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第一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总述,教育目标就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即指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是反映教育目的的具体而可观测的变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是指通过某一次或某几次健康教育活动所期望儿童获得的健康方面的发展,是最为具体的目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可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次,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一)婴儿健康教育的总目标,1.,身体发育良好,各项指标正常,2.,动作发展正常,且不断发展,3.,体质增强,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4.,情绪反应适度,愿与同伴交往,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1.,身心和谐,2.,保护与锻炼并重,3.,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分类,(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目标,1.,生活习惯,2.,饮食与营养,3.,人体认识和保护,4.,保护自身安全,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分类,(二)学前儿童身体锻炼教育目标,1.,身体基本活动技能,2.,基本体操练习,3.,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一、,0-3,岁儿童健康教育目标,二、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一)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依据,(二)学前儿童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学前儿童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三)社会发展与要求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表述,(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1,)行为目标,(,2,)表现性目标,(,3,)生成性目标,(,1,)行为目标,所谓行为目标,就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指向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知道,“”,理解,“”,学会,“”,用自己的话,“,区分,”“,把,配对,”“,对,进行分类,”,,等等,(,2,)表现性目标,所谓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别化表现。,”,表现性目标对儿童活动及结果的评价是一种鉴赏式的评价,它不同于行为目标,无法追求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一对应关系。,(,3,)生成性目标,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但生成性目标在实践中较难确定,因为有时无论教师还是幼儿都不知道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或是最合适的。,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制定应注意的问题,1.,内容要全面,应包含所要发展的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2.,要把发展内容表述的明确具体,便于操作,3.,要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目标,4.,目标要突出重点,5.,目标要求不宜过高或过低,6.,表达方式应统一,THANKS,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