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试卷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
3
.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糖的元素组成不一定都是 C、H、O
B.微量元素 Mg 参与叶绿素的构成
)
C.血红蛋白的 Fe 元素存在于氨基酸残基的 R 基上
D.ATP 可以为 DNA 和 RNA 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属于原核细胞
B.洋葱根尖细胞中的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
C.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时,转速越高、质量越大的组分越容易沉淀
D.支原体与新冠病毒均没有细胞核,故均属于原核生物
.微生物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氮源可以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
B.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大肠杆菌
C.大肠杆菌与分解尿素的细菌所利用的氮源一定相同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一定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重量比例称为根冠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向枝叶喷施适量赤霉素,可促进茎和叶的生长,使根冠比下降
B.在果实生长期施用乙烯利可促进果实发育,使果树根冠比降低
C.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可提高试管苗的根冠比
D.剪去枝条顶芽后的植物在继续生长过程中根冠比将下降
4
5
)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会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植物体内接收可见光中各种光信号的受体统称为光敏色素
C.年轮、春化作用都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受基因表达调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能够将自己的基因整合到猪基因组中,如图是
6
PER 的生活史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体与 PERV 结合说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
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过程①②③④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
酶
C.分别用 35S 和 15N 标记 PERV 的蛋白质和
RNA 以探究其遗传物质
D.过程④需要猪细胞提供核糖体和 tRNA 等
第 1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7
8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膝跳反射,说明其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的功能正常
B.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尿意属于非条件反射
C.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完整就能发生反射
D.兴奋能从感受器传至效应器,也能从效应器传至感受器
.下图为人在情绪压力(如疼痛、恐惧等)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
应模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是一种分
级调节系统
B.糖皮质激素能与受体细胞膜上特异性
受体识别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C.图中激素 a 是肾上腺素,其分泌增多
主要由交感神经支配
D.长期的情绪压力可使机体释放糖皮质
激素增多
9
.《本草纲目》曾提到:“羊乳甘温无毒、
润心肺、补肺肾气。”下图为研究人员培育高产的优质奶羊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4 号羊的 DNA 全部来自于 2 号羊
B.采集 2 号羊的组织块,用纤维素酶处理获得分
散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
C.对 1 号羊使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收集并选取处
在 MII 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
D.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产奶量高的基因
是否被导入 4 号羊
1
0.夏季少雨,水域面积大幅减少,对水生生物的生存
造成了影响,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修复。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湿地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易地保护
C.禁渔措施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修复该生态系统时,应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局,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1
1.下图为肾脏上皮细胞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过程可用机械法或酶解法处理获得单个细胞
B.丙过程指细胞在添加血清的合成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C.丙过程会出现细胞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
第 2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D.丁过程为传代培养,细胞都能进行无限增殖
1
1
2.淮安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流程制作苹果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挑选苹果→冲洗、切片,碾碎→加糖→添加菌种甲→苹果酒→添加菌种乙→苹果醋
