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用电安全知识培训,电是用途最广的能源,与我们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它使我们可以正常使用家用电器和电气设备,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能给我们造成重大灾害,甚至造成人员伤害事故;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使用电,方能达到安全效果。在设计及建造电力装置 和设备时,最重要的工程因素就是要确保人体免受电力伤害。,大 纲,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电气火灾与爆炸,雷电的种类和危害,静电,触电防护,生活,用电安全,(,宿舍),临时用电管理,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触 电,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触 电,二、,电气触电事故的种类,。,电气触电事故,静电事故,雷击事故,触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气装置事故,电击,电伤,直接触电电击,间接触电电击,正常状态带电,非正常状态带电,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触 电,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1,、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体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造成伤害的形式。,感知电流,。男性约为,1.1 mA,;女性约为,0.7 mA,。,摆脱电流,。男性约为,16 mA,;女性约为,10.5 mA,;,室颤电流,。指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而当电流直接流过心脏时,数十微安的电流即可导致心室颤动发生。,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触 电,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2,、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种伤害。,电气火灾和爆炸,电气火灾爆炸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作为火灾和爆炸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设备及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1,、,危险温度,:,形成危险温度的典型情况如下:,1),短路;,2),过载;,3),漏电;,4),接触不良;,5),铁心过热;,6),散热不良;,7),机械故障;,8),电压异常;,9),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10),电磁辐射能量。,电气火灾和爆炸,2,、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的 电弧形成后的弧柱温度可高达,6 0007 000,,甚至,10000,以上。,电火花和电弧分为,工作电火花,及,电弧,、,事故电火花,及,电弧,。,工作电火花,: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火花。,事故电火花,:包括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如绝缘损坏、导线断线或连接松动导致短路或接地时产生的火花。,雷电的种类及危害,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的特点,雷电的种类:,直击雷,、,感应雷,、,球雷,雷电危害:,火灾、爆炸、触电、设备和设施毁坏、大规模停电事故,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雷电危害的事故后果,1),火灾和爆炸。,2),触电。,3),设备和设施毁坏。,4),大规模停电。,防雷措施,一、防雷技术分类,1,)外部防雷,2,)内部防雷,3,)防雷击电磁脉冲,二、防雷装置,(,1,)外部防雷装置:,1,)接闪器,2,)引下线,3,)接地装置,(,2,)内部防雷装置:,1,)屏蔽导体,2,)等电位连接器,3,)电涌保护器,4,)避雷器,三、防雷措施,(,1,)直击雷防护,(,2,)闪电感应防护:,1,)静电感应防护,2,)电磁感应防护,(,3,)闪电电涌侵入防护,(,4,)人身防雷,静电及静电危害,一、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可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1),静电的起电方式,接触,分离起电(人体静电可达,10000 V,以上),破断起电,感应起电,电荷迁移,静电及静电危害,(2),静电的消散,1),静电中和,2),静电泄漏。,(3),静电的影响因素,1),材质和杂质的影响,2),工艺设备和工艺参数的影响,二、静电防护,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2,工艺控制,3,静电接地,4,增湿,5,抗静电添加剂,6,静电中和器,7.,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佩戴防静电手套,触电防护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绝缘,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1000,欧。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2,、,屏护,即采用遮拦、护栏、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3,、,间距,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触电防护技术,二、间接触电的技术措施:,接地和接零,1,、接地,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2,、保护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触电防护技术,3,、,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电气事故救援措施,1,、如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在未明确触电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要在做好安全措施情况下,才能用绝缘棒等绝缘材料拨离带电导线,或者将伤者拖离事故区域,并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救治,如有需要及时报,120.,注意,不能未做任何安全措施,切勿匆忙进行救援,以免造成事故扩大。,电气事故救援措施,2,、如发生电气火灾事故,首先要断电,正确选用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不能盲目使用灭火器材灭火。,注意,火灾初期,现场人员要及时组织扑救,并及时报告,以免造成事故扩大。,生活用电安全,生活用电不慎,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生命受到伤害。,主要原因有如下:,1.,电线走火,乱接乱搭。,2.,家电使用不当,麻痹大意,超负荷使用电器,使用大功率电气(如热得快等)。,3.,线路老化短路,线路受潮短路,无漏电保护装置。,生活用电安全,生活用电,安全用电措施,下:,1.,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2.,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3.,不能在地在线和零在线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4.,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5.,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6.,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7.,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8.,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临时用电作业,1,、,临时用电应执行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设计、安装、验收等标准规范,,实行作业许可,办理,“,临时用电许可证,”,。,在运行的生产装置、罐区和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不应接临时电源,确需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可燃气体检测分析,分析结果应符合本标准要求。,2,、,临时用电应设置保护开关,使用前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的可靠性。,所有的临时用电均应设置接地保护。,临时用电作业,3,、,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安装、维修、拆装临时用电线路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电工作业证,,严禁擅自拆接临时电源,。,4,、,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盘、箱应有电压标识和危险标识,应有防雨措施,盘、箱、门应能牢靠关闭并能上锁。,临时用电作业,5,、,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 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或塔、釜、槽、罐等金属设备内作业,临时照明行灯电压不应超过,12 V,;,6,、,临时用电设施应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的漏电保护器,,移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临时用电作业,7,、临时用电的电源线必须采用橡胶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挂在金属架构上。在防爆区域内不得有电源线接头;其它区域电源接头必须绝缘良好且不得接触潮湿地面。,8,、临时用电架空线应采用绝缘铜芯线,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距离,在施工现场不低于,2.5m,,穿越机动车道不低于,5m;,架空线应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临时用电作业,9,、,临时用电设施必须安装符合规范要求的漏电保护器,移动式、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一,机一闸一保护,”,。,10,、临时用电申请人或批准人委托的相关人员(包括公司安环部人员)检查发现工作安全标准不能满足要求,有权将临时用电许可证抽走并告知施工单位。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停工,在保持现场安全的情况下,通知批准人许可证取消的原因,.,结束语,安 全 关 系 家 庭 幸 福!,安 全 关 系 社 会 稳 定!,祝 您 平 安!,万 事 如 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