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70036 上传时间:2025-05-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9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第1页,第11课 北伐战争,第2页,学习目标,了解黄埔军校建立,掌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学习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第3页,一黄埔军校建立,1、国民党一大,时间:,主要内容:,1924年1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即新三民主义),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开始了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从1924年1927年,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黄埔军校建立,时间:地点:,校长:政治部主任:,意义:,1924年5月,广州黄埔,蒋介石,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周恩来,第4页,黄埔军校校门,黄埔军校所在地,第5页,军校内,景观,第6页,蒋介石(1887-1975年),原名瑞元,又名中正,字介石。早年就读保定军官学校。19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19回国。19加入中华革命党。19奉孙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党务和军事。1922年到永丰舰随侍孙中山。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像,第7页,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笔名恩来。生于江苏淮安。19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五四运动时回到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参加共产党。1924年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像,第8页,二、北伐胜利进军,1 北伐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主要战场:,主要战役:,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4、,国民政府迁到武汉:,5、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标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第9页,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时间,:,2、性质:,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仪式,1927年4月28日,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第10页,练习题:,1、国民党一大于_年_月在_召开,标志国共第_次合作.,2、黄埔军校于_年_月建立,校长是_,政治部主任是_.,3、_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_,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_、_、_.,4、1927年4月,_叛变革命后,在南京建立_,代表_利益.,5、_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_.,第11页,谢谢合作!,第12页,张作霖像,孙传芳像,吴佩孚像,军阀,控制地域,兵力,吴佩孚,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一部,20万,孙传芳,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20万,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35万,第13页,1926年7月,广州人民欢送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蒋介石),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第14页,1926年8月27日,汀泗桥战役,1926年8月27日,贺胜桥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第15页,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人。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校和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正在组建第12师第34团即以后独立团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所以取得“铁军”称号。,叶挺像(18961946年),第16页,北伐战士在武昌城下作进攻前准备,第17页,武昌群众欢迎北伐军进城,第18页,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图为武汉军民联欢大会。,第19页,是什么原因确保了这次北伐能胜利进军?,1、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2、国共两党齐心协力。,3、广大北伐军官兵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4、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群众亲密配合和主动支援。,参考答案:,第20页,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第21页,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图为被攻击上海工人纠察队队部-商务印书馆俱乐部。,第22页,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第23页,在街头被捕革命群众,第24页,街头被杀害革命群众,第25页,上海街头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头颅。,第26页,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血腥口号表明,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中心人物。表明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国民大革命失败了。,第27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