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学习中心编号:
学习中心名称:
学习中心名称:贸易学校
西 南 大 学 网 络 与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幼儿园家园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类 型: 网络教育
专 业: 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 期:
目录
摘要 ........................................................3
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的意义...................................4
教育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现状.................................4
加强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对策.................................6
如何发挥家园的互动作用.......................................8
参考文献.....................................................12
致谢.........................................................12
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的现状研究及对策
摘 要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 平等、 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 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 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幼儿园的情况来看, 当前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教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 2.实际开展的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3.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4.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尽人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加强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对策: 1.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 2.加强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 3.加强幼儿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4.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对策。
关键词: 幼儿园; 存在问题; 对策
一、 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的意义
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它既是教育的需要, 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但促进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也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 学会互助、 合作和分享、 有同情心的良好品质。”同时又指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 平等、 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 支持和主动参与。为此, 我们经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旨在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让她们学会与她人合作、 共享。”
陈鹤琴老先生非常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说: ”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哪一单方面能够单独胜任的。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幼儿园、 家庭、 社会的共同努力, 近一年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证明, 幼儿园只有和家庭密切配合、 协同合力、 共同架起家园共育的彩虹桥, 促进幼儿全面、 健康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 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教育这项系统工程里, 家庭和幼儿园能够说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因素。因此, 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 同步, 形成教育合力, 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 家园合作在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缺陷, 幼儿家长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匮乏, ”重园教、 轻家教”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和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现状, 能够说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深化幼教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势在必行。只有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 才能使不断开拓家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意义深远。
二、 教育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现状
幼儿教师与家长都是幼儿的教育者, 也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体, 只有家园双方进行合作, 才能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只是, 当前我们的幼教实践中,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还不十分理想, 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幼儿园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
一方面, 幼儿园扮演着居高临下指挥者的身份, 在缺乏对家长教育需求的考虑情况下, 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本着平等的原则、 双向互动、 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初衷, 给人一种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感觉。
