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计量管理QC小组成果范例PPT报告.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300275 上传时间:2025-05-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管理QC小组成果范例PPT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计量管理QC小组成果范例PPT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提高计量器具周检率,单 位:,小 组 名 称:,制 作、发 布:,目 录,小组简介,选题理由,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经济、社会效益,巩固措施,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小组简介,*单位*计量管理,QC,小组始建于,2000,年,几年来,小组紧紧围绕单位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立足现场,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QC,活动,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堵塞了管理中的漏洞。,1,、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计量管理,QC,小组,所在单位,*,建组时间,2000.1,月,注册时间,2003.1,月,组长,*,2,、小组成员概况表,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称,组内职务,组内分工,*,男,大学,高工,组长,整体策划,*,女,大学,工程师,组员,策划、调查、实施,*,男,大学,工程师,组员,现场调查,*,男,大专,工程师,组员,调查、实施,*,女,大专,/,组员,统计、实施,一、选题理由,本单位无标准室,所有计量器具均需送检,计量器具分布范围广,数量大,种类繁多,个别单位计量器具不能及时送检,计量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的现象,双,体系 认证的要求,经,小组成员讨论,决定本次活动课题是,提高计量器具周检率,职能部,门工作,十分被,动,工,作开展,困难,,需强化,管理,索 引,调查资料,1,调查资料,2,调查资料,3,二、现状调查,调查资料,1,:,单位计量管理人员(总计,68,人)思想状况调查如下表:,序号,文 化,年 龄,结构,初中,以下,高中(中技),中专,以上,35,岁,以下,3545,岁,4550,岁,人数,2,28,38,38,26,4,比例(,%,),2.9,41.2,55.9,55.9,38.2,5.9,调查资料,2,:,1,、*单位计量室仅,3,人,无标准室,在集团公司兄弟单位中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2,、单位领导已意识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调查资料,3,:,针对往年计量周检率低的现状,我们对,2002.112003.1,月份漏检计量器具进行汇总,并根据其客观原因进行分类、汇总、统计。详见下表:,序号,因素,频次(台件),累计(台件),累计率(,%,),1,计量网员不管不问,220,220,64.9,2,日常管理不善,58,278,82.0,3,使用不当,30,308,90.9,4,单位职工不配合,16,324,95.6,5,计量器具质量问题,12,336,99.1,6,其他,3,339,100,7,合计,339,漏检计量器具统计表,由,以上排列图可知:,计量网员责任心不强,对计量工作了解不够是影响周检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计量人员的培强化管理、考核是提高计量周检率的根本途径。,三、设定目标值,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从而加强计量工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严格执行计量器具流转制度,实现提高计量周检,率。因此,确定以下目标值:,平均计量周检率达到,95%,可行性分析,1,、单位计量网员文化素质较高,计量队伍年轻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2,、双体系认证的运行,使各项规章、制度均已程序化。,3,、领导的支持。,四、原因分析,平,均,计,量,周,检,率,较,低,计量网员责任心不强,不按程序执行,职工不能搞好配合,计量网员责任不明确,存在扯皮现象。,专职计量人员少,计量器具配置不合理,部分计量器具用料差,台帐不全,本单位无标准室,工作被动,使用、维护不当,监督、检查不力,工作标准不完善,安装位置,不易拆卸,使用条件恶劣,因果分析图,五、要因确认,在原因分析后产生的,12,条末端因素中,,QC,小组逐一进行了分析确认,得出要因确认表如下:,序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分析确认,验证,结果,1,计量网员责任不明确,发,调查表,全单位,33%,的计量网员不清楚自身责任。,是,2,不能执行程序规定流转制度,发调查表,全单位,36,名计量网员共有,22,名不能完整说出计量器具流转程序,不执行计量器具流转程序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是,3,台帐不全面,统计分析,台帐不全面导致的漏检计量器具数量很少,仅占,2%,。,否,4,职工不配合,调查分析,只有极少数职工不配合检定工作。,否,5,专职计量人员少,现状分析,专职计量管理人员仅,3,人,但可以协调解决。,否,序号,末端原因,确认方法,分析确认,验证,结果,6,计量器具用料差,统计分析,2003.14,月份,只有,26,台件计量器具用料差,而且一般在入库检定中即可被淘汰。,否,7,计量器具配置不当,现场调查,配置不当的计量器具为数较少。,否,8,本单位无标准室,现状分析,计量器具的检定可以通过请送检解决,否,9,使用、维护不当,统计分析,由于使用、维护不当导致的非正常损坏现象普遍,间接影响周检率的提高,是,10,计量工作标准不完善,现状分析,工作标准不完善使计量检查未形成定规,导致计量工作未形成闭环。,是,11,安装位置不利拆卸,现场调查,不易拆卸的计量器具集中在运转队、供电队,占全单位计量器具的,2%,,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有效期管理或检修期检定。