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衣,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肩袖损伤术后的康复,肩袖损伤,肩袖损伤是一类十分常见的肩关节退行性病变,致残性极高。主要发生于上肢运动为主的运动员如投掷、划船、举重、橄榄球、足球等,近年研究还发现,肩袖损伤更常见于6O岁以上的老年人,提拉重物、摔跤等经常成为老年人肩袖损伤的诱因,肩袖损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最典型的疼痛是“,过顶位,”活动疼痛肩关节无力外展、上举、后伸;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受限,被动活动正常。,概述,肩袖即是指包绕肩关节周围的4条肌肉,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组成,肩袖对于肩关节稳定和肩关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肩袖的被动张力对盂肱关节面产生挤压应力,因凹面压缩机制提供稳定;同时运动中肩袖肌肉的同步收缩,可以保持关节面之间的位置相对恒定。,肩关节骨关节,肩袖肌肉,肩关节的韧带,统计学资料,肩袖损伤又称,肩关节撞击综合症,肩峰下撞击是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类型,肩袖断裂多指,冈上肌,肌腱断裂,肩峰下间隙,在肩袖的上方有肩峰、喙突和喙肩韧带组成的,喙肩弓,,喙肩弓和肩袖等结构之间有滑囊充,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组成肩峰下间隙。,9-10mm,肩峰下间隙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二头肌腱长头,喙肱韧带及肩峰下滑囊等结构。,肩袖损伤,当外伤、骨刺增生导致肩袖损伤或发生退形性变时,肌腱会发生水肿和炎性改变,甚至产生断裂,从而在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峰与肩袖肌腱发生摩擦撞击,导致肩关节的疼痛、力弱以及活动受限。这类病症称为肩袖损伤,也叫肩峰撞击综合症。,损伤机制,原发性撞击,:肩部前屈、外展或内旋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以及二头肌腱长头的病变,引起肩部疼痛。,继发性撞击,:随着年龄的增加,与三角肌相比,肩袖肌力的下降更为明显。肩部外展时,肩袖对肱骨头的压抑力量下降,肱骨头上移,肩峰下间隙变窄,肱骨头反复与,肩峰前缘,撞击,肩关节不稳,:关节过度松弛会导致肱骨头上移,与肩峰发生撞击。尤其常见于从事肩部训练的运动员,如游泳,棒垒球的投手等。,肩袖损伤与冈上肌,肩袖断裂多指冈上肌肌腱断裂,冈上肌在肩袖中,是肩部四周力量集中的,交叉点,。在肩部外展活动频繁时,冈上肌肌腱穿过肩峰下间隙,所以很容易受到挤压、摩擦而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或肌腱断裂。其余的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也可同时受到损伤,只不过以冈上肌肌腱的症状比较突出而已。,肩胛下肌、冈上肌肌腱在结节间沟共同包绕肱二头肌长头腱。当冈上肌损伤时会向前影响肱二头肌长头腱和肩胛下肌,并向后波及冈下肌,引起其他肩袖的继发性损伤,临床上表现为冈上肌断裂同时伴有肩胛下肌及肱二头肌肌腱炎。,病变分期,I,期:主要表现为肩袖尤其是冈上肌腱的水肿和出血,在年龄小于25岁的有症状患者中较为典型,疼痛弧不明显。,II,期:炎症继续发展,更多的纤维组织形成,即纤维变性和肌腱炎,2540岁患者多见,III,期:部分或完全性肩袖撕裂,主要是40岁以上患者,正常肩峰-肱骨头(A-H)之间的距离在1015mm,当肩关节正常外旋时,A-H10mm为狭窄,5mm提示有广泛的肩袖撕裂,横断面,正常肩袖的MRI(斜冠状面),损伤肩袖的MRI,肩袖撕裂病理分类,部分撕裂,关节侧型,滑囊侧型,腱间型,完全撕裂,小撕裂为撕裂前后径1 cm,,中度撕裂为1 3 cm,,大撕裂为3 5 cm、,巨大撕裂为5 cm,康复治疗,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选择,年龄,撕裂大小,大规模肩袖撕裂的诊断后建议及早袖修复,50岁以上因肩袖损伤致慢性肩痛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应行肩峰成形术和肩袖修补术。