另一方面, 家长也没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教育孩子。有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只是被动参与。在对”家园平等合作、 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二) 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在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 虽然幼儿园有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游戏, 但一般家长都没有时间来参与, 而且有些家长认为和幼儿一起游戏表现不出在游戏中的乐趣。回家后更不愿意和幼儿一起聊天娱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 多停留在表面, 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虽然幼儿园经常邀请家长来园讨论幼儿的生活, 可是家园合作依然不够密切, 两者常常脱节, 而且家园活动和家庭之间的教育差距明显, 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 三) 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家长把对幼儿的教育误解为幼儿园教育; 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幼时主要是长身体, 上小学才是教育的开始; 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教育就是老师的事, 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 有的幼儿家长从未专门学习过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家园共育的观念薄弱。另外, 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 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对孩子或过分溺爱与保护, 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 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养孩子的不一致等等。
( 四) 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尽人意
《纲要》指出: ”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 平等、 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 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 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 幼儿教师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的教师的表现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 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 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 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 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 迁就家长溺爱、 粗暴管教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还有的教师仅片面地把开展好展示活动当作家园共育的重点, 往往忽视了日常与家长的平等沟通和对话……种种表现, 都反映出我们的教师没能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 适应家园合作工作的变化, 自然给幼儿家长的指导也不尽人意。
三、 加强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对策
( 一) 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 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 相互配合、 相互支持, 经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多开展些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课程, 加强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性的意识。开展”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课题研究, 有助于教师、 家长共同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是整合家园教育资源的归宿与出发点, 使教师与家长彼此有更多的了解, 促进相互尊重, 并寻求到一些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办法, 有助家园教育达成共识。
( 二) 加强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
家园合作的教育要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 要把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紧密联系起来, 相互配合, 多开展家园活动, 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安排的各种家园活动, 把家园活动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开展家长开放日, 在幼儿上课时让家长来观摩, 一是看教师的上课水准, 二是看自己孩子的上课表现和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 开展亲子活动, 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 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一个活动。
( 三) 加强幼儿家长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1.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方法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正确、 全面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 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而错误地片面地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2.家长的素养很重要。家长要不断地提升素养, 主动参与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改进家长的教育行为、 教育方法、 优化家庭环境。因此, 幼儿家长要经过多看书学习、 多参与实践、 多总结摸索的过程, 不断学习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知识。
3.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并加强家园教育的结合。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要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 树立孩子在体、 智、 德、 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 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规律, 坚持严爱结合、 正面教育, 并做到以身作则、 教育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 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规程》第四十一条明确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 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 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是专业的教育机构, 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 她们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因此, 幼儿园方面与家长主动沟通、 平等合作, 共同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便责无旁贷。
1.要树立大教育观, 主动与幼儿家庭进行联系和沟通
让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园方针、 教育情况和教育要求, 取得家长们的配合与支持, 利用家长资源共谋划策, 让家长深入幼儿园与教师、 幼儿互动, 增进交流沟通, 同时, 还要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知识, 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指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 提高教育能力、 以便家园配合、 形成合力,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2.要积极开展针对性、 实效性强的家园互动活动
