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呼吸慢病患者如何开展呼吸康复?,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he-top-10-cause.,肺之声疾病教育公益项目内容,以人道、责任、传承为宗旨,在医疗健康领域构建公益慈善平台,,广泛开展帮扶弱势群体及宣传普及健康知识等爱心公益项目。,白求恩公益基金会,Bethune Charitable Foundation,肺之声关爱项目,微信,扫一扫,关注,肺之声,关爱肺健康,目 录,01,什么是呼吸康复,03,呼吸康复中的物理治疗技术,02,呼吸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定义,呼吸康复概念,对,有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的多学科综合,干预措施,在患者个体化治疗中加入,综合性呼吸康复方案,,通过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而减轻症状,优化功能状态,帮助患者减轻疾病负担,减少医疗费用,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独立功能,帮助患者更积极地进行,运动训练,,更多地了解疾病、治疗选择和急性加重时的应对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独立进行日常活动,,减少,对专业人员和昂贵医疗资源的,依赖,不仅是稳定和逆转疾病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减轻症状和疾病致残,的程度,目的,目 录,0,2,呼吸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03,呼吸康复中的物理治疗技术,01,什么是呼吸康复,呼吸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肺功能评价,六分钟步行试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肺功能评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指气道阻塞或狭窄引起的气体流量下降,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典型肺功能特征为,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一秒率,),MVV,(最大通气量)明显,,RV/TLC,(残气量,/,肺总量),而,VC/FVC,(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可以正常,病情严重时,FEV1,是诊断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是,COPD,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肺功能检查,广泛应用于慢阻肺的诊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估计,第一次进行试验前进行,Borg,积分、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的测定并记录,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进行,至少饭后,2,小时。患者按照要求在,6,分钟内尽可能走更长的距离,进行步行试验的距离长度不少于,30m,,较短的距离会减少行走距离,详细告知患者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步行期间,每,30,秒要给以鼓励的语言,使用标准提示语,并提醒患者已经走了,2,、,4,、,6,分钟,若患者在过程中感到有不能坚持步行的不适,可以立即休息,试验地应备有各种安全措施,六分钟步行试验,评分结果,包括,10,项内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帮助的程度分为,0/5/10/15,四个功能等级,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60,分,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20,分,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评定简单,可信度高,灵敏度高,使用广泛,COPD,用的不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Barthel,指数评定,(,the Barthel index of ADL,),基本的评级标准,Barthel,指数评定,分级,表现,0,级,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但活动如常人,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活动时无气短,1,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2,级,平地步行无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觉气短而自己有气短,3,级,慢走不及百步即有气短,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5,级,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CO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目 录,0,3,呼吸康复中的物理治疗技术,02,呼吸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01,什么是呼吸康复,呼 