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手功能及常用治法,康复治疗教研室,OT,组,手,一个器官,技能和才艺(盲人阅读、手语、舞蹈),情感表达,信息传递,手,-,皮肤,手掌皮肤的特点,厚、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富于褶皱的纹理,无毛、腺体丰富,便于适应物品的外形而有,利于抓握,手,-,皮肤,疤痕挛缩会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手,-,骨骼,共,27,块,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桡腕关节,关节属性,功能活动,关节名称,图片,滑车关节,(单轴关节),屈伸运动,平面关节,球窝关节,平面关节,椭圆关节,关节囊与关节韧带坚实紧张,活动度较小,拇指屈伸、收展、环转,手掌的屈伸、手指的开合及手指的画圈运动,腕部做屈伸,尺、桡偏和环绕运动,鞍状关节,只能做微小的滑动动作,手部肌肉解剖、功能、检查法,手肌的分类,按手肌对手部运动所起的作用,按运动手部肌肉所在的,位置,动力肌,拮抗肌,协同肌,固定肌,肌腹在前臂,肌腱通过腕、手的掌、背侧,止于指骨,前臂肌作用性质转换,运动掌指、指间关节,位于手部,维持手的正常姿势和功能,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如三角肌,止于肘部的肌肉,如肱二头肌,止于桡、尺骨和腕部肌肉,手肌,手外在肌,手内在肌,肌腹在前臂,肌腱止于腕、掌、指骨,肌腹、肌腱均在手部,手外在肌,屈肌,旋前肌,前群肌,后群肌,肱骨内上髁,起自,浅层、深层肌,浅层、深层肌,功能,解剖位置,伸肌,起自,肱骨外上髁,旋后肌,回旋肌,手内在肌,外侧肌群,内侧肌群,鱼际肌,小鱼际肌,掌中间肌,中间肌群,(,1,)外侧群,(,鱼际肌,),1),浅层,:,拇短展肌,(,外,),拇短屈肌,(,内,),2),深层,:,拇对掌肌,拇收肌,(,2,)内侧群,(,小鱼际肌,),1),浅层,:,掌短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2),深层,:,掌短肌,1),蚓状肌(,4,):,骨间掌侧肌,(,3,)中间群,(,掌中间肌,),2),骨间肌,:,骨间背侧肌,指深屈肌腱桡侧缘,手肌起止、功能、检查法,肌肉,起始,抵止,功能,神经支配,外,侧,群,拇短展肌,腕横韧带及舟骨,拇指第,1,节指骨底,外展拇指,正中神经(,C,),拇短屈肌,腕横韧带及大多角骨,拇指第,1,节指骨底,屈拇指,正中神经、尺神经,拇对掌肌,第,1,掌骨桡侧,使拇指对掌,正中神经,拇收肌,腕横韧带、头状骨及第,3,掌骨掌面,拇指第,1,节指骨底,内收拇指及屈拇指,尺神经,肌肉,起始,抵止,功能,神经支配,内,侧,肌,小指展肌,豌豆骨及腕横韧带,小指第一节指骨底,外展小指及屈小指,尺神经终末支的深支(,C7,、,C8,、,T1,),小指短屈肌,钩骨及腕横韧带,屈第,5,掌指关节,小指对掌肌,第五掌骨内侧缘,使小指对掌,肌肉,起始,抵止,功能,神经支配,中,间,群,1 2,蚓状肌,指深屈肌腱桡侧缘,第,2-5,指第,1,节指骨背面及指总伸肌腱,屈掌指关节,伸各指间关节,正中神经(,C7,、,C8,、,T1,),3 4,尺神经,骨间掌侧肌(三块),第,2,掌骨尺侧,第,4,、,5,掌骨桡侧,第,2,、,4,、,5,指第,1,节指骨底及指背腱膜,使第,2,、,4,、,5,指向中指靠拢,尺神经,骨间背侧肌(四块),掌骨间隙两侧,第,2-4,指第,1,节指骨底及指背肌腱,使第,2,、,4,指离开中指,手掌向上,拇指作抗阻力外展,拇短展肌肌力检查法,拇短屈肌肌力检查法,抗阻力的屈拇指第一节,拇对掌肌肌力检查法,用力抽出夹于,拇、小指间的纸片,拇收肌肌力检查法,用力抽出夹于,拇、示指掌面的纸片,小指展肌肌力检查法,抗阻力外展小指,小指短屈肌肌力检查法,抗阻力屈小指第一节,小指对掌肌肌力检查法,小指伸直时向拇指对掌,蚓状肌肌力检查法,屈2-5指掌指关节,或同时伸指间关节,分别给予两动作阻力,骨间掌侧肌肌力检查法,夹纸试验,抗阻力内收2、4、5指,(并指),骨间背侧肌肌力检查法,抗阻力外展,2,、,4,、,5,指,(分指),手的解剖概况,-,手内外肌的相