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区高三9月开学考-历史(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303790 上传时间:2025-05-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区高三9月开学考-历史(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区高三9月开学考-历史(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5 届高三九月份调研测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6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16 题,共 16 题)、非选择题(第 17 题~第 2 0 题,共 4 题) 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 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黑色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非选择题须用黑色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 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 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16 题,每题 3 分,共计 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 3 4 .晋国卿大夫赵鞅、荀寅将大臣范宣子所编的刑书铸于鼎上。这引起孔子的严厉斥责,认 为二人擅做刑器,使晋国失去了原有的法律制度。但孔子却没有抨击铸刑书在先的郑人 子产,还赞扬子产修明法度,抑制强宗。对铸刑鼎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孔子 A.反对统治者以法治国 C.提倡用道德教化民众 B.希望稳定社会秩序 D.主张加强国君权力 .秦及汉初,各县以下普遍设置士吏,与发弩(弩兵之长) 、擘长(持矛类步兵之长) 协助 县尉开展兵卒管理、军事治安等活动。武帝以后,县中基本不见士吏、鬃长、发弩的身 影,仅在边郡军事组织有部分保留。县下属吏的变动反映出西汉 A.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C.基层组织逐渐完备 B.地方事权被朝廷分化 D.大一统秩序日趋稳定 .唐代前期实行散官番上制度,即获得任官资格的人在入仕前需履行一定义务。散官大多 往来尚书省和诸州府传送公文,地方的各种表状及需上达京师之物,也都仰赖他们。由 此可见,散官番上制度有利于 A.改进科举考试程序 C.完善中枢决策机制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D.提高国家行政管理效率 .表 1 为熙宁十年全国商税收入分布。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表 1 税收来源 城市 税场数量 2060 岁入 (万贯) 平均每处收入 (贯) 百分比 (%) 90% 769 420 3733 152 乡村地区 27607 10% A.基层市场日益萎缩 C.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B.变法加重百姓负担 D.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5 .正德年间,王守仁提出了直接诉诸人的道德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 与圣人同”,而且声称“与愚夫愚妇相同的,是谓同德; 与愚夫愚妇相异的,是谓 异端”。王阳明的这些言论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C.关注社会底层民众处境 B.能够激发个体意识觉醒 D.鼓励儒学士人教化乡里 6 .咸丰、同治年间,朝野上下将机器制造、人才培养等“洋务”视为六部执掌事项之外 的急切应变之举。40 多年后,这些事项则被列为“时务之要政” “成永久之章”。 从此,纠结数十年的所谓中洋之分、新旧之别俱化于无形。从“洋务”到“时务”的 转变表明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晚清改革走向深化 B.地方督抚的政治势力扩张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7 .据统计,在 1922 年至 1924 年的各类民意调查中,军阀得到平均 29.2%的支持性投票。 但在 1926 年的民意调查中军阀得票暴跌,改组后的国民党得票剧增。上述民调结果 的变化 A.有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得益于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 B.反映国民革命的顺利推进 D.表明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8.图 1 为《红色中华》第 93 期第 1 版登载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歌颂人民军队发展壮大 C.号召民众支持红军长征 B.宣传党的土地革命政策 D.庆祝人民革命政权创建 9 .1949 年底,一批军地领导干部陆续到北京接受培训,中共中央在选调时充分考量了他 们的知识背景与文化素养。如,吉雅泰通晓俄文和蒙文; 耿飚曾参加过与美国、国民 党军调处的谈判; 王任叔曾参加过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央选调这些干部意 在 A.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 C.开创新中国外交事业 B.组织新中国宪法起草工作 D.支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1 0.福建晋江是著名的侨乡,每年都能收到大量的侨汇,当地还有不少闲置房屋和闲散 劳动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晋江很多公社在 1979 年派出党委成员到广交会接洽业务, 共签订 71 份来料加工合同。很多侨属从消费者变为生产者,一改过去“嫁侨吃侨,乐 逍遥”的陋习。晋江的做法表明当地 A.实行包产到户成效显著 C.利用特区优势谋求发展 B.因地制宜解放发展生产力 D.政企分开的原则得到贯彻 历史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1 1.