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脑脓肿病人的护理,神经外科,李沙沙,2013.05.24,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引起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局限性脓肿称为脑脓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中年占。脑脓肿多单发,也有多发,可发生在脑内任何部位。,病理生理,按病原菌的来源不同分六类:,耳源性(最多见),血源性,鼻源性,外伤性,医源性,隐源性,病理过程(三期),(一)急性脑炎期:化脓菌侵入脑实质后,病人表现明显全身感染反应和急性局限性脑膜炎、脑炎的病理变化。脑炎中心部逐渐软化、坏死,出现很多小液化区,周围脑组织水肿。病灶部位浅表时可有脑膜炎症反应,(二)化脓期:脑炎软化灶坏死、液化,融合形成脓肿,并逐渐增大。如融合的小脓腔有间隔,则成为多房性脑脓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病人全身感染征象有所好转和稳定。,(,三)包膜形成期:一般经,1,2,周,脓肿外围的肉芽组织由纤维组织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而初步形成脓肿包膜,,3,8,周或久脓肿包膜完全形成。包膜形成的快慢与致病菌种类和毒性及机体抵抗力与对抗菌素治疗的反应有关。,临床表现,1,、感染史,大多数病人有近期感染史,如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的急性发作,肺或胸腔的化脓性感染或颅脑外伤史等,2,、,病变早期,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及全身中毒症状,包括畏寒、发热、头痛、呕吐、困倦、全身无力及颈部抵抗等全身及颅内感染症状。,脑脊液呈炎性改变,3,、,脓肿形成后,脑脓肿呈占位性病变,导致颅内高压,严重者形成脑疝。,脑脓肿破裂后引起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室炎,表现:突发的高热、昏迷、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甚至死亡。,脑脓肿性质和部位出现不同的局灶定位症状,辅助检查,1,、,X,线,2,、,CT,、,MRI,主要手段,3,、颅脑超声,4,、脑脊液,5,、其他 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等,处理原则,(一)抗感染:,应针对不同种类脑脓肿的致病菌,选择相对应的细菌敏感的抗菌素。原发灶细菌培养尚未检出或培养阴性者,则依据病情选用抗菌谱较广又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常用青霉素、氯霉素及庆大霉素等。,(二),降颅压治疗:,因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常采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静脉滴注。激素应慎用,以免削弱机体免疫能力。,(,三)手术,穿刺抽脓术,.,切开引流术、,脓肿切除术,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2,、清理呼吸道无效,3,、营养失调,4,、语言沟通障碍,5,、焦虑,/,恐惧,6,、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做好术前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2,、,观察病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3,、,使用抗生素,体温正常,,CBC,和脑脊液正常可停药,4,、防止颅内压增高,5,、防止意外发生,6,、引流管护理,引流管置于脓肿中心,引流,高度至少,30cm,保持引流管牢固和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术后,24,小时方可进行冲洗、,脓腔闭合后及时拔管,谢谢,!,7,、,心理护理,8,、健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