,否,12,使用条件恶劣,现场调查,使用条件不好的计量器具主要集中在井下,占全单位计量器具总量的,0.8%,且可以通过加强维护、管理得到改善。,否,因此,确定出主要因素有:,1,、计量网员责任心不强;,2,、不能执行程序规定流转制度;,3,、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不当;,4,、计量工作标准不完善。,六、制定对策,根据要因分析后产生的,4,条主要因素,,QC,小组分别制订了对策、目标、措施。详见对策表:,序号,主要因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日期,责任人,1,计量网员责任心不强,不执行计量器具流转制度,加强培训、考核,出入库、流转执行程序规定,1.,进行计量基础知识、文件等方面的培训。,2.,下发计量资料。,3.,定期召开计量工作会议。,4.,组织多种形式的知识答卷。,5.,严格考核,实现奖惩兑现。,6.,评选年度计量先进个人。,7.15,日,全过程,每月一次,全过程,每月一次,每年一次,2,计量室日常监督、检查不力,加强监督、检查,制订执行本科工作标准,1.,制定、完善、执行*工作人员“工作标准”、“管理标准”。,2.,制定明确的检查目标并组织实施。,3.,加大检查力度,争取现场整改。,7.25,日,全过程,全过程,序号,主要因素,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日期,责任人,3,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不当,完善制度、责任到人,按,管理办法进行使用、维护,1.,完善,计量管理办法,、,计量监督制度,。,2.,责任到人,确定使用、维护责任人。,3.,各单位作好精密、贵重计量器具日常使用、维护记录。,4.,各单位修改、完善计量器具使用、维护管理办法。,5.,严格奖惩制度。,6.23,日,6.25,日,全过程,7.30,日,每月一次,(承前页),索 引,实施,1,: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网员业务素质。,实施,2,:召开计量会议,及时解决问题。,实施,3,:组织多种形式的计量知识宣传、学习。,实施,4,:制定、完善各项计量工作标准。,实施,5,:层层管理,责任到人。,实施,6,: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奖惩制度。,七、对策实施,实施,1,: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网员业务素质。,1.,为了提高全体计量人员业务素质,,QC,小组组织了大范围的计量知识普及培训,培训对象包括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操作人员,参培人员有,121,人。培训计划如下:,培训时间,地点,授课人,授课内容,课时,出勤率,7.17.2,计量基础知识,6,课时,/,天,100%,7.37.4,计量管理组织机构、计量组织职责,6,课时,/,天,100%,7.57.8,计量器具流转制度;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周检制度;抽检制度标定制度分类管理办法,6,课时,/,天,98%,7.97.11,计量数据管理制度;记录、档案管理制度等,6,课时,/,天,99%,7.12,计量监督制度;奖惩制度,6,课时,/,天,100%,7.137.1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山东省计量条例,6,课时,/,天,98%,7.15,集中考试,2.,在参加考试的计量管理人员中,除本单位,2,名副总不能如期参加外,其余人员全部按照要求参加考试,培训成绩汇总如下:,考试成绩,人次,所占百分率(,%,),95100,8,6.7%,9094,45,37.8%,8589,46,38.7%,8084,14,11.8%,7579,6,5.0%,74,分及以下,0,0%,效果:,事实证明。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计量人员的业务水平,计量网员作为单位计量工作的领头羊,起到了良好地领导、推动作用。,实施,2,:召开计量会议,及时解决问题。,1.,计量工作会议由*主持。会议简要阐述了本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计量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责任心较强、计量工作完成出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对个别思想依旧麻痹大意、工作玩忽职守、不能按时完成,QC,小组分配的任务的单位提出严重警告和批评。,2.,在会议上,单位计量网员还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反馈、汇报,QC,小组,较好地实现了工作互动、共同促进。,效果:,计量工作会议稳定了本单位计量人员队伍,大大增强了计量队伍的凝聚力,而且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施,3,:组织多种形式的计量知识宣传、学习。,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计量、支持计量工作,*灵活机动,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宣传。,1.*,充分利用本单位广播站,积极宣传计量工作新举措、计量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2.7.24,日,*组织了全单位范围内的计量知识问答,下发知识答卷,800,份,设立一、二、三等奖各,3,名、,10,名、,50,名,鼓励奖,300,名。,7.30,日回收答卷,646,份,回收率占,80.6%,。,参加本次知识答卷的人员中,有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操作人员以及普通职工。详见下表:,人员性质,人次,百分率,计量管理人员,52,8.0%,计量操作人员,84,13.0%,一般职工,510,79.0%,合计,646,100%,效果:,事实证明,以上措施不仅极大提高了职工的计量意识,基本上 实现了“计量扫盲”,能够在工作中积极配合*下达的任务,而且大大激发了计量管理人员(包括计量网员)的工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计量”为“我要计量”。,实施,4,:制定、完善各项计量工作标准。,“打铁还要自身硬”。