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行政组织权力,采取发布令,制定指令性计划及实施措施,规定制度程序等形式,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对对外贸易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控的一种手段。,特点:统一性、速效性、强制性、纵向性、规范性,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概述,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1、对外贸易经营管理,是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和经营活动范围进行规范而实施的管理。,2、货物进出口管理,是国家对进出口货物本身的管理,也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进出境货物的实际管理。,3、货物进出口环节管理(图71),是指对货物进出口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配套环节的管理。,图71:中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结构图,(二)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1、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1949年11月-1952年8月),2、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1952年8月-1982年3月),3、对外经济贸易部(1982年3月-1993年3月),4、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年3月-2003年3月),5、商务部(2003年3月目前),商务部是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主要职能是:拟定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起草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规章;负责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三)海关总署(CUSTOMS),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在组织机构上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海关总署;第二层次是广东分署,天津、上海2个特派员办事处,41个直属海关和2所海关学校;第三层次是各直属海关下辖的562个隶属海关机构。,海关总署是中国海关的领导机关,是中国国务院下属的正部级直属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海关总署与对外贸易相关的职能是:研究拟定关税征管条例及实施细则,组织实施进出口关税及其他税费的征收管理,依法执行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编制国家进出口贸易统计,发布国家进出口贸易统计信息。统一负责打击走私工作,组织查处走私案件,组织实施海关缉私等等。,(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RC),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它是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而成的。,主要职责有:拟定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规章制度;负责口岸出人境检验检疫业务管理;负责商品普惠制原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的签证管理。组织实施出入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和卫生监督工作;管理国外疫情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服务。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和监督管理等。,(五)国家外汇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对外汇的汇兑和国际收支进行管理的职能部门,国家外汇管理局为副部级国家局,内设综合司、国际收支司、经常项目管理司、资本项目管理司、管理检查司、储备管理司、人事司(内审司)7个职能司和机关党委。设置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中国外汇杂志社4个事业单位。,起草外汇行政管理规章,依法检查境内机构执行外汇管理法规的情况,处罚违法违规行为等。,(六)国家税务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是国务院主管全国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与对外贸易相关的职能主要是对进口征收国内税的管理和对出口退税的管理。,(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直属机构。,与对外贸易相关的方面有: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与管理、商标的注册和保护以及进口商品的国内流通等。,(八)国家知识产权局(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PRC),是国务院主管专利工作和统筹协调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的直属机构,负责拟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监督执行。,第二节 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一、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1、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2、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含义,是我国企业对外洽谈并签定进出口贸易合同的资格。,3、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分类,外贸流通经营权,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4、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实行审批许可制度 对外贸易经营依法登记制,(1)备案登记管理机关,商务部是全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实行全国联网和属地化管理。,(2)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程序,领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可以通过商务部政府网站下载,或到所在地备案登记机关领取登记表。,填写登记表。,向备案登记机关提交备案登记材料,如登记表;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等。,二、对重要货物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经营范围,是国家允许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进出口经营活动的商品类别和经营方式,也是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许可的重要条件。,对经营范围的限制主要限于国营贸易货物,实行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只能由经授权的企业经营,但国家也允许部分数量的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由非授权企业经营。,1、国营贸易管理,中国对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糖、原油、成品油、化肥和烟草等8大类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对茶、大米、玉米、大豆、钨矿砂、仲钨酸铵、钨制品、煤炭、原油、成品油、丝、未漂白丝、棉花、棉纱线、棉机织物、锑矿砂、氧化锑、锑制品、白银等商品的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2、指定经营管理,自2004年12月11日起,取消钢材、天然橡胶、羊毛、晴纶及胶合板的进口指定经营,也取消了绿茶、乌龙茶、定尺碳素钢板,(对美国)等三种产品的出口指定经营。,第三节 货物进出口管理,一、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依据,1、货物进出口管理原则,实行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是中国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之一。,2、货物进出口管理分类,对外贸易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我国把货物进出口管理划分为禁止进出口货物、限制进出口货物、自由进出口货物、特殊进出口货物四类,分别进行管理。,二、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主要手段,按照我国入世的承诺,将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全部取消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配额等非关税贸易措施,但在过渡期我国将在世贸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实施配额、许可证管理。