吸 训 练,胸廓的放松训练,力量和有氧运动,1.,抗阻呼气训练,2.,腹式呼吸训练,3.,深呼吸训练,4.,局部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缩唇呼吸(,push lip breathing,),吸气经鼻;呼气缩唇为吹口哨状,缓慢呼出,作用:,增加气道阻力,减轻,/,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目的:,改善通气换气,减少肺内残气量,吹瓶呼吸,发音呼吸,吹蜡烛呼吸,抗阻呼气训练,膈肌运动,改善异常呼吸模式,减少呼吸辅助肌的使用,降低呼吸能耗,腹式呼吸,仰卧位,舒适体位:髋膝轻度屈曲,经鼻吸气,隆起腹部;,缩唇呼气,收缩腹肌,横隔上抬,吸气:呼气,1:2,1-2min 10-15min,步行:,短距离长距离、快速,吸气:呼气,1:2,注意节拍,把握呼吸节律,刚开始不要进行深呼吸,放松呼吸辅助肌,避免憋气、过分减慢呼吸频率,量力而行,不引起过度疲劳,注 意 事 项,深呼吸训练,目的:增加肺容量,使胸腔充分扩张,方法:经鼻深吸一口气,在吸气末,憋住气保持几秒,以便有足够时间进行气体交换,并使部分塌陷的肺泡有机会重新扩张;配合缩唇呼吸技术将气体缓慢呼出,使气体充分排出。避免过度耸肩,局部呼吸训练,目的:针对某些区域可能出现换气不足,对肺部特定区域进行扩张训练,方法:治疗师或患者把手放于需加强呼吸训练的部位,嘱患者深呼吸,吸气时在胸部局部施加压力,1,、足部的放松,2,、腰部和背部,胸廓的放松训练,3,、手腕部,手掌向下,做握拳的动作,用力握拳,向床面压,手掌张开,腕关节用力背屈,4,、肩胛带,5,、颈部,放松体位,舒适放松的体位,使全身肌肉放松,前倾位可以增大横隔的收缩,易改善呼吸困难,侧颈部伸展,慢慢地将头部往一侧倾斜,保持,10,秒,重复,2-3,次,向另一侧重复,旋转肩部,将手放置肩部,慢慢地做向前或向后画圆,每个方式重复,5,次,伸展胸部,将双手放置后部,尽可能伸展手,保持,20,秒,重复,2-3,次,伸展肩部,用一只手轻轻拉动另一边肘部,直到有拉伸感,保持,20,秒,重复,2-3,次,伸展三头肌,轻轻提拉肘部,直到感到拉伸感,保持,20,秒,重复,2-3,次,倾斜拉伸,将一只手臂伸直在头上,向一边倾斜,保持,20,秒,重复,2-3,次,股四头肌拉伸,将脚拉到臀部前直至大腿有拉伸感,保持,20,秒,重复,2-3,次,腘绳肌伸展,把脚放于某物上,身体慢慢向前倾斜,直至大腿后部有拉伸感,保持,20,秒,重复,2-3,次,伸展小腿,把手放在墙上或凳子上,慢慢向前倾斜,直到大腿前部有拉伸感,保持,20,秒,重复,2-3,次,适应证,痰多不能咳出,痰量多、粘稠、多存在于末梢部位;重度通气障碍、气管切开、疼痛等,避免体力过度消耗,体质弱,自行排痰易给体力造成很大负担,消耗能量,尽可能完全将痰咳出,支气管内长期潴留分泌物不能完全排清,注意事项,排痰时间不易过长,分泌物少时,2,次,/,天,多时,3-4,次,/,天,总共不多于,40min,,宜饭前进行,禁忌证,明显的呼吸困难、高热,近期脊柱损伤及不稳定,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近期肋骨骨折及严重的骨质疏松,压 肩,推 墙,双臂屈伸,抓住哑铃,卷曲手臂至肩部,每侧手臂重复,6-10,次,做,1-3,个循环,坐位或立位,手握哑铃,上举到整个手臂伸直,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站立,倾斜向墙上靠,然后推离墙,重复,6-10,次,做,1-3,个循环,保持脚部离墙的距离固定,力量和有氧运动,卧推,站姿划船,坐姿划船,卧位,向上推动哑铃至手臂伸展,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斜靠椅子或板凳,将哑铃提拉到胸部位置,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坐位,保持背部挺直,将拉杆提拉至胸部位置,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横向下拉,坐站练习,下蹲,背部靠在靠背上,将杆向胸前拉,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坐在椅子的边缘,站立,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尽量不使用手臂,站立,双脚与肩同宽,下蹲,弯曲膝盖不超过,90,度,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套,手部可使用哑铃训练,坐位,伸直双腿,直到膝盖平直,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重复,6-10,次,做,1-3,个循环,可同时使用哑铃进行手部训练,大步站立,双腿弯曲,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重复,6-10,次,做,3,个循环,可同时使用哑铃进行手部训练,弹跳,弓步,蹬腿训练,运动疗法,步行训练,放松训练,四肢,/,躯干肌力训练,活动平板训练,胸廓的放松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卧位练习、坐位练习,床边立位练习、步行练习,注意呼吸困难,消除恐惧,增加自信,急性期,-,被动,慢性期,-,主动,腹式呼吸配合步行,运动量逐渐上升,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增加患者下肢肌力、运动耐力,改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能量节约技术,合理的工作生活计划,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改造,四肢:哑铃等器材,躯干:吸气肌、腹肌,正常反应,可继续运动,以下症状终止运动,胸痛,重度的呼吸困难,强烈疲劳感,头部眩晕,恶心,适度的劳累感,适度的喘息,适度的发汗,适度的肌肉痛,谢 谢!,微信扫码立即加入,肺之声疾病教育公益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