由*负责编制了“计量工作标准”、“计量管理标准”。明确责任,按规程办事,真正实现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实施,5,:层层管理,责任到人。,针对本单位计量器具分布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部分计量器具专业性强的现状,,QC,小组成员动员各单位计量网员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采取分片管理的办法,确定了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责任人,制作了计量器具管理卡片,责任到人,并根据其管理情况与经济挂钩。,对于精密、贵重计量器具则必须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使用、维护、保养,认真填写计量器具使用交接记录,遇到计量器具失准情况必须及时上报*。,效果:,此举措真正实现了责任到人,提高了职工的责任感和有令必行、有法必依的意识,同时避免了工作中的扯皮现象。,实施,6,:强化计量检查,严格奖惩制度。,1.,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由*负责编制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检查出的问题或隐患实现现场整改,并作好检查记录,以作为计量奖惩的依据。,2.,每月底及时总结工作,根据检查记录及计量工作管理办法进行奖惩兑现,发扬优点,克服不足。,3.,在此期间,对违反计量工作管理办法的单位或个人累计罚款,23,人(次);对于计量工作扎实、责任心强的计量人员则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总计奖励,6400,元,并于,2003.12,月全部下发。,效果:,1.,此举措促进了单位、班组自检、互检,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2.,真正作到了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勉励先进,鞭策后进,并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计量管理人员队伍。,八、效果检查,通过加强计量管理人员全方位的基础管理,开展技术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措施力度,重视质量教育,使全体计量人员工作热情高涨,大大降低了责任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计量周检率,为全单位实现高产高效,建立标准化单位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52003.7,月计量周检情况统计表,项目,2003.5,月(活动前),2003.67,月(活动后),计划周检台次,272,463,实际周检台次,191,450,计量周检率(,%,),70.2,97.2,活动前后对比情况,70.2%,95%,97.2%,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后,九、经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实行依法管理,使本单位因计量器具失准而导致的各种人身安全、经营管理等事故大大降低,其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2,、社会效益:,A,:,计量器具长期保持在有效状态,使职工的人身安全、医疗卫生、企业的各项活动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B,:,计量器具保持周期检定,可以使本单位计量器具保持在有效状态,从而使企业有良好的信誉,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C,:,随着,QC,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职工的总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1.,狠抓薄弱环节,。,2.,严肃工作纪律,。,3.,强化计量检查。,4.,规范工作标准。,索 引,十、巩固措施,1.,狠抓薄弱环节,。,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多种多样、持久地循环培训方式,加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取得了良好成效。,2.,严肃工作纪律。,所有计量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上岗前培训,明确了岗位责任,严肃了工作纪律,提高了计量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3.,强化计量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由于违反,计量工作管理办法,导致罚款的次数明显降低:,2003.810,,累计罚款人数,10,人次(平均,3.3,人次,/,月),较,2003.67,月,23,人次(平均,12.5,人次,/,月)相比大大降低,而且整改措施能迅速落实,真正实现了“手段强硬,奖罚公正”。,4.,规范工作标准。,1.*,将修改、完善后的,计量工作管理办法,、,计量监督制度,纳入第三层次文件,作为今后计量管理的标准和考核依据,。,2.,将计量监督检查、例会制度纳入工作议程,今后每月将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计量检查,每周一次召开计量工作会议。,十一、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通过开展,QC,活动,提高了本单位计量周检率,提高了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各项计量规章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由于本单位建单位晚,基础薄弱,职工意识差,丢弃、毁坏计量器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本单位计量周检合格率一直较低。,我们小组决定下次活动的课题是,提高计量周检合格率,国计民生需计量,有法可依成方圆,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