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疗废物管理规范.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0289232 上传时间:2025-05-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废物管理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医疗废物管理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与规范处置,1.,国际要求与国家要求,2.,医疗机构管理组织与制度要求,3.,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类与收集,4.,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内部转运,5.,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点硬件与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与规范,处置工作,6.,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7.,医疗机构有关人员培训与职业防护,8.,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相关突发事件处置,9.,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的留存记录,10.,医疗机构医院污水处理,1.2001,年,5,月,22,日,世界各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大会在瑞典召开,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公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即着手减少并最终消除首批,12,种有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其中包括人类无意生产的两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这类物质同为在涉及有机物质和氯的热处理过程中无意形成和排放的化学品,均系燃烧或化学反应不完全所致。医疗废物焚烧是重要排放源之一。,3.,采用最佳可行技术(,BAT,)和最佳环境实践(,BEP,)处理医疗废物,减少,POPs,排放,是缔约方履行公约的重要工作之一。,4.2004,年,11,月,11,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中国正式生效。,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一,.,国际要求与国家要求,1.,传染病防治法,2.,医疗废物管理条例,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4.,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5.,关于印发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通知,6.,关于发布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的通知,7.,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国家医疗废物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与规章,医疗废物的监督检查,卫生监督内容,1.,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制度、应急方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2.,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培训情况,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登记的情况,4.,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情况,5.,医疗废物、污水的处置情况,6.,实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与具有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合同的情况;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物的情况,1.,管理组织及职责:,(,1,)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2,)医疗机构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3,)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4,)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2.,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应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2,),医疗废物管理部门与工作职责;,(,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转移、暂存、处置相关要求;,(,4,),有关人员的培训与防护;,(,5,),违反规定的处理等。,(,6,)医疗废物应急方案,管理组织与制度,二,.,管理组织与制度,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应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组长为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或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其成员一般包括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科、总务后勤、科研部门、物业公司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的职责:,(,1,)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理的领导、协调与管理,制定全院医疗废物管理的方针政策,召开会议,解决有关问题。,(,2,)负责医疗废物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与处理工作。,(,3,)负责医疗废物管理重大事件的决策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明确医疗废物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医疗废物管理涉及医院的感染管理科、总务后勤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医疗废物产生部门等。,(,1,)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监督、检查、培训与技术指导;,(,2,)总务后勤部门主要具体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医疗废物泄漏时的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3,)医务、护理、科研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医务人员、科研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或突发事件时,配合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开展调查与处置工作;,(,4,)医疗废物产生部门包括各临床科室、各研究室与实验室、各医技科室等所有产生医疗废物有关的部门,其主要职责为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严格管理,做好交接登记工作(实行三联单制度)和资料的保存(,3,年)。,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制定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6,个工作要求),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有:,(,1,)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有关部门的职责及医疗废物管理的具体措施等。,(,2,)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分类制度。医疗机构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按照国家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发放到医疗废物的产生部门,各产生部门严格按照分类目录的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其监督、检查工作。,(,3,)建立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流程。,(,4,)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与防护医疗机构则根据工作需要,对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工作中不同部门的人员按职责进行了定期培训临床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重点进行医疗废物分类与收集要求的培训;保洁人员重点进行分类收集、包装要求、运送路线、遗洒处理的培训;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进行周转收集要求、暂存站的管理与转运交接的培训;所有人员均接受医疗废物管理中的职业防护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5,),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检查、反馈与处理,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的监督、检查与管理,医疗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各个环节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把监督、检查的结果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根据需要在不同范围内进行公示。同时通过监督、检查以评价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职责的落实、到位情况、培训与宣传的效果,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措施的绩效等。,(,6,),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医疗废物有流失、泄漏、扩散情况,分级与报告,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部门职责,根据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原则;,如何进行处置,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流程。,医疗废物分为五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置放于专用包装物和利器盒中,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应当进行医疗废物登记并分类收集,专用包装物和利器盒等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专用包装物、容器盛装感染性废物时,应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三,.,医疗废物分类与收集,用于专用包装袋、利器盒、周转箱,用于医疗废物暂存点,用于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的监督检查,1.,未被传染病原体污染的,分类收集,有合法的处理机构处理,不再要求消毒、毁形,2,.,被传染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废物,先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4.,大体积的病理废物应及时单独分类收集,注明为“病理性废物”的中文标签,在低温冰柜保存,,当在公安备案后由殡仪馆进行。,5.,完整包装的报废血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6.,禁止混装,包括不同类的医疗废物间的混装,也包括与其它废物的混装,7.,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均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8.,无医疗废物暂存点的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暂存柜(箱),防止医疗废物腐败恶臭。,收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1,医疗废物达到专用包装物和利器盒的,3/4,左右体积时应当封闭转移,转移的情况科室应当进行登记,2,按照确定的时间、路线,使用专用运送工具,由专人与有关科室完成移交与接受手续后送暂时贮存场所暂存。