互作用,手内肌模式:掌指屈、指间伸,手外肌模式:掌指过伸、指间屈,功能性运动需要手内外肌互相配合,手的解剖概况,-,手的姿势:,功能位:,腕背伸约,20,25,,拇指对掌位,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为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休息位:,腕关节背伸约,10,15,,并有轻度尺偏;手指的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呈半屈曲状态,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越多。各指尖端指向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节指间关节的桡侧。,手的解剖概况,-,手弓,(,1,)手有两个横弓:远排腕骨弧形排列形成的横弓,其高度基本不变;,5,个掌骨头形成横弓,其高度随手指屈、伸增减,能适应物体形状。,(,2,)手的纵弓:有腕骨、掌骨及指骨构成,凹面在掌侧,关键点在,MP,关节,此点任何肌力不平衡时均会干扰弓的凹面弧度。最重要的是中示指列的纵弓,有助于与拇指形成对指。,(,3,)手的斜弓:是拇指对掌时与其他指列形成的弓,与掌中几条皮纹方向一致,在充分抓握圆柱物时,此弓引起重要作用。,例:,放开,手的动作,“,放”的主动肌肉:指总伸肌和手内肌,手内肌伸指的作用:,-,直接:拉动指背腱膜向近侧,-,间接:屈掌指关节引起伸指,屈掌指,力矩对抗了指总伸肌引起的掌指过伸,“,放开手”的过程,放的早期:,指总伸肌收缩伸掌指关节,中期:,骨间肌和蚓状肌辅助伸指间关节,并防止掌指关节过伸,蚓状肌 骨间肌 桡侧腕屈肌,指总伸肌,“,放开手”的过程,末期:,肌肉继续收缩直到完全伸直,(肌肉的红色的深浅表明肌肉收缩的强度),蚓状肌 骨间肌 桡侧腕屈肌,指总伸肌,精确性抓握:指侧捏、指尖捏、三指捏、三指抓握四种。,力量性抓握:球状抓握、钩状抓握和柱状抓握三种。,手的功能:,非抓握功能:,抓握功能:,推、举、叩、戳、托、搅、掀等,第二节 上肢功能评估,一、,量诊,(一)ROM测量-主动、被动,(二)维度测量,(三)长度测量,(四)体积测量,(臂围法、排水测量法),第二节 上肢功能评估,二、评定,1、肌力测试(,徒手、仪器),体位:肩关节自然位,屈肘90度,腕关节背伸0-15度,上臂:,肩、肘、腕,手:,握力、捏力,第二节 上肢功能评估,力性抓握 (握),精密抓握(,捏,),非抓握,第二节 上肢功能评估,2,、感觉测试,手指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实体觉测定;,两点辨别试验;,Moberg拾物试验;,第二节 上肢功能评估,Moberg,拾物试验:,检查用具有木盒,5,种常用日常小物件,如钥匙、硬币、火柴盒、茶杯、纽扣和秒表。让病人在睁眼下,用手拣拾物品,并放入木盒内,每次只能拣拾一件,用秒表记录患者完成操作所花费的时间。然后,让患者在闭眼下重复上述动作,并记录时间。,用来检查患者的拇指、示指、中指感觉或正中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如感觉异常,在闭目条件下很难完成。,第二节 上肢功能评估,3,、灵巧性和协调性的测试,Jebson手功能测试,Purdue钉板测试(the purdue pegboard test),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视频),上肢和手前伸放置物件、翻转物件、拿起物件、单手翻转和放置物件、双手翻转和放置物件。,Jebson,手功能评估系统,又称七项手功能测试,由7个小测验组成:,写一句话,翻书本大小的卡片(模仿翻书),拾起小件物品,堆放棋子,模仿进餐,移动轻的物品,purdue,pegboard,手指评估,又称普渡钉板测验,检查手眼协调、手灵活性,4个分测验:,右手操作,左手操作,左、右手同时操作,装配,常用治疗方法,一、肿胀及疼痛的治疗,二、,关节运动治疗:主动,三、,关节运动治疗:被动,四、,矫形器治疗,常用治疗方法,二、,压力治疗,一、体位摆放,肿胀及疼痛的治疗,一、肿胀及疼痛的治疗,1.,体位摆放,(1)卧位时,抬高患肢,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坐位或行走时,采用三角巾悬挂患肢,手高于肘部平面,避免患手下垂或随步行而甩动。