一位 2 世纪的演说家指出: “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它们将无尽的商品 流向你处……人们可以看到来自印度的众多产品……巴比伦的服装以及蛮族国家的奢侈 品被运到这里的数量要大得多……埃及、西西里和阿非利加的文明地区是你的农场”。 这位演说家的观点可以反映出 A.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 C.丝绸之路沿线的盛况 B.古希腊移民活动的范围 D.罗马帝国的扩张的结果 1 2.英王威廉一世在 1085--1086 年间派人分赴各地,对所有各级封臣及自由人的土地财 产、收入进行严格、详细的核查,然后载案入册,以之作为征调贡税、军役的准确依据。 当时有人对此感到如末日来临一样可怕,便将调查记录称为《末日审判书》。可见当时 的英国 A.庄园经济快速发展 C.民族国家初现雏形 B.封建等级关系松弛 D.国王权力得到强化 1 3.表 2 为 1518 到 1544 年,路德与罗马教廷论战期间双方出版的作品的统计。这一统计 可以用来说明 表 2 德语作品 2551 拉丁语作品 503 路德出版的作品 罗马教廷出版的作品 668 1021 A.新教思想走向民众 C.宗教仪式有所简化 B.民众渴望德国实现统一 D.天主教会权威得到重塑 1 4.英国议会于 1829 年通过《都市警察法》,建立了第一支领薪金、穿制服的警察部队。 1 839 年通过《郡警察法》,允许在各郡的各个地区和自治市建立付薪的地方警察部队。 856 年通过《郡和自治市警察法》,责成全国所有郡和自治市建立警察部队。英国议会 1 的上述立法 A.破坏了地方自治传统 C.源于城市化进程加快 B.意在应对国际工人运动挑战 D.得益于文官制度的逐渐完善 15.30 年代,苏联集体农庄组织了以村妇为主的积极分子走家串户检查卫生,督促改进, 进行“社会主义竞赛”。起初把检查小组赶出家门的农民,也会要求再次进门检查的卫 生小组蹭干净鞋底再进屋。直到二战结束,苏联都没有再爆发大规模传染病。这些做法 A.保障了苏联社会经济发展 C.推动苏联工农业协调发展 B.提高苏联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D.推动苏联社会保障体系建成 1 6.1964 年法国出台对非洲关系的《让讷内报告》,把推广法语、法国文化和发展援助政 策紧密结合,通过与军事、金融、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打造语言文化共同体。并 派遣大量管理、技术等人才直接参与非洲国家管理,推广法国模式。法国意图 A.发挥欧洲共同体作用 C.维持对非洲的影响力 B.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D.保护非洲文化多样性 历史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4 题,共计 52 分。 17. (16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以来,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出现了大规模的淘金热,南非也发现 了大金矿,金本位制迅速取代了以前流行的金银复本位制。至 1900 年,英国尽管失去了 “世界工厂”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其主导世界经济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金本位和坚 挺的英镑已经成为英国为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提供的必要“公共产品”。世界各主要地区之 间形成了一个多边贸易和支付体制。在这一体制下,英国对亚非拉热带地区拥有的顺差加上 金融服务、投资等方面的收入,大大弥补了在商品贸易方面对世界其余地区拥有巨额逆差。 — —摘编自李春放《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 材料二 1944 年,美国等 44 个国家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与会各国决心重塑战后世界经 济,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的混乱局面。经过努力,美元像 1914 年前 的英镑一样,被接受为黄金的等价物。然而,随着美国在海外的花费超过它在海外的赚取, 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1965 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 金,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的私人投资者也抛售美元。面对上述情形,尼克松总统在 1971 年 单方面宣布停止黄金兑换,世界上的主要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和美元的价格被允许逐日予以 上下调整。全世界也逐渐学会了依靠国际协商和迅速交流信息来实现货币稳定。 —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 19 世纪中期-20 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20 世纪 40 以来世界货币体系变动的原因。 (5 分)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20 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带来的影响。 (6 分) 18.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开国伊始,立即收节度使所领诸州以归中央。而后,政府另派中央官员作为 知州,直接管理各州政务,州级政区成为中央直辖单位。但是汉唐两代的经验又已表明,在 州、郡数目很大的情况下,又不得不在二级制之上设置监察区,进而走向三级制政区,最终 造成地方割据的局面。为了突破这个怪圈,宋代统治者将转运使变成固定官职,以经度和转 输数州之财赋。负责监察、司法的提点刑狱使,负责治安边防的安抚使,负责储备粮食平抑 物价的提举常平使等官员也相应设置。这些监司的行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 不尽一致,例如西北地区以转运使言仅设陕西一路,而以安抚使而言又分成六路,只管兵而 不管民,只理军政而不理财政。也正因如此,两宋一直未出现尾大不掉的祸患。后来的明清 两代也基本上师承宋代的做法,但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中国封建政权也再未出现过公开割据 的历史。 —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历史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1)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地方行政制度调整的影响。 (6 分) 1 9.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外交部档案中的《中国政治报告》汇集了英国驻华官员定期发往外交部的政治报 告。其中在 1931 年至 1945 年, 《报告》对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持续关注。 报告时间 报告内容节选 “ 由于共产党……在特定条件下准备暂停一切旨在推翻国民政府的武装行动, 因此 1 937 年 6 月 双方至少有一些谈判的基础, 而且毫无疑问, 红军领导人与中央政府代表, 甚至是 委员长本人之间的谈判确实已在进行”。 “ 日本人遭到山西省军和中国共产党军队的进攻, 这些共产党人被编入了第八路 1 938 年 8 军, 由朱德指挥。11 月 9 日, 日军占领太原府。此时, 日本人不得不停止向黄河 月 以南进军, 以便重新组织和加强他们的交通线, 因为其交通线正受到八路军来自四 面八方的严重袭扰”。 “ 边区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八路军在山西的经验和努力, 其组织是以无党派民 1 1 939 年 2 月 主人士为基础的……不仅在政治领域鼓励军民之间和文武官员之间的良好关系,而且 在经济领域防止任何一个阶级的过度流血,消除政治腐败”。 943 年 6 “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同国民党化解分歧, 建立统一战线, 并在战争爆发五周年之 月 际发表宣言,表示不再与国民党争执,宣布同蒋介石政府全面合作”。 “ 中央政府……对共产主义地区进行包括军需品、医疗用品在内的严密封锁,然而, 1 944 年 5 月 外国访客对共产主义地区的民主管理、全面战争基础上的民众组织、人民对共产党军 队及政府的忠诚和热情支持,都给予了一致的赞扬”。 (1)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作出的努力。 (7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报告内容的价值。 (5 分) 2 0. (12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 世纪 80 年代,在中央号召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举办“振兴中华”读书活动。 上海市职工读书指导委员会发布“上海市职工读书奖征名启 1 982 年 事”, 共收到全国来信 2066 封。根据读者意见, 上海市决定将职 工读书奖定名为“振兴中华”奖。 北京、山东等 13 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建立职工读书指导委员 1 983 年 会, 开展读书活动。全国参加读书活动的职工已达 1100 万人。 上海、北京、湖南、辽宁等多地举行了读书演讲比赛, 职工们 的演讲主题包括《发扬爱国精神致力振兴中华》《飞腾吧! 伟大的 中华》《珍视民族的历史》《是贡献,还是索取?》《远大理想与平凡 1 984 年 工作》等。 全国总工会共表彰奖励自学成才者 865 人, 读书自学活动积极 分子 1177 人,读书自学活动先进集体 610 个, 读书自学活动优秀 组织者 293 人。 辽宁省金县一基层工会外语读书小组, 定期举办外语演讲、读 书讲座等活动,先后已有 3 人取得赴日进修资格,6 人考上大连外 语学院。 1 987 年 上海大中华橡胶厂读书小组以《如何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性》为 研究课题,开展小组活动 142 次。运用书本上学到的心理学、管理 科学等知识, 组织车间劳动竞赛, 使汽车内胎的生产质量稳步提 高。 《 人民日报》刊文报道: 近几年来上海冶金局系统的读书积 1 989 年 极分子有 3137 人加入共产党, 151 人加入共青团, 2051 人走上领导 岗位, 16119 人成为生产骨干。 — —摘编自梁腾《20 世纪 80 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及其影响》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 辑严谨,表述成文。)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 D . D . D . C . B . C . A . D . C 0. B 1. D 2. D 3. A 4. C 5. A 6. C 二、非选择题 17. (1) 19 世纪中期:金银复本位制流行,英镑作为主要国际货币;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 金本位制建立,英镑作为国际货币中心地位确立;20 世纪 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美元仍是主要国际货币。 (2) 美国经济实力增强;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欧洲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国际经济秩序 的演变。 (3) 促进世界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 和发展;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 18. (1) 州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行政单位;设置路级政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军事、财 政等方面的控制;路级行政区划不统一。 (2) 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强化了地方行政职能;对后世地方 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19. (1) 积极与国民党政府合作抗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开展抗日根据地建设;加 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抗战到底。 (2) 为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有助于了解当时中共的政策和策略; 有助于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国际关系。 20. 需要根据材料内容进行论述,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