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 在食品安全方面
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源头预防,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确保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一)生产环节。食品生产者严把生产过程控制关、成品出厂检验关,要严管“四个不得”,即原料成品不得变质过期、设施设备不得带病运行、生产场地不得脏乱差、关键岗位人员不得缺位;确保“五个到位”,即原料把关到位、食品添加剂管理到位、环境卫生清理到位、产品逐批次检验到位、储存运输规范到位;落实“六个严格”,即严格人员配备、严格进货查验、严格关键控制、严格标准执行、严格出厂检验、严格风险防控。
(二)销售环节。食品销售者保持场所干净整洁无毒无害,确保设施设备正常工作,防范散装食品和冷藏冷冻食品安全风险,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进(销)货记录制度,设置临期食品销售专区(专柜),避免不合格食品、食用农产品上市销售。食品及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健全完善入场销售者档案,如实记录销售者及食用农产品相关信息并及时更新。
(三)餐饮环节。餐饮服务提供者做好“八个确保”,即确保食品经营行为合法有效、确保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有效、确保餐饮设施设备正常运转、确保餐饮具和经营场所清洁卫生、确保库存食品和原料合格可用、确保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确保餐食加工过程符合规定、确保自检自查整改落实到位。
二、在药品安全方面
药品安全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一)严管药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质量管理规定,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供货单位资质审核、进货验收、陈列检查、日常养护、不合格产品处理等管理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可溯、流向可追,及时清理过期、失效或淘汰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
(二)规范药品存储环境。根据药品属性和类别分库、分区、分垛储存药品,实行色标管理;药品与非药品分开存放;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分类存放;过期、变质、被污染等药品应当放置在不合格库(区);冷藏、冷冻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易燃、易爆、强腐蚀等危险性药品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存放。
(三)严控药品销售行为。药品零售企业加强日常管理,落实医保定点刷卡管理要求,严格按照药品销售相关规定执行处方药凭处方销售、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实名制销售,按规定配备药师或者其他药学技术人员,严禁开架销售处方药,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
三、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
使用单位应统筹做好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较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六个一”:
(一)召开一次安全会议。主要责任人要按照“两个规定”,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展风险隐患自查自纠,进一步明确岗位安全责任,以岗定责、按责履职,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二)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培训。要对新入职、转岗换岗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系统性教育培训,确保“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特别是突出“反三违”内容,有效杜绝未掌握或不遵守操作规程、盲管盲干、酒后上岗等违规作业行为。
(三)开展一次事故警示教育。以省局下发的4期典型案例集为基础,围绕春节后复工复产期间锅炉、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典型事故案例,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四)开展一次设备检修维护。对在用或即将启用的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附属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维修,严防带病运行或疲劳运转,要针对不同的设备明确检修维护方案,检修维护期间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辨识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检修维护期间不出问题。
(五)进行一次全面风险隐患排查。对照《特种设备风险管控清单》,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等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做到不留隐患盲区死角、不走形式过场。安全隐患整改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的“五落实”,实现闭环管理。对隐患不消除、安全无保障的特种设备,坚决不投入使用。
(六)制定一套安全防范措施。要认真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状况,制定安全防范内容、设置风险警示标识、配备安全防护和应急保障装备、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特别对新投入设备运行调试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查,设备启动、试运行前要清撤现场无关人员,条件不具备、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时,不得匆忙调试运行。
四、在其他安全方面
各企业、沿街门店、食品行业(含食品加工小作坊、肉蛋奶菜水果等经营店、各类餐饮服务单位)、药房、美容美发以及其他“九小”场所负责人应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工作,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复工复产前要开展一次系统安全检查,重点对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燃气用具、油烟管道、消防设施、报警设施等开展检查,确保无电气线路老化、燃气泄漏等危险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