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社会福利,1,、社会福利的含义,2,、社会福利的特征,3,、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4,、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差别,一、社会福利概述,1,、社会福利的含义,在个人、团体、社区及相关联的制度和全体社会层面上,改善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机能及其与社会关系,为增进个人福利的社会服务与侧面援助的总称。,为全体公民的福祉而建立的服务体系,仅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收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通常包括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福利津贴或福利设施。,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包括政府举办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城市住房事业和各种服务业以及各项福利性财政补贴。,狭义的社会福利,Click to add Title,1,2,、社会福利的特征,(,1,)保障内容的福利性。,(,2,)水平的不可逆性。,(,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4,)实现方式的多样性。,3,、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慈善资金,福利彩票资金,4,、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差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他内容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是保障的人们生活基本权利,而是为人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2,)保障方式是为人们提供服务和设施,如开办医院、学校、福利工厂、疗养院、康复中心、娱乐中心等等。,(,3,)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内容最杂、项目最多的部分。,(,4,)福利费用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由企业提留,部分来自私人捐助。,(,5,)是消费品分配的一种补充形式,它不是以货币的形式而是以服务和物质的形式分配给收益者,二、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1,、我国社会福利的建立与发展,2,、我国社会福利的内容,3,、中西方社会福利对比,4,、中国社会福利的不足,5,、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建议,1,、我国社会福利的建立与发展,(,1,)传统福利制度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福利体系的创建与实践,(,2,)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制度改革,2,、我国社会福利的内容,(,1,)集体社会福利,(,2,)特殊社会福利,(,3,)社区社会福利,(,1,)集体社会福利,集体福利主要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农村乡镇集体组织为满足本组织成员的需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本组织范围内实施的福利。,A.,企事业单位集体福利,企事业单位集体福利是企事业单位为满足本单位职工基本的或特殊的生活需要,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福利补贴的总称。,例子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对职工福利改革幅度较大的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改革的实施方案,(,1989,):,城镇居民福利分房开始向住房商品化、私有化方向改革,。,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1994),:规定以标准价出售公房,1998,年底:中央政府宣布停止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分房,职工按标准价购买了住房。,确立了由单位和职工各缴费,50%,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并为职工建造和出售经济适用房。有些城市为居民提供廉租房或房租补贴。,补充说明:企业办社会,例子二:职工福利基金提取办法的调整,职工福利基金是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按职工工资一定比例提取,然后用于职工医疗费、丧葬费、生活困难补助以及集体福利设施等方面。,当前在企业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和使用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取的办法不合理。二是使用的范围不科学。,对策:第一,在福利基金提取上,可以采取把职工福利分为共享和变动两部分,共享部分主要用于生活方面的需要,变动部分用于发展需要。,第二,在福利基金的使用上,应将属于社会保险范畴的医疗费从福利基金中划出去,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支付;独生子女津贴另行安排项目支出;各福利设施工作人员的工资并入职工工资,不应再从福利基金中支付。,(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总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4,页。),补充说明:企业办社会,B.,农村集体福利,农村的集体福利主要是指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或义务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生活无人照顾的老复员退伍军人等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1,)内容,五保制度,(,2,)方式: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3,)资金来源:,由乡(镇)根据以支定收的原则,在全乡(镇)范围内统一筹集,政府财政给予少量的补贴,保障标准以略高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为原则。,(,2,)特殊社会福利,特殊社会福利主要以无经济收入和生活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等特殊社会群体为对象,主要通过集中收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为他们提供生活供养、疾病康复和文化教育等福利服务。,A,B,C,D,E,F,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希望老有所养,希望老有所,医,希望老有所,教,希望老有所,学,希望老有所,为,希望老有所,乐,A.,老年人社会福利,老年人社会福利,内容,机构养老,是一种让老年人离开自己的家,到各种养老机构生活,其生活照料和护理由养老机构负责提供的养老方式。,老年福利之机构养老服务,B.,儿童社会福利,儿童福利:广义的儿童福利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一切社会事业。狭义的儿童福利是指补充或替代父母照顾和管理儿童,尤其是对孤儿、弃儿、盲童、聋哑、肢残、弱智儿童等,(,1,)机构养育之儿童福利院,(,2,)机构养育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3,)机构养育之,SOS,儿童村,(,4,)儿童收养与家庭寄养,C.,残疾人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和利益而提供的照顾和服务。,(,1,)残疾人社会服务之福利服务,生活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康复服务:,(,2,)残疾人社会服务之就业与社会福利生产:社会福利企业,(,3,)社区服务,定义:社区服务是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区居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自助互助性,可持续发展性,广泛性,(,3,)社区服务,内容:,(,1,)老年人服务,(,2,)残疾人服务:医疗康复、社会康复,(,3,)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服务,(,4,)残疾和弱智儿童的康复服务,(,5,)城市社区的心理咨询和家庭辅导服务,(,6,)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7,)便民利民服务(生活用品代买服务、代请医生就诊、劳动中介服务、餐饮服务、家庭用具修理和家政服务),(,3,)社区服务,(,3,)社区服务,(,1,)社区服务评估:,社区服务参与率,社区服务受益率,社区服务需求满足率,社区服务满意率,(,2,)评估社区服务设施的基本指标,设施设备的完好率。体现的是对社区服务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设施设备的使用率。体现的是社会效益。,服务补偿率。体现的是经济效益。,3,、中西方社会福利的对比,(,1,)福利内容的差异,(,2,)福利模式的差异,(,3,)专业化差异,我国的定义是狭义的而非广义的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在我国,社会福利是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孤儿和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的收入和服务保障,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社会福利事业已成为民政部门所分管的各项社会福利工作的总称和专有概念,正因为如此,又称其为“民政(社会)福利”。,中国,西方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补助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社会保险占主导地位。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它所占用的资金是社会福利支出中最大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死亡抚恤或遗嘱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等。,(,1,)福利内容的差异,西方,(,2,)福利模式的差异,指社会福利的对象、保险标准、政策的制度化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内在规定性。不同国家、地区之内,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之间,社会福利模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差异。其重要表现是导致了社会福利概念的不确定性。,(,2,)福利模式的差异,转变,普救式,又叫“全民式”社会福利,所谓全民性的社会福利是指社会福利资源在分散过程中,社会成员不论贫富,皆有资格享受。,选择式,选择性的社会福利则是指社会福利资源的再分配,是,“,透过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分配给那些真正需要福利服务的特殊困难者,其保障对象是有选择的,而不是全民的。,”,(,3,)专业化差异,以何种方式和手段提供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福利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福利提供方面,专业化程度明显不足,缺少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主要体现在:,第一、社会福利未在稳定成熟的制度化、专业化的架构中运行;,第二、社会福利操作依靠民政部门行政架构,缺乏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有效参与;,第三、社会福利局限在传统经验和做法,没有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预留空间。,4,、中国社会福利的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福利方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家、集体包办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动员不足,且行业组织缺失造成效率的低下。,立法建设上的不足影响社会福利进程。,5,、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建议,坚持福利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社会福利事业应引入非营利机构。,重视立法,推进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建设。,应符合基本国情,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5,、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建议,注意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加强社会福利基金的管理,建立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体系。,强调责任主体多元化,重视发展和完善非营利组织机构。,注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