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8,(10,分,),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色,),(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浓氨水变红色,_,。,(2),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又溶到了,B,中,_,_,。,(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没必要,_,_,,,理由是,_,实验,中已证实蒸馏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_,。,(4),由该实验还可以得出的一条结论是,_,氨水的水溶液呈碱性,_,_,。,解析:,(1),根据实验观察可知,,,蒸馏水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没有颜色的变化,,,当再加入浓氨水时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通过本实验可得出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浓氨水变红色;,(,2),根据实验可观察到烧杯,B,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因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又溶到了,B,中,,,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3),因实验,和实验,的目的都是说明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与实验,相对比来得出结论的,,,则实验,没有必要再做;,(4),由该实验还可以得出的一条结论是氨水的水溶液呈碱性。,课题,2,原子的结构,22,(2,分,)2016,庐阳区期末,2014,年,3,月,11,日,,,日本强烈地震三周年,,,当时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131,I,(,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131,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131,_,_,。,(2),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1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27,I,原子的中子数为,_,_,74,_,_,。,(,已知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解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131,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3,78,131,。,(2),由于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碘原子,127,I,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1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故,127,I,原子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127,53,74,。,课题,3,元素,22,(4,分,)2016,娄底中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2,3 Li,锂,6.941,4 Be,铍,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14.01,8O,氧,16.00,9F,氟,19.00,10 Ne,氖,20.18,3,11Na,钠,22.99,12 Mg,镁,24.31,13 Al,铝,26.98,14 Si,硅,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6,17 Cl,氯,35.45,18 Ar,氩,39.95,(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多选少选均不给分,),Na,、,Cl,O,、,S,F,、,Cl,Cl,、,Ar,(2),右图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_,_,得到,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铝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