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写景诗的鉴赏总结.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295824 上传时间:2025-05-18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8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景诗的鉴赏总结.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写景诗的鉴赏总结.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景物描写类诗歌,命题角度与答题思绪,1/29,学习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类诗歌命题角度,2.掌握诗歌景物描写题各题型解题思绪,学会准确组织表述答案,2/29,(一)写景次序:,空间,角度(,上下,远近、高低,俯仰,等),时间,角度,3/29,(二)经过不一样感官来写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触)觉,4/29,(三)景物描写惯用手法:,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大、对偶主要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描,(色彩),、衬托,5/29,例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次序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明赏析。,6/29,例题1参考答案:,1、,由远及近,:一二句写万里长江宛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绸带,淮山点点愈加青翠,,是,远景,;三四句写几片江帆疾飞如箭,千尺山泉直泻如电,,是,近景,。,2、,由地面到天空,:由前四句关于长江、淮山、江帆、山泉等,地面景物,描写转到后三句晚云、新月、塞鸿等,天空景物,描写。,诗人经过观察角度不停改变,极富层次地,展现给我们这幅,色彩绚丽,浔阳山水图,诗人,融情于景,,表示了,对浔阳山水喜爱和赞美之情,。,7/29,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注: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更名为“洞霄宫”。,(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详细赏析。(4分),例2,8/29,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却映白云。,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急忙,“点白云”何等悠闲。,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例2答案:,9/29,从“写景次序”角度设问题解题思绪:,1、点明写景次序,2、详细描绘图景及景物特点,3、明确从不一样次序写景效果,4、点明景情关系,表示诗人情感,10/29,例,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雨后池上,刘攽(b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11/29,例题,3,参考答案:,1、,一、二两句写雨后池面平静如同轻轻拂拭明镜倒映出池塘边房檐和楹柱,表现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静态。,2、,三、四两句描写突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表现了雨后池上,清新活泼,动态之美。,3、,整首诗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富于动静改变之美,雨后池塘春景图。诗人,融情于景,,形象生动地表示了对眼前景物喜爱之情。,12/29,例4:,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一个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诗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各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个并结合诗句简明分析(3分),13/29,例4,答案,:第一步:,使用对比手法。(1分),第二步:,如上下句之间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朱”与青豆“青”、下句绿草“绿”与白鹅“白”对比)。,(1分),第三步:,表现出景物色彩鲜丽,以及作者闲适而悠闲情怀,。(,1,分),14/29,从“表现手法”角度设问题解题思绪:,1、点明手法,2、详细描摹图景及特点,3、明确手法效果,,,点明景情关系,表示诗人情感,15/29,例题,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沧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歌。,(1)请从“景”与“情”关系角度,赏析本诗颔联。(4分),16/29,例题,5,参考答案:,1、,颔联,前一句,写了“残”雪和失群“孤雁”,给人以,悲凉、孤寂,之感,;,2、,后一句,写“新月”升起带动潮水涌起,,,实际,是写“新月”引发自己“思乡之潮”,。,3、,诗人,融情于景,。寄寓了自己,羁旅之苦、思乡之感。,17/29,从“景”与“情”关系角度设问题解题思绪:,1、详细描摹了怎样景及景物特点,2、点明情和景关系,3、表示了怎样情,感,18/29,例6,绝 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奔走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景物?表示了诗人怎样情感?,19/29,答:1、,这是一副明净绚丽春景图。,(步骤一,),2、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步骤二)。,3、诗人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在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心境,(步骤三)。,例题,6,参考答案:,20/29,例7,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些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幌子。,词上阙描绘了什么样景象?请简明叙述。(,5,分),21/29,例7答案:,1、词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景象。(第一步),2、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黄昏,树林,,晚归,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第二步),3、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热爱。(第三步),22/29,明确“意境类”解题思绪:,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描绘语言力争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意境特点。(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美壮丽、清新自然等。),把握意象详细分析作者思想感情。,23/29,课堂小结:,思索:景物描写类鉴赏题普通解题思绪,24/29,1、描摹景物、点明景物特点,2、点明手法及其效果,3、点明景情关系,表示诗人情感,25/29,(一)从直接与间接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二)从利用修辞角度考虑:比喻 对比 夸大 比拟 借代 双关 反问 设问 互文等,(三)从利用表现手法角度考虑:衬托 对比 渲染 衬托 引用典故 象征 铺陈 白描,(四)从景物动静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 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景物描写常见方法:,26/29,(五)从观察角度 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 空间上下结合 高低结合 时间,(六)从调动感觉角度来写(诸觉结合):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七)从分析景物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八)从分析景物色彩搭配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色彩,重视色彩多样与谐调,景物描写常见方法:,27/29,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诗,回答下列问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沧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诗后四句写出了怎样景与情?,28/29,写出了夕阳西下,粉嫩新竹破土而出,红艳莲花飘落在莲叶上清新可爱,渡口升起炊烟,人们采菱而归景象,整个画面,清新自然、生机勃勃,充满生活气息。,作者,融情于景,,,表现出此刻,悠然、闲适、恬淡,心情,以及,对眼前景物喜爱之情,。,29/2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