数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基础知识掌握不全,记忆不牢,遗忘率教高。生物的知识点多、碎,记忆起来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生物不能死记硬背,要联系实际理解后加以记忆、建构知识体系,并及时做题加以巩固。本次考试的57分是没有复习到的,得分完全靠高二学习新课的基础,但这部分由于在去年赶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的题量做的比较少而且学过的时间比较长了,遗忘的比较多,而且做题的熟练度很差,选择的这部分花费时间较多,还没有拿到几分。
3、不注意审题。例如:8题,题干中明确说明“乙醇和甲醇竞争酶活性中心”,而选项中“乙醇和甲醇的结合”明显是和题干不符;45题(1)要求由下到上,但有些同学知识没有问题,而答的确是由上到下;(4)的数值单位学生直接照前面的吵,没有看好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4、语言表达及基因型书写不规范,41题实验结果结论的书写就暴露出了这个问题。有一些学生结果不看实验测定的是什么,结论不和目的相呼应。实验的规范答题以后还要加强训练。
四、以后的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要求学生反思的同时,自己也进行了反思。我们备课组就此次考试也进行了教研。制订了以后教学的措施:
1、坚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的讲解和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是回归教材和课程标准。要花时间指导学生看书(根据标准),特别是图表,它常常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试卷中以图表为载体的比例非常大),关键知识点,关键词、字一定要分析透彻到位。一轮复习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花在教材的阅读和分析、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对于概念的教学,着重应让学生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中的概念。 每周的强化我们现在也先不选择那些难题来做,主要是一些基础题,先巩固基础,以后慢慢的在提高难度。
2、加强集体教研、适当的训练和试题的精选。课后习题不宜过多、过难,但一定要精选,重视历年高考试卷、外地联考试卷的试题选择并及时反馈讲评,有效安排每一节习题课,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应用,从而达到对主干知识的真正掌握。
3.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法指导不仅仅是指教会学生如何解答试题,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小结,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4、加强提高学生读图、审题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从试题给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平时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题,让学生练习审题、讲题,教师进行点评。学生要在平时养成好的习惯,做题时,笔不离手,边做题时便把有效信息标注出来。
5、此次考试学生语言表达不准确、基因型书写不规范等方面失分较多,这些方面需要通过平时教学和学生练习逐步加以纠正和解决。对于学生笔误、错别字的问题,我们以后要让学生多写,可以把课前的部分提问转换为笔答,这不仅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是提问和考查学生范围变大。
各种生物试题都“注重基础,突出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继续夯实基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错题的分析和讲评,引导和督促差生,落实对尖子生的培养,希望通过努力之后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
高三生物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