,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应在每批医疗废物封闭移交后对科室医疗废物收集点进行消毒。,医院医疗废物处理部门的专用运送工具每天转运医疗废物后,应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4,四,.,医疗废物内部转运,(五)医疗废物暂存管理,1.,暂存设施的硬件基本要求,(,1,)远离医疗、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装卸、装卸人员及运送车辆的出入;,(,2,)严密的封闭措施,专人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入以及防鼠、防蝇、防蟑、防盗以及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有基本清洁设施;,(,3,)设施内地面与,1M,高的墙裙进行防渗处理,地面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污水应用管道直接排入医疗机构内的污水消毒、处理系统;有良好的照明与通风条件,避免阳光直射;,(,4,)设施外有明显警示标识,库房内有“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2.,医疗废物登记,(,1,)根据与有关科室的移交与接受手续,对暂存场所医疗废物登记,(,2,)登记内容为: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六)医疗废物处置,1.,医疗机构暂存的医疗废物不得超过天,2.,交由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禁止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1,)感染性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处理机构(环保认定),(,2,)损伤性废物,医疗废物处理机构(环保认定),(,3,)病理性废物,当在公安备案后由殡仪馆进行,(,4,)药物性废物,生产厂家回收,(,5,)化学性废物,环保危险废物处置中心,3.,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4.,处置后对暂存场所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5.,禁止医疗机构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6.,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医疗机构报县级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同意,可以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要求为:,(,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高分子塑料废物不能焚烧),(,3,)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七)培训与职业防护,1,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1,)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工作流程与工作要求,(,2,)医疗废物安全分类技术与职业防护知识,(,3,)职业暴露(如意外刺伤等)发生后的正确处置,(,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的紧急处置。,2,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与措施,(,1,)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如防护帽、可呼吸的面罩、防护眼镜、工作服、工业围裙、工业用手(鞋)套等;,(,2,)定期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3,)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八)突发事件处置,1.,确定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2.,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应急方案,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对现场进行处理,3.,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4.,采取安全处置措施,对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以防扩大污染,5.,按照要求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九)应留存的工作记录,1.,建立的规章制度,2.,人员培训记录(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3.,医疗废物登记记录(病房和暂时点),4.,定期消毒记录(运输工具和暂时点),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十)医院污水处置,1.,医院污水处理的国家要求,(,1,)医疗机构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县及县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院和其他医院、传染病和结核病医院的医疗机构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县以下或,20,张床位及以下的综合医院和其他医院的医疗机构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2,)带传染病的综合医院,应先将,传染病房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3,)禁止向,、,类水域和,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以及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院污水。,(十)医院污水处置,2.,医院污水处理监测,(,1,)粪大肠菌群数每月监测不得少于,1,次;,(,2,)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接触池出口总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2,次;,(,3,)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4,)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5,)收治肠道传染病中的甲类病人数,5,人、乙类病人,10,人丙类,20,人时,应及时监测该类传染病病原体;,(,6,)理化指标监测:,pH,每日监测不少于,2,次、,COD,(化学需氧量)和,SS,(悬浮物)每周监测,1,次,其他污染物每季度监测不少于,1,次。,控制项目,标准值,传染病、结核病院,20,床以上综合医院(直排),20,床以上综合医院,(排入城市管网),20,床以下医院,粪大肠菌群(,MPN/L,),100,500,5000,排放标准,:,1,、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2,、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10 mg/L,肠道致病菌,不得检出,不得检出,肠道病毒,不得检出,不得检出,结核杆菌,不得检出,PH,69,69,69,化学需氧量,COD,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房负荷,/g/,(床位*,d,),60,60,60,60,250,250,悬浮物(,SS,)浓度,/,(,mg/L,),最高允许排房负荷,/g/,(床位*,d,),20,20,20,20,60,60,总余氯(,mg/L,),采用含氯消毒剂(接触池出口),0.5,直接排入水体,6.5-10 mg/L,0.5,3-10 mg/L,2-8 mg/L(,预处理标准,),医院污水处理监测的常用指标值,序号,检查要点,检查内容,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制度应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医疗废物管理部门与工作职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转移、暂存、处置相关要求;有关人员的培训与防护;违反规定的处理等。,2,建立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医疗废物与非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无医疗废物混入非医疗废物情况。,4,医疗废物收集使用符合要求的包装袋(盒)。医疗废物收集桶上有标签注明医疗废物种类。,5,科室医疗废物收集转移记录表,记录每次转移医疗废物种类、数量,交接有双方签字。,6,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情况,医疗废物暂存间外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参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附录,A,),7,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及防儿童接触的安全措施。,8,医疗废物暂存期不超过,2,天,每次运送医废后进行消毒清洗,冲洗水进入医疗废水处理系统,有消毒记录。,9,有与处置单位的交接记录,并记录完整。,10,医疗废物管理档案,有,2009,年以来与同兴公司签订的医疗废物处置合同。,11,有,2009,年以来医疗废物转移审批手续及相关资料。,12,有,2009,年以来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及转移登记表。联单记录完整,有医疗机构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盖章。,重庆市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标准,24,种违法行为,1.,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3.,医疗卫生机构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4.,医疗卫生机构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5.,医疗卫生机构未保存登记资料,6.,医疗卫生机构未对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7.,医疗卫生机构未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8.,自行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医疗卫生机构,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9.,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点(设施、设备)不符合卫生要求,10.,医疗卫生机构未将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11.,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不符合要求,12.,医疗卫生机构在机构内丢弃医疗废物,13.,医疗卫生机构在机构内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14.,医疗卫生机构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15.,医疗卫生机构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16.,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对污水、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17.,医疗卫生机构对污水、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系统,18.,医疗卫生机构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19.,医疗卫生机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法行为,20.,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21.,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未及时向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报告,22.,医疗卫生机构无正当理由阻碍卫生计生主管部门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拒绝执法人员进入现场,23.,医疗卫生机构无正当理由不配合执法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24.,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要求处置医疗废物,违法行为,卫生部医政司关于确定“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项目”试点单位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卫医政护便函,2011123,号),谢谢大家,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