A.菌种甲、乙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B.加糖可直接为菌种甲、乙提供碳源和能源
C.菌种甲、乙发酵过程中,发酵液 pH 下降、温度上升
D.发酵结束后取苹果醋加酸性重铬酸钾检测发酵效果
3.保育天敌诱集植物是指诱集植物通过颜色、分泌物等吸引目标害虫的天敌,并为天敌
提供食物和栖息条件,从而控制害虫的发生和数量,适用于大面积农田害虫防治。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诱集植物可能改变农田中害虫的生态位
B.诱集植物通过物理或化学信息诱集天敌
C.农田害虫防治时诱集植物应集中种植
D.农田种植诱集植物能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1
4.右图表示两种生境下捕食者蝾螈对池塘中霍氏蛙、灰树蛙、蟾蜍种群数量的影响。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捕食者蝾螈的有无
B.本实验仅证明种群数量变化受生物因素影响
C.自然界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决定该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
度和含氧量
1
5.下列有关 DNA 粗提取与鉴定”、“DNA 片段的扩增
及电泳鉴定”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将提取到的白色丝状物直接与二苯胺试剂充分混匀,沸水浴加热后变蓝
B.PCR 反应体系中需加入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该酶可在延伸过程中起作用
C.琼脂糖溶液混合的核酸染料与 DNA 分子结合,便于在紫外灯下观察
D.DNA 的粗提取实验可利用 DNA 不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来粗提 DNA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
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只能识别某种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B.E.coli DNA 连接酶只能将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 DNA 片段连接
C.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三种工具酶
D.新冠病毒(RNA 病毒)不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1
7.研究发现,适当电刺激“足三里”穴位,会激活一组表达 ProKr2 蛋白的感觉神经元,
使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激活,进而驱动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等抗炎物质激活抗炎通
路,随后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可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来检测电刺激疗法的抗炎效果
B.通过人为激活或特异性破坏表达 ProKr2 蛋白的感觉神经元并观察抗炎效果,可验
证 ProKr2 蛋白的作用
C.ProKr2 蛋白经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通路,参与机体抗炎
第 3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D.反射弧结构基础完好即可发生反射活动,脊髓与大脑均可参与该过程
1
8.青花菜甲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另一远缘植物乙的细胞质中存在抗除草
剂基因,欲将乙细胞质中的抗性基因引入甲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 A 中取顶芽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有利于获得抗毒苗
B.过程 B 中常用 PEG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过程 D 通常在有光的条件下培养,且需要合适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杂种植株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9.科学家在长白山地区稻田周围种植芋头,芋头种植除具有良好的收成外,硕大的芋叶
对青蛙、泥鳅有很好的遮阴和驱避害虫作用,结合频振灯诱杀、自然天敌昆虫和青蛙
的害虫捕杀,很好地形成了“四周种
1
芋头、空中频灯诱、禾间天敌吃、禾
下养蛙鳅”的共养体系。如图为该共
养体系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代表
能量值,其中 a2、b3、d1、d2 表示同
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共养体系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3/ ( a2 + d1 )×100%
C.该共养体系突出体现了整体、协调等原理
D.该共养体系内信息沿营养结构单向传递
三、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8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1 分。
2
0.(12 分)请回答下列与动植物细胞有关的问题:
(1)与图 2 所示细胞相比,图 1 所示细胞特有的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
▲
(填序号)。
(2)结构⑨中的色素具体分布在
▲
结构上。与正常植株叶片相比,使用缺镁植株
的叶片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无法提取出
▲
色素。
第 4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3)硒对结构④的膜有稳定作用,则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 (填字母)。
A.脂肪细胞 B.心肌细胞 C.淋巴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4)图 3 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形成依次经过 (填图 2 中的序号)的加工。若上
▲
述膜蛋白为 Na+-K+-ATP 酶,则该膜蛋白具有的功能有
▲
;若上述膜蛋白为抗
功能,这种结合过程
利尿激素的受体,其与相关激素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质膜的
▲
可发生在
(5)囊泡等结构不是凭空漂浮在细胞质基质中,而是在细胞骨架上运输。细胞骨架的成
分是 ,细胞骨架对各种细胞器起 作用。