,手术治疗,大面积撕裂或肩袖撕裂患者经长达3 个月正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有再发撕裂症状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案旨在改善症状和功能重建两方面,手术选择,对于撕裂残端组织条件良好的年轻患者或对肩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应尽可能采用肩袖完全修复术或生物支持物增强修复术;,对于疼痛症状明显、对肩关节功能要求较低的老年患者,可行清理术、肩峰下减压术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术,对于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可行部分修复术及肌腱转位术,着重功能重建;,限制阶段,0-3 4-7 7-13,发展阶段,14-19,过渡阶段,20-24,重返训练,术后康复,治疗,术后第一阶段:最大限度的保护(第0-3周),目标: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轻疼痛炎症反应,逐渐肩关节活动度达到外旋45内旋45,前屈120,改善肩胛及远端的肌力及活动度,独立进行家庭训练计划,治疗措施,悬吊制动,患者教育:睡姿、动作矫正,冷疗:日间多次每次10-20分钟,钟摆练习,远端肢体的主动活动:肘、前臂、腕手,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上肢的等长收缩练习(,肩关节肌群),限制阶段,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肩关节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限制阶段,肩关节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限制阶段,肩关节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限制阶段,上肢其他关节,限制阶段,上肢其他关节,限制阶段,上肢其他关节,仰卧位由对侧肢体协助主动关节前屈,被动活动度及自主被动练习,治疗师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外展、前屈90),仰卧位由对侧肢体协助主动关节前屈,仰卧位体操棒进行,肩胛平面,内外旋,短力臂下的三角肌等长训练亚极量,注意事项:在训练之外保持悬带制动,禁止主动活动患侧肩关节,但可以轻柔活动远,端关节,术后,3-4,周内不要主动活动度训练,避免在活动范围及等长训练中出现疼痛,避免手臂内收至对侧,避免肩后伸、内旋,避免超出手术医生规定的活动范围,冰敷,避免手臂内收至对侧,避免肩后伸,术后第二阶段:,中度保护4-7周,目标:保护手术修复部位,减少疼痛/炎性反应,使前屈、外旋的活动范围达到全范围,改善肩胛周围肌力和稳定性,改善肩肱节律和神经肌肉控制,减小肩袖抑制,治疗措施,继续第一阶段练习,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开始力量训练,解除悬吊制动不要上举重物,主动辅助活,动范围练习在肩关节平面以下前屈、外展,不负重内外旋,开始手臂过顶锻炼(有些病人主动活动度训练推迟至术后,6,周),以上训练最好在镜子前进行,仰卧位体操棒前屈、内外旋训练,前屈活动范围正常后,开始拉力器训练,气压功率仪,关节松动术,等长收缩练习:改良中立位的内外旋,中立位长力臂的三角肌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练习,活动范围90后开始肱骨头稳定性练习,肩带肌力量稳定性训练,等长训练训练肩袖的节律性稳定,肩关节稳定性练习,限制阶段,有一定阻力的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有一定阻力的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有一定阻力的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有一定阻力的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练习,限制阶段,肱三头肌向心收缩练习,限制阶段,俯卧肩胛带肌练习,限制阶段,俯卧肩胛带肌练习,限制阶段,俯卧肩胛带肌练习,晋级标准,能进行三角肌肩袖主动活动且无痛,可耐受手臂解除悬吊,前屈、外旋活动度达到80或更多,注意事项,避免在日常生活及训练中引起疼痛,避免主动抬起高手臂,不能进行肩袖最大范围活动。,避免超出活动范围限制,术后第三阶段:早期功能和肌力增强,7-13周,目标:消除/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重获全面的被动活动范围,提高力量和柔韧性,继续力量训练,包括前锯肌,背阔肌和斜方肌,恢复抬高90以下的正常肩肱节律,逐渐恢复抬臂90以下的,低强度,日常生活活动,康复措施,体操棒练习:内外旋、前屈,、级关节松动术,防止关节囊紧张导致肱骨头上移,自主水平内收牵伸后关节囊,防止过头活动,肩带等张肌力练习,肩袖等张肌力练习(低负重,高重复),仰卧位到坐位的肩关节主动前屈练习,肩关节节律性稳定性练习,闭链控制能力练习,自主水平内收牵伸后关节囊,肩带等张肌力练习,侧卧位下外旋等张训练,限制阶段,肩胛带肌支撑练习,注意事项,监控活动水平,限制过头动作,在活动及练习时避免耸肩,患者避免猛烈运动及提重物,晋级标准,只有轻微的疼痛和炎症反应,达到全部的活动范围,肩袖和肩胛带肌力有所提高,肩关节抬高90范围内肩肱节律正常,发展阶段,PNF,抗阻“运动模式”训练,发展阶段,PNF,抗阻“运动模式”训练,康复概述,肩袖术后的康复必须考虑手术修复组织的恢复时间,影响康复进程的因素包括手术技术、修复组织的条件、撕裂的大小和部位。在康复各期,治疗师做治疗时必须考虑受累的组织,与手术医生沟通,以避免影响组织的修复。,康复进展的速度是可变的,取决于以上提到的哥方面,以上仅为指导。,感谢大家,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