为了使家园合作活动不流于形式, 幼儿园要长期向家长开放, 请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工作。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家长教育需求, 了解幼儿在家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 针对幼儿不同年龄层次特点, 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家园互动活动。经过各种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 主动参与到互动的活动中来, 鼓励每一位家长去观察和讨论自己孩子的成长问题, 使家长获得成功的教育体验, 改变以往的被动参与局面, 让家长愿意参与幼儿园教育, 逐步转化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合作。
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家园合作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家园合作指导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因此教师不但要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 还要熟悉并把握一套有效的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在平时家园合作工作中, 教师必须充满爱心、 诚心、 责任心, 树立良好的服务观, 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成长, 了解教师工作的繁琐和辛劳, 从而激发她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解, 以此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为家园合作架起桥梁。
四、 如何发挥家园的互动作用
( 一) 参与班级环境布置
幼儿园的环境中是充满童趣的。一直以来, 环境布置都是老师们的事, 为了环境的优美、 舒适, 老师会花费大量的心血, 可这些都只能作为观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墙饰逐步走向由教师指导、 幼儿操作的模式, 环境摆设也融入了幼儿的游戏和生活, 结合幼儿实际, 有了动的空间, 改变了墙饰纯装饰的功能和环境纯摆设的弊端, 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 环境焕发了新的生机。由此, 我们作出了大胆的假设, 在环境布置中引入家长资源, 以达到促进家长参与班级工作主动性的目的。
1.活动区的布置
现在的幼儿园都很重视活动区的布置, 每次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 物力, 可是大的框架有了, 小的玩具材料总是远远不够幼儿玩耍。为此, 每学期在创设班级各活动区时, 邀请家长一起策划和准备。家长们带着孩子, 为植物角种上了葱、 大蒜、 绿豆、 土豆、 秧草等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植物; 在动物角饲养了泥鳅、 金鱼、 小乌龟、 虾、 兔等; 在”娃娃家”, 投入了家里用完的空瓶, 如洗发精、 沐浴乳、 洗面奶、 护肤品、 爽身粉、 花露水等空瓶, 而职业是医生的家长则为角色游戏”医院”的创设出力不少, 像一次性医疗用品: 帽子、 口罩、 针筒、 点滴管、 棉花、 棉签, 还亲自为孩子们作示范, 其它的家长又从家中搜集各种空药盒、 药瓶, 丰富了”医院”的操作材料, 为孩子们充分活动提供了保障。这一举措, 弥补了教师准备的局限, 同时, 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了工作的热情, 节假日时, 动植物没人照顾, 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将它们搬回家照看, ”娃娃家”、 ”医院”的材料坏了、 少了, 家长会很自然的去修理、 补充, 就像料理自己的家一样。
2.节日装饰
对孩子进行节日教育和教学往往需要环境的渲染和熏陶。因此, 每到过节, 幼儿园都会进行环境布置, 特别是”六一”儿童节, 为了让孩子们有情可感, 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总是热闹又鲜艳, 但教师们往往布置了幼儿园大环境, 忽略了教室小环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当在”六一”儿童节前夕, 就请家长来园, 一起布置教室环境。由爸爸妈妈和孩子、 老师一起准备操作材料、 制作装饰品, 把教室打扮得喜气洋洋, 一派节日的气氛。其间, 家长们出谋划策, 孩子们亲手操作, 把教室装扮得隆重而又热闹,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孩子们欢呼跳跃, 家长们喜形于色, 套用家长的话: ”这样的儿童节, 不光是孩子开心, 我们也很快乐。”教室不再是老师和孩子专有的, 也是爸爸妈妈的。 环境的创设不同于教学活动, 需要专业知识、 专业人才, 特别是在提供材料方面, 家长比教师更有优势, 也能在此类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 在保护和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事实证明, 在环境创设中引入家长资源是可行的, 它打破了班级工作的封闭性, 打开了家长心防, 调动了家长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 开辟了家园合作新途径。
( 二) 参与活动准备
在以上活动的铺垫下, 由于教师亲切、 诚恳的态度和几次轻松自如的活动, 家长的顾虑少了, 合作的愿望和热情高了, 态度积极了。于是, 我们进一步将家长的参与深入, 引导家长为孩子的活动做准备。
1.知识经验上的准备
幼儿园的空间是封闭的、 有限的。因此, 需要家长带孩子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以获得感性知识。在班级开展教学活动时, 如果幼儿没有感性经验, 活动很容易机械和说教单板。因此, 家长给孩子的知识和经验的铺垫是很重要的。如认识”春天”, 单凭一个教学活动, 或者系列活动在幼儿园都有局限性, 而家长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接触大自然、 积累感性经验, 然后在老师的整理、 提升下, 孩子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系统的经验范畴。再如”中秋节”系列活动之一”月亮的变化”, 如果没有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 幼儿园的孩子就不能真正接触和观察到月亮的变化, 教学也就没有了经验依托。
2.材料上的准备
新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 要教孩子学会学习, 解放孩子的手脚, 让孩子去探索、 去发现。要支持孩子的这一行为, 必须准备充分的操作材料。而大量操作材料单靠老师去准备显然是势单力薄的, 那就要想到家长, 为何不去挖掘家长的资源, 请家长为孩子准备操作材料呢? 这一措施在宣布的时候, 家长们都很高兴, 她们都觉得又多了一条了解孩子、 了解幼儿园、 参与孩子生活、 参与班级工作的途径, 没有一位家长认为老师把责任推给了家长。这样班上出现了良性循环, 家长尽心尽责的准备材料, 老师努力的组织教学、 开展活动从而促进每一个孩子发展, 而孩子的发展又推动了家长的合作, 请家长参与活动的准备, 显性的看, 弥补了教师人力、 物力、 时间上的不足, 隐性的看, 则开辟了家长参与班级工作的新途径, 加强了家园合作的动力, 促进了家园的真正互动。
总之, 要让儿童、 教师、 家长在教育中共同发展, 共同成长, 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为农村幼儿教育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经过贯彻《纲要》精神, 更好地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 与全社会一起, 共同为幼儿教育的改革创造一个坚实的平台, 在此平台上精心打造具有特色的优质幼儿教育来。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 中国致公出版社, .( 273)
[2]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3] 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建: 教育出版社, 1995.
致 谢
首先感谢指导老师严格并精心的为我批阅, 和耐心的指导, 才使我完成了这篇论文的终稿, 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 活跃的学术思想、 忘我的工作精神, 给了我启迪和动力, 是我今后学习工作的榜样。 再次, 感谢在论文写作中为我热情指导的朋友和同学们我还要谢谢那些成功的学着们, 她们的思想和学术成果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一定再接再厉, 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限于水平, 文中的偏差和疏漏在所难免, 观点与阐述不当之处, 敬祈老师不吝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