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3,课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全体会议现场,1914,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左三),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右一),历史镜头三,五四运动的爆发,1,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的分赃会议,中国积贫积弱已久,弱国无外交,因此,遭到不平等对待。,2,(,1,)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中国人对“公理战胜强权”巨大反差的失望、愤怒与不满。它既说明巴黎和会由大国操控一切的本质,也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国家贫弱、国际地位低的事实。,3,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成功地陈述了直接收回山东的理由,日本代表则公开了,1918,年与北洋政府的秘密协定,指出中国参战后向日本借款,中日有密约,中方已“欣然同意”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法对山东问题作出了向日本一边倒的裁决。,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五四运动的过程,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时间,中心,先锋,口号,要求,时间,中心,主力,内容,结果,5,月,4,日,6,月初,学生,北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严惩三个亲日派官员,6,月初起,上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取得初步胜利,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天安门集会,东郊民巷请愿,火烧赵家楼,五四运动路线图,第一阶段,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五四运动的扩大,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英译文为胡适翻译。宣言强烈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北京市民宣言,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1,、五四运动扩大:,面对北京人民的正义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等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这一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浪潮。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6,月,3,日,北京爱国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展开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转折点,上海全市工人大罢工,上海商人罢市,北京,上海,唐山,汉口,南京,长沙,唐山、长辛店等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等人的职务,3,、中国代表也没在“巴黎和约”上签字。,3,、五四运动前后期的对比:,五四运动前期,五四运动后期,时间,中心,主力,结果,5,月,4,日,6,月,5,日,北京,上海,学生,工人,遭到政府,北洋,镇压,取得了初步胜利,4,、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取得初步胜利,?,工人阶级参加了运动,并成为运动的主力,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了这场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的性质:,“,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辛亥革命),“,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近代以来几次运动口号的比较,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1,、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什么革命又被称为,“,新民主义革命,”,?,是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革命。,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近代史革命区分和标志事件,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主力,.,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范畴,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无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主义,3,、什么是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课堂小结,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2,、时间、地点及主力,3,、口号,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扩大,2,、取得初步胜利,3,、前后期对比,4,、胜利原因,三、五四运动的意义,1,、性质,2,、意义,课堂练习,1,、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A.,青年学生,B.,无产阶级,C.,商人,D.,农民阶级,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3,、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地点和主力分别是()。,A.,北京、工人,B.,北京、学生,C.,上海、学生,D.,上海、工人,4,、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成立,D.,辛亥革命,B,B,D,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