,1、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进出口许可证的含义,进出口货物许可证是国家管理货物出入境的法律凭证。,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含义、内容,是指国家限制进出口目录项下的商品进出口,必须从国家指定的机关领取进出口许可证,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或出口。,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对进出口经营权、经营范围、贸易国别、进出口货物品种、数量、技术等实行全面管理、有效监测。,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体制,进出口许可证的签发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原则,实行“一关一证”、“一批一证”管理,必须讲求时效性,出口商品价格必须符合商会协调的出口价格,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范围,2、进出口货物配额管理,(1)配额管理的含义,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货物的进出口数量或金额直接加以限制的管理措施。,(2)配额管理的作用,(3)进口货物配额管理,进口配额管理的商品范围,一是国家需适量进口以调节国内市场供应,但过量进口会严重损害国内相关工业发展的进口产品;,二是直接影响进口商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口商品;,三是危及国家外汇收支地位的进口商品。,进口配额管理体制,进口配额的发放,进口配额的分配原则,进口配额管理分类,主要包括机电产品配额管理、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以及重要工业品进口配额管理、重要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4)出口货物配额管理,出口配额管理的商品范围,出口配额管理分类,主动配额管理,被动配额管理,出口配额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出口配额的分配,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管理的商品范围及设限国家,我国入世谈判中关于纺织品贸易的承诺,纺织品配额管理制度,纺织品配额的分配、上交和转让,3、进出口自动许可制度,第四节 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1、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的含义,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进出口商品,由法定商检机构依法对其品质、数量、规格,包装,安全、卫生、装运条件等进行检验的活动。,2、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国家商检部门,各地商检机构,检验机构,3、进出口商品检验原则,中国商检法对进出口商品检验原则做出了规定,即进出口商品检验应当根据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或者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维护国家安全这五项原则进行。,4、进出口商品检验分类,法定检验、抽查检验,5、进出口商品检验内容,合格评定活动的含义,合格评定活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确定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是否满足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活动。,合格评定活动评定程序,抽样、检验和检查;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各项的组合。,6、进出口商品检验依据,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国家商检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7、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制度,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通过出厂前的质量监管和检验制度,认证管理制度,验证管理制度,加施商检标志和封识制度,复验、复议、诉讼制度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二、海关管理,1、海关职能,海关是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其基本职能是:进出关境监管,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办理其他海关业务。,2、海关体制,中国实行集中统一的、垂直的海关管理体制,即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向海关总署负责。,海关总署,海关设置,3、海关监管,海关监管的含义,海关监管是指海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实施报关登记、审核单证、查验放行、后续管理、查处违法的行政监督管理职能。,海关监管任务,监管对象与分类,货物监管、物品监管、运输工具监管,监管程序,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的监管程序为:申报、查验、征税、签印放行。,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程序为:如实申报、交验单证、接受监督检查。,4、海关征税,(1)关税稽征制度,征税对象,根据海关法规定,海关征收关税的对象是准许进出口的货物和进出境物品。,征税机关,海关是关税的法定征收机关,海关征收关税应当依法进行。,纳税义务人,海关法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税则税率,(2)完税价格制度,完税价格的含义,完税价格是由海关审核确定的,用以计算应税商品税款的货物物品价格,是海关征税的基础。,完税价格的依据,海关法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商品归类制度,关税减免制度,海关法规定,关税减免包括法定减免税、特定减免税和临时减免税。,5、查辑走私,走私的定义,走私是指逃避海关监管,进行非法的进出境活动,偷逃关税,非法牟取暴利,扰乱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国查缉走私体制,设立专门侦查走私犯罪的公安机构,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6、编制海关统计,海关统计是指海关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进出境的货物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的活动。编制海关统计,是海关的基本职能之一。,三、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1、原产地规则概述,原产地及原产地规则的含义,原产地规则的分类,原产地确定标准,2、中国对货物进出口原产地的管理,原产地确定标准,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管理,进口货物原产地确定制度,原产地标记管理,保密原则,处罚规定,四、外汇管理,1、外汇管理的含义,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的货币管理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2、外汇管理内容,经常项目管理、资本项目管理、储备项目管理、汇率管理、外汇市场管理等。,3、贸易外汇管理原则,中国对经常项目管理的原则是,放松对经常项目的管制,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4、贸易外汇管理制度,银行结汇制度,中国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贸易外汇收入实施银行结汇制度,即境内机构贸易项下的外汇收入,除国家规定准许保留的外汇可以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外,都必须及时调回境内,按市场汇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银行售付汇制度,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并根据交易行为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收取等值人民币的行为。,付汇是指经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根据有关售汇以及付汇的管理规定,审核用汇单位提供的规定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后,从其外汇帐户中或将其购买的外汇向境外支付的行为。,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是指货物出口后,由外汇管理部门对相应的收汇进行核销。这是一种以出口货物价值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外汇收回国内的事后管理措施,可以监督企业在货物出口后及时、足额地收回货款。,进口付汇核销制度,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是指进口货款付出后,由外汇管理部门对相应的到货进行核销。,贸易外汇账户管理制度,根据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对暂不结汇和无需结汇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开立外汇账户,实行账户管理,以达到对不结汇外汇收人的监管。,补 充 提 示,外贸“登记制”,的实施,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