(6)图 3 中各种生物膜成分相似,但功能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了图 1 中细胞核的结构,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中物质运输、合成等出现异常,这现象
说明
1.(11 分)米诺环素(分子式:C H N O )是人类疾病治疗和畜禽养殖常用的抗生素。
▲
细胞表面。
▲
▲
▲
;采用某方法破坏
▲
。
2
2
3
27
3
7
进入生物体内不能完全被吸收,易在环境中残留。某研究人员在自然水域中筛选和分
离得到了一种米诺环素高效降解菌 DM13,并展开相关研究。下表是研究过程中使用
的培养基种类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液的配置:按配方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置培养液,经
(2)扩大培养:在 BP 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 ,对采集的水样的微生物进行
选择培养,该物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3)分离高效降解菌:用 法接种选择培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该步骤选
择的培养基为 (选填 BP、BPA、MM)。
(4)测定降解效果:为了测定菌株 DM13 在自然水体中降解米诺环素的效果,在锥形瓶
▲
灭菌后使用。
▲
▲
。
▲
▲
用
①
▲
配制四种不同初始浓度的米诺环素溶液,进行实验。
8h 处理后,在米诺环素溶液初始浓度 100ug/L 的水体中,空白对照测得的米诺环素
溶液浓度 41.8ug/L,加入菌株 DM13 测得的浓度 24.3ug/L,相较空白对照组,米诺环
素降解菌降解率为 (2 分)(用百分比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测定菌株 DM13 的实际
▲
②
降解效果,可选择表中的 MM 培
养基替换自然水体,这样做的目
的是
▲
。
(5)右图是通过发酵工程制备菌
剂的流程。该发酵工程的中心环
节是
▲
。在发酵过程中,需
及时添加必须的营养条件,并严格控制
▲
等发酵条件。
第 5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2
2.(13 分)下图为长期精神压力引起炎症性肠病的具体发展机制图(实线箭头表示促进,
虚线箭头表示部分细胞的变化);表格为图中部分物质的来源及主要作用。
(1)机体在一定强度的情绪压力下,经
▲
(“神经”、“体液”、“神经-体液”)
;同
激素分泌增多,该激
方式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使机体处于高度警觉状态,该过程中效应器为
▲
时,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被活化,
▲
素还参与 ▲ 调节。
(2)①下列有关参与上述过程的物质或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有 ▲ (2 分)(填字母)。
A.糖皮质激素和 CRH 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相同
B.CSF1、TGFβ2 和 TNF 不都来源于免疫细胞,且不都引起炎症反应
C.据图可知肠神经胶质细胞和肠神经元都有树突和轴突,都能传导兴奋
D.TGFβ2 抑制肠神经元的发育,却促进肠上皮细胞发生表型的转化,这种差异发生
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
②
③
据图分析长期精神压力引起炎症性肠病的机制可能为
▲
(2 分)。
针对长期精神压力引起的炎症性肠病,尝试提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
第 6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3)为探讨精神应激对 HPA 轴活性及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中细胞因子(以 IL-1β、IL-6 为
例)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小鼠与其天敌(猫)的暴露实验。将小鼠适应性培养后,
随机分组。急性应激组受天敌攻击 45min 后立即检测;慢性应激组每天受攻击 45min,
持续 14 天后检测;对照组正常环境处理。将记录的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如图。
①
由图 1 可知,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在慢性天敌应激中持续升高可能使得
而导致糖皮质激素对 HPA 轴的抑制作用减弱,机体稳态受影响。
研究发现,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免疫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结合图 2、3 分析,
在慢性天敌应激情况下,长期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使 ,导致免疫系统的
2 分)功能降低,从而使机体受感染和患癌风险增大。
▲
,从
②
▲
▲
(
2
3.(11 分)质膜内在蛋白 ZmPIPI;1(以下简称 Z1)是植物运输水分和 CO2 等物质的
主要通道。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 Z1 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和调控情况(图 1 表示已知
其中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科研人员建构含有 Z1 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图 2 表示该载
体的 T-DNA 序列),培育出了 Z1 超表达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玉米 Z1 基因时,需要先从玉米叶片细胞中提取
▲
,再通过
▲
过程获得 cDNA,进而通过 PCR 扩增 Z1 基因。PCR 操作时,通常选择下列
组合作为引物对。
▲
A.5'-TAAGTTGTCT-3'和 5'-CTTGGATGAT-3'
B.5'-TCTGTTGAAT-3'和 5'-CTTGGATGAT-3'
C.5'-GAACCTACTA-3'和 5'-ATTCAACAGA-3'
D.5'-ATCATCCAAG-3'和 5'-ATTCAACAGA-3'
(2) 根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组成分析,图 2 中的 Ubiquitin 和 P35S 是
▲
,
其功能是
▲
。
(3) 为检测 Z1 基因是否导入
玉米细胞,可采用 PCR 技术
对转基因玉米株系进行检测,
并对 PCR 产物用电泳技术来
鉴定。双链 DNA 分子片段长
度越大,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