,(3)注意事项,1),有动脉栓塞时,患肢应低于心脏水平。,2)断指再植术后通常把患手放置于与心脏平面等高的位置。,再植因静脉阻塞出现淤血和发绀,垫高手有益,再植因动脉供血不足变得苍白,则将手降低至心脏平面或以下,增加动脉血流。,2.,压力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局部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手部皮肤颜色、温度和麻木情况以防止压力过大。,二、关节运动治疗:主动,(一)肌腱滑动练习,(二),维持和增大关节活动度练习,(三),增强肌力练习,(四),改善手的协调性练习,(一)肌腱滑动练习,单独指屈浅肌腱滑动:维持,MCP,关节和,DIP,关节伸直位,固定,PIP,关节的近端,嘱患者主动屈曲,PIP,关节,单独指屈深肌腱滑动:维持,MCP,关节和,PIP,关节伸直位,固定,DIP,关节的近端,嘱患者主动屈曲,DIP,关节,勾拳:在维持,MCP,关节伸直位下,屈曲,PIP,和,DIP,关节,使指屈深肌腱产生最大滑动,直角握拳:在维持,DIP,关节伸直位下,屈曲,PIP,和,MCP,关节,可使指屈浅肌腱产生最大滑动,复合握拳:屈曲,MCP,、,PIP,和,DIP,关节,使指屈浅、深肌腱之间产生最大滑动,(二)维持和增大关节活动度练习,1.,改善前臂及腕关节活动度,(1)屈腕训练:,(2)伸腕训练:,(3),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4)前臂旋前、旋后、屈伸腕训练,2,、改善,MCP,关节和,IP,关节屈曲练习,捡起小件物品,轻触式按钮,橡皮泥等练习,3.,注意事项,(1)如果关节被动活动度正常,主动活动度受限,治疗重点是通过主动运动或助力运动改善关节主动活动度。,(2)如果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度受限程度相同,治疗重点首先是改善关节被动活动度。,(3)主动运动中姿势的调整会增强治疗的针对性。,(三)增强肌力练习,1.,变形球,可做全拳、勾拳、侧捏、三指捏、对掌等作业活动,改善手部小肌肉的肌力。,练习时注意稳定腕关节。,全拳练习,勾拳练习,侧捏练习,对掌练习,三指捏练习,2.,弹力治疗带,腕屈肌肌力练习,拇伸肌及拇外展肌肌力练习,拇对掌肌肌力练习,指屈肌肌力练习,2.,弹力治疗带,指伸肌肌力练习,骨间背侧肌肌力练习,蚓状肌肌力练习,腕伸肌肌力练习,(四)改善协调性练习,1.上肢的粗大运动练习,折叠衣服、推移物品、举球投篮、擦拭墙壁或窗户、将物品拾起并放到架子上、墙面控球和双手太极拳等运动。,2.手的精细运动练习,串珠,9,孔插板,用镊子夹捏小物件,3.,注意事项,-,除了原动肌收缩外,其他肌群尽可能放松,维持运动的平稳性,控制肌肉的疲劳程度。,-如果运动的速度和准确性下降,或者出现疼痛,应该立即停止治疗。,-训练任务由易到难。任务难度的设置可以通过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平面、改变使用物品大小和改变作业体位等方式来达到。,三、关节运动治疗:,被动 牵伸运动,四、上肢矫形器的应用,(一)肩关节半脱位,偏瘫和臂丛神经损伤使用肩吊带,使用说明:白天活动时穿戴,,卧床时可以摘除。,(二)骨折,1.肱骨中段骨折,3.桡尺骨下端骨折,2.肘部骨折:肘部矫形器(静止型活动型),4.腕骨骨折,舟骨骨折:长”人“字矫形器,使用说明:持续穿戴,拇指指间关节自由活动,5.掌骨骨折,第一掌骨骨折:短”人“字矫形器,(三)疼痛,腕管综合症:腕中立位矫形器,使用说明:白天和夜间活动时佩戴,(四)神经损伤,注意事项:避免局部过度受压,以免引起压疮。,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五)腕手部关节活动受限或僵硬,注意事项:矫正力作用范围应集中在需要矫正的关节,而不能造成其他关节的过度受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