第 7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移动速率越 ▲ 。由图 3 电泳结果可知,
▲
号玉米株系含有目的基因。
(4)为探究 Z1 转基因玉米的抗旱能力,对野生型玉
米株系(WT 株系)和 Z1 转基因玉米(Oe1-3 株系)
进行干旱处理后测定其地上部分的鲜重,分别计算
其相对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野生型植株的地上部
分生物量,结果如图 4 所示。图示结果说明
▲
(2 分)。
(5)为进一步探究 Z1 基因在分子及细胞水平的作用
机制,研究人员将 Z1 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连
接到同一载体上并导入玉米细胞,发现绿色荧光分布在细胞膜上;在图 2 的 Ubiquitin
下游连接 GUS 基因(表达产物可水解底物呈蓝色),发现蓝色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
中。请结合 Z1 蛋白的表达推测其作用机制是
▲
(2 分)。
2
4.(11 分)早年我国引种互花米草最早用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随时间推移发展,其已
被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图 1、2 为是某沿海湿地在互花米草入侵初期和入侵 12 年
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网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互花米草能够防风固沙、阻挡潮流,因而最初被引进用于生态修复,主要利用了
生物多样性的
于”)生态价值。
(2)与图 2 相比,图 1 表明引入初期大型底栖动物食物网的复杂性较高,这是因为初期
▲
价值。生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的互花米草植株矮小细密,且生物量较低,可为底栖动物提供
后,浮游植物从该生态系统中消失,最可能的原因是
▲
。入侵 12 年
▲
(2 分)。
(3)互花米草的迅速扩张严重影响到沿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开展互花米草的
控制和综合利用研究。
①
下列对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不属于生物方法的有
▲
(2 分)。
A. 在互花米草分布区筑堤并在堤内大量灌水,改变土壤湿度
B. 使用无人机喷洒灭草剂
C. 在近海滩涂种植海桑、秋茄、红树等植物
D. 春季萌芽期,对互花米草分布区采取全区域的刈割或“刈割+翻耕”
②
图 3 是科研人员利用麋鹿食互花米草构建“互花米草防治与麋鹿保护耦合生态系统”
的模式图。在构建该生态系统时,须合理确定麋鹿的 。麋鹿适当强度地采食
,从而阻断互花米草繁殖,降低群落
▲
和踩踏会使互花米草将更多的能量用于
优势度。
▲
(4)从互花米草的引入,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哪些?
▲
(2 分)。
第 8页,共 8页
{
#{QQABTYiEggCIAJJAABhCUwUqCAKQkBGCCYgOREAEsAABwAFABAA=}#}
-
-----
2
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试卷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
意。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6
D
11
D
2
C
7
A
12
C
3
A
8
B
13
C
4
B
9
C
14
C
5
B
10
B
15
A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题号
答案
16
BD
17
ABC
18
ACD
19
BC
三、非选择题:共 5 题,共 58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1 分。
20.(12 分)
(1) ⑨
(2) 类囊体(膜) 叶绿素(或答“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3) B
(4) ⑤② (顺序不可颠倒)
催化和运输(答全得分)
信息交流
肾小管和集合管
(5) 蛋白质纤维 (蛋白质)
(6) 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不同
锚定并支撑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2
1.(11 分)
(1) 高压蒸汽(湿热)
(2) 米诺环素溶液
碳源和氮源
(3)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BPA
(4) 自然水体
41.9%(2 分)
排除自然水体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
(5)发酵罐内发酵 温度、pH 和溶解氧(至少答两点,答 1 点不给分)
2
2.(13 分)
(1) 神经调节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髓质
免疫
糖皮质
(2) ①ACD(2 分,漏答给 1 分,错答不给分)
②长期精神压力导致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一方面促进压力相关肠神经
胶质细胞释放 CSF1,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加剧(1 分),另一方面促进 TGF
β2 含量升高,抑制肠神经元的发育,导致消化不良(1 分)。
抑制 CSF1 分泌
③
(3) ①下丘脑、垂体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中的 IL-1β和 IL-6 水平降低(答道到细胞因子水平降
低即给分) 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2 分,1 点得 1 分)
3.(11 分)
②
2
(1) mRNA
(2) 启动子
(3) 慢
逆转录(或“反转录”)
B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序列,启动转录过程
1-4(或“1、2、3、4”)
(4) 干旱处理会降低野生型玉米地上部分鲜重(1 分),而超表达 Z1 基因能够增
加玉米地上部分鲜重,增强玉米植株对干旱胁迫的耐性(1 分)。
(5) Z1 蛋白可被转运至叶肉细胞的细胞膜(1 分),促进对二氧化碳的运输和
利用,提高玉米的光合活力(1 分)。
2
4.(11 分)
(1) 间接 小于
(2) 有机物以碳链为骨架(有机物都含有 C)
CO₂
(3) 食物和栖息场所等
互花米草大量生长(1 分),遮挡水面的光线,浮游植物光照不足而不能生
长、繁殖(1 分)。
(4) ①ABD(2 分,漏答给 1 分,错答不给分)
②投放数量和季节
自身的生长
(5)外来物种的引入要考虑生态安全,且防控时间要适度延长;构建人工生态系
统时优先选择本地伴生物种;对外来物种的引入要建立防溢出机制(2 分合理即
给分,至